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IS格网模型的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演化

    聂嘉琦刘光盛池杰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公里格网为评价单元,构建基于PSR-NES(压力-状态-响应和经济-环境-社会)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动态识别 2010-2020 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广州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整体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2010-2020 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先下降后提高,其中,北部生态涵养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下降趋势,南部生态调节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好转,中部建成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未来城镇扩张应尽量避免侵占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高的区域,可通过分区治理,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力度等措施持续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

    土地生态安全GIS(地理信息系统)格网突变级数法空间分异广州市

    基于GIS的山地丘陵地区通用机场选址研究

    吴豪任国正
    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大通用机场建设将是未来几年的必然趋势,其场址的选择直接影响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而在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山地丘陵地区的选址比地势平坦地区难度更大、局限更多.为此,从交通条件、建设条件、运行条件 3 个方面出发构建山地丘陵地区通用机场选址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选址指标进行定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地丘陵地区通用机场选址决策模型,用于获得通用机场选址因子评价可视化结果,以此揭示通用机场选址的适宜性空间分布,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以华东某通用机场选址为例验证模型和方法的可用性.

    通用机场选址山地丘陵地区适宜性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

    基于FLAC3D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研究——以青医西院区站隧道为例

    邓文科张全文曲家新由洋旭...
    228-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两种不同初期支护方式作用下的隧道模型,对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对比其应力分布和围岩位移情况,选出更为合理的支护方案.研究发现,预应力锚杆能够及时为隧道围岩提供支护作用,不存在支护时效的问题,而普通水泥砂浆锚杆需等地层产生变位后才能发挥作用.

    FLAC3D初期支护围岩应力围岩位移

    基于模式识别的矿山复杂巷道快速建模方法研究——以棉花坑铀矿床为例

    沈玉众施林峰杨江坤
    234-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处理复杂巷道三维模型的构建时,传统的中线法和腰线法均面临工作量大、调整次数多、巷道实体不容易闭合等问题.基于多边形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一种复杂巷道快速建模方法.首先,对实测巷道的腰线进行整理使得线段闭合且不存在重复线段,然后在平面上对巷道包围的空间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一系列的三角形,据此生成巷道中心线,再根据巷道顶面控制点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生成一系列辅助线,最后根据三维空间的这些线生成DTM(数字地形建模)面,形成巷道实体.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编程方法,以棉花坑铀矿床-100 m中段巷道模型绘制验证了复杂巷道快速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面建模方便、快捷,能够很好地解决复杂巷道建模周期长的难题,对快速构建全矿井数字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模式识别巷道建模Voronoi图

    过套管测井技术在南海西部油田油气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孙殿强陈鸣秦瑞谢献辉...
    2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套管测井是指在探井或开发井已经下入套管固井后的井段进行套管内测井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气层识别、储层物性评价、水淹层评价等研究.早期,过套管测井主要应用在开发测井中进行油藏动态监测、剩余油分布监测、井区水驱效果、水淹层分析等方面,其方便实用的特点使其在油田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由于大斜度井、水平井、高温高压等高风险复杂结构井逐渐增多,裸眼测井面临无法录取资料的风险.为了降低测井作业事故发生概率,取全测井资料,缩短作业周期,可以利用过套管测井代替原有的裸眼测井.但对于过套管测井,由于套管的隔离作用以及井眼和地层等影响因素,相较于裸眼测井其探测范围更小,油气藏评价结果存在疑问.通过对过套管电阻率、中子、密度测井原理进行分析,厘清过套管测井响应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正处理,结合同井眼裸眼随钻测井以及邻井同层位测井资料对比,验证了过套管测井资料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油气藏综合解释,有效解决了过套管测井评价技术的难点.

