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国家级文化产业政策量化评价

    凌梦源戴旸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产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向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而国家级文化产业政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量化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文本挖掘法对"十一五"至"十四五"时期国家级文化产业政策进行词频分析,并根据结果建立文化产业政策评价体系,构建PMC指数模型对"十一五"至"十四五"时期12项国家级文化产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所选取的12项国家级文化产业政策总体设计合理,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在政策视角、激励措施、政策时效几方面评分较低,仍需改进.

    PMC指数模型文化产业政策政策评价

    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研究——以湖北省院士群体为例

    余瑞黄涛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人才成长过程中教育环境所发挥的作用,运用履历分析法对湖北省81位院士群体的教育环境进行解读和分析,揭示其不同教育阶段的成长特征:除了自身努力,扎实的基础教育、多元复合的高等教育、自由开明的家庭教育、优秀导师的培育等均对人才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由此提出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的对策,即发挥基础教育奠基作用,充分释放科技人才潜力;发挥高等学校优势作用,全面提升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确保稳定坚实的家庭环境支撑,营造自由开明的家庭氛围;注重师承效应的发挥,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院士科技领军人才教育环境履历分析法

    数字经济背景下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

    辛文杨帅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是珠海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借助国际合作来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通过研究当前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数字经济背景提出搭建数字化产业联盟推动科研合作、灵活引进高水平人才和跨国公司、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要素合作、分区域有重点地开展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发展路径,为新形势下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借鉴.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数字经济

    旅游效率的研究议题、测度方法与未来展望

    吴儒练
    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衡量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效率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阐释了旅游效率的多维内涵、构建了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维度的旅游效率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效率各维度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旅游效率测度方法的演进与评价指标的争议进行评述.综合来看,旅游效率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研究主题上,已由注重旅游经济效率向旅游社会效率和旅游生态效率等多元议题拓展;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基本回答了"旅游效率是多少"的问题,但对旅游效率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机理等仍缺乏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上,旅游效率测度方法日趋精细复杂,对传统DEA模型的修正与改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创新点.最后,从加强旅游效率本质内涵研究、深入探讨影响机理、推动研究方法创新、重视研究成果实践应用4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旅游经济效率旅游社会效率旅游生态效率DEA研究进展

    ESG是否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贾玥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企业ESG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这一影响在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科技企业内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降低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是ESG表现推动企业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两大渠道.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ESG表现绿色创新上市公司

    科技智库知识创新人才网络研究——以日本未来工学研究所为例

    饶远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智库是服务于科技领域决策的专业机构,对于科学决策有重要作用.通过拓展科技智库知识研究的理论维度,并结合人才网络分析完善理论实践,以丰富科技智库建设的知识理论探索.从知识研究视角出发,在讨论科技智库知识创新与人才网络构建关系的基础上,以日本未来工学研究所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人才网络对科技智库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日本科技智库人才网络具有核心性、多元性与交互性的特点,由此得到进一步完善科技智库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启示.

    科技智库人才网络知识创新社会网络分析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

    王振傅亚平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重点探讨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和ESG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且ESG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起作用,即存在有中介的调节效用;相较于非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更加显著;不同区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存在差异,效率提升程度中部>东部>西部.

    企业数字化绿色创新效率企业动态能力ESG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

    袁澳华刘志蛟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基于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空间影响,并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依赖性,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之后结果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不是纯粹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双重门槛的特征;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也对农村产业融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促进作用都具有双门槛特征.因此,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空间溢出门槛效应

    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梁雨芳房晶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将企业内部整合指标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能够通过企业内部整合降低企业期间费用,提升企业财务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作用对非国有制核心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因而核心企业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推动供应链整体实现降本增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

    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内部整合财务绩效

    基于文本挖掘的碳普惠用户参与动机研究——以蚂蚁森林为例

    陈瑜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普惠是聚焦于个体的创新碳减排政策,对于从个人层面推进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各碳普惠实践项目中,普遍存在参与度较低的现象.以运营模式最为成功的碳普惠项目——蚂蚁森林为例,基于新浪微博文本数据,构建LDA主题模型探究用户的参与动机.结果显示用户关注话题可分为四类,结合目标框架理论提炼出用户参与行为被享乐动机、获益动机以及规范动机驱动,揭示了用户参与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为其他碳普惠项目提供借鉴.

    碳普惠文本挖掘参与动机蚂蚁森林目标框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