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出版
科技与出版

薛陶

月刊

1005-0590

kjycbtg@163.com

010-6281718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技与出版/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Publi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搭科技与出版之桥;传出版营销之径;提高行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特色:内容新,文章精,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郭田珍石磊
    4-5页

    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理论创新

    郑保卫郑权
    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概括在"起步传承""探索总结""丰富发展""创新发展"等不同阶段所取得的重要思想成果,在此基础上,从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等四个方面概括马新观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的基本经验启示,以及如何在新闻出版实践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新闻学出版学

    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相结合

    万安伦臧义乐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母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将它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有助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有助于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文章提出,必须从科学性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从人民性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相结合的宗旨要义,从实践性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相结合的现实路径,从开放性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出版文化相结合的创新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文化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
    27页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视域下的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许洁周娴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推动出版学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出版学术界着力探索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建设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作为指导思想.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基本明晰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内涵,分别梳理了我国与西方出版学研究的生成与演进路径,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建设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此外,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内涵及内在要求提出相应对策.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自主知识体系出版学研究

    吸纳与嵌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与主题出版的协同发展

    杨石华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题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创新实践发展.在政治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与主题出版分别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规范和实践路径,它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灌输论"作为理论基础并以主题灌输的方式加以落实.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吸纳主题出版,可强化主题出版的知识合法性和理论意涵;主题出版嵌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可从实践维度拓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理论体系内容,二者相互成就、协同发展,共同夯实了出版学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主题出版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大众信仰体系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延安十三年和新时代十年为例

    张养志
    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因党而生,随党同行.在党的百年出版伟大进程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与中国具体出版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高举思想旗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出版现象,把握出版规律,分析和解决出版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进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又凸显中国特色,是百年大党出版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延安十三年和新时代十年是党的出版理论和实践创新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两个时期不仅见证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从创立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而且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延安十三年新时代十年中国化时代化

    专家深度解读《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科技与出版》编辑部
    59-64页

    试论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学术化的三重逻辑

    李彭涛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对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高校师生教学和科研、彰显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和积淀入手,阐释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学术化的历史、价值和实践三重逻辑.大学出版社根植学术沃土,承担学术使命,需要在主题出版实践中走学术化之路,这也是大学出版社发挥学术优势、助力主题出版走深走实的关键所在.

    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学术化

    大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的生态位建构

    王日俊吴汀周文婷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分析大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的生态位现状,研究发现大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的生态位状况不佳、生态位宽度大、生态位重叠.大学出版社须立足自身出版资源优势,建构科技出版独特生态位,缩短生态位宽度,开展错位竞争;与科技部门合作,形成生态位共生;着力生态位细分,推动科普教育进校园,走出独具特色的科技出版之路.

    科技出版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共生生态位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