    过套管测井测井响应影响因素校正油气藏综合评价

    咬合桩围护结构在桥梁浅基加固中的应用——以陇海线坝河大桥加固工程为例

    贺帅帅王方旭
    249-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咬合桩围护结构在浅基础加固中的力学特性,以陇海线坝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选用Mohr-Coulomb本构方程,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桩侧土体冲刷掏空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构同一断面在不利工况下位移和内力的分布规律,并分析Ⅱ序桩的种类、冠梁布置、桩径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冲刷后控制位移发生在桩顶长边方向且方向向内;土体冲刷掏空后土压力达到峰值且桩底弯矩为零,同时桩顶产生一定弯矩且反弯点位于桩基中部偏下;左、右侧面与迎水面背水面在受力和变形上均对称;在Ⅱ序桩为有筋桩时,其刚度对结构位移起到较大作用,无筋桩较有筋桩水平位移提高了 2.75 倍;冠梁作为边界约束对结构位移产生数量级影响,未冠梁较设冠梁水平位移提高 43 倍;咬合桩桩径与结构水平位移成反比,桩径对结构位移起到较大作用,桩径由 0.8m增加到 1m,桩径顶位移由 0.18mm增加到 0.41 mm.

    咬合桩围护结构浅基础加固数值分析Ⅱ序桩冠梁桩径

    地铁上盖建筑振动响应预测及舒适度分析——以南京地铁1号线停车维修库综合体上盖住宅项目为例

    魏晓斌郭建祥孙正华
    25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南京市地铁 1 号线车库段上部待建住宅楼进行研究,探讨地铁上盖建筑受地铁出入库振动的影响.通过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预测不同工况下待建建筑的振动响应以及室内振动加速度限值范围.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底部加速度法将所测轨道、混凝土柱的振动输入计算模型中,可以获得待建建筑三向位移变化,并进行结构易损部位及预警分析,判断建筑安全性.通过模拟 8 种工况,计算得到 1~80 Hz频率范围内各建筑楼板 1/3 倍频程中心频率下的加速度响应有效值和加速度振级,获取了住宅舒适度影响较大区域的具体坐标.研究成果对结构减振及舒适度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地铁振动响应数值模拟建筑结构舒适度底部加速度法

    北京地铁粉质黏土地层新型PBA车站沉降规律研究

    李永超毕殿雷
    26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PBA(Pile-Beam-Arch)工法已成为北京地区繁华路段地铁暗挖车站的主流工艺,但因其工序转换复杂,施工流程步序多,易引起地层沉降.新型PBA工法是在单层 4 导洞PBA工法的基础上,将中间导洞联合,共用中隔壁,形成CD法(中隔壁法)施工的大断面导洞,相较于传统双层 8 导洞PBA工法以及近些年推广的单层4 导洞PBA工法,地层沉降规律难以掌握.以北京地铁 22 号线甘露园站为依托,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车站施工过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粉质黏土地层新型PBA车站地层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地层新型PBA车站施工过程沉降最大发生在开挖面拱顶上方;地层沉降主要发生在导洞开挖与扣拱阶段,约占整体总沉降的 89.5%;受中导洞形式影响,导洞施工阶段造成的地层沉降比传统PBA车站要大.

    粉质黏土地层地层沉降新型PBA(Pile-Beam-Arch)车站地铁车站

    基于航空运行需求的高高原机场温度特征分析——以林芝机场为例

    庞毅吴俊杰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高原机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温度异常会对运行效率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对林芝机场 2006-2020 年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全年 1-8 月升温慢,9-12 月降温快;机场夏季日较差最小,在 10℃左右,冬季最大,在 15℃左右;机场低温日(日最低温度<0℃)集中在 12 月和 1 月,高温日(日最高温度>20℃)集中在 6-9 月;机场平均温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约为 0.22℃/15a,夏季升温趋势为 0.28℃/15a,冬季升温更达到了 0.51℃/15a.

    高高原机场林芝机场温度特征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高低位组合钢栈桥应用研究——以巴河大桥为例

    陈磊罗利邓力铭王佳林...
    27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特大桥的建设中,栈桥作为重要的水上通道得到广泛应用,栈桥设计也是桥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以巴河大桥 5#墩基础、墩柱施工为工程背景,针对桥址区巴河水位变化较大的特点,为确保次年汛期前的主墩施工进度,采用高低位组合钢栈桥方案,并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数字仿真分析"技术进行模拟与结构分析.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各阶段洪水位高度,以此确定栈桥搭设高度,随后利用MIDAS软件对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结构各部件进行验算.结果表明,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满足使用要求.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特大桥施工高低位组合钢栈桥结构设计承载力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