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克拉玛依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克拉玛依学刊
克拉玛依学刊

黄松波

双月刊

2095-0829

klmyxk@163.com

0990-6999201;6999206

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路251号

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KARAMA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任、威胁与美国安全合作的四种联盟类型

    包广将孙志强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多边主义已经成为美国推进印太安全合作的重要路径.回顾美国安全合作史,美国构建了制度联盟、条约联盟、意愿联盟等性质各异、类型多样的联盟形态,多边主义、小多边主义、双边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美国安全合作的四种主要路径.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选择不同的安全合作路径?本文在既有安全合作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信任"与"威胁"两个变量并在两个变量的互动中构建类型学分析框架以解释美国对不同安全合作路径的选择.本文认为内部成员国信任水平的高低与对外部共同威胁认知的强弱是导致美国选择不同安全合作路径的一般性原因.具体而言,信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安全合作行为体数量的多少,即信任水平的高低与安全合作行为体数量成正比;威胁认知的强弱决定了合作机制的制度化程度,即威胁认知强弱与安全合作机制的制度化水平成正比.

    安全合作美国信任威胁

    跨学科视角下的国际信任理论研究:脉络、方法与前景

    蒋芳菲
    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任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政界和学界高度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但也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难点,各学科关于其定义、分类、作用、度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争论仍在继续.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信任问题的主要研究脉络,评述了各学科关于信任问题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与主要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从跨学科视角探索推进国际信任理论创新之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国际信任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要议题.

    信任跨学科视角理性主义社会心理学国际信任理论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发展、挑战与建议

    薛力李少康
    3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开拓出一条贯通沿线国家、区域共同繁荣的共赢之路.本文首先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三阶段,其次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指出"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顶层设计,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外交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体现.接着概括了"一带一路"的主要成就与挑战.成就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多个领域.挑战主要来自美西方国家、澳印日等国、东道国以及中国自身内部四个方面.最后,扼要分析了新阶段"三大倡议"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带一路""三大倡议"中国外交

    "一带一路"在欧洲的十年:成就、挑战与远景

    刘娟平王川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和欧洲各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丰硕成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均产生了飞跃式量变,实现了对话磋商机制化、互联互通体系化、贸易投资顺畅化、金融合作多元化与人文交流共同体化的质变,为中国与欧洲各国发展治理成效的提高以及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注入活力、塑造样板、提振信心.但依然面临着美国霸权主义干涉、欧洲内部逆全球化潮流和全球秩序不稳定性持续增加等国际挑战.然而,双方在构建亚欧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辟绿色丝绸之路和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等合作领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中欧互联互通开放型世界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防畜栅栏发现原型长城——"法律时空体"的中国起源

    王勇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南迭部沟及扎尕那的栅栏围建了散布在森林和草地之间的一块块"袖珍型"农田,使林草田之间保持了一个合理的资源利用结构,从而使当地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栅栏在春夏时节"圈入"正在生长的庄稼或谷蔬,"圈出"牲畜而使其在林草间漫游觅食,秋冬庄稼收割之后,再向牲畜开放围栏农田中的谷茬等残留植物资源.这样一种习惯性的"圈入规则"(Fence in)与"圈出规则"在(Fence out)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动态灵活运用,使这里的栅栏具有了生态-智慧禀性,成了"活的栅栏".迭部沟及扎尕那的栅栏是世上仅存的原生态的理想型栅栏之一,是"防畜栅栏",旨在实现对资源的克制利用和社群共享,从这里可以发现"法律时空体"的中国起源.人类避免"资源诅咒"并实现可持续生存的希望在于回归"法律的生态化",找回中华法系的实践智慧,进而对现代西方法律理念进行反思性重构.从防畜栅栏回溯长城的历史原型,对于我们深度发掘、整理和传承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迭部沟防畜栅栏原型长城规则法律时空体

    "数字法学专题"主持人语

    67页

    论智能网联汽车终端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困境及其出路

    玛丽亚木·艾斯凯尔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端数据作为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核心资源,引发了终端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诸多问题.细究现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处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具体的规范指引缺位、信息处理的核心制度即知情同意规则难以适应、数据加密技术评估标准未确立等问题直接导致其在实践中面临监控用户行为、用户信任缺失和存在博弈侵权可能等困境.文章认为立足相关的法律与实践,以利益平衡与激励促进合作的思路,应当在量化隐私损失和服务质量之间权衡的基础之上,尝试构建基于场景的动态知情同意+经济激励的信息收集模式以促成双方形成新的合作,提出现行法律制度的应然设计,以期为确保车主隐私及个人信息安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稳步发展提供智识助力.

    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个人信息隐私损失经济激励

    跨境数据流动国内规则体系的困境与完善

    张国琪魏晨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数据流动对国际贸易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却因牵涉国家安全利益而面临规制的需要.梳理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规则的发展历程,发现数据流动自由与国家安全保护之间的竞争始终存在,两者之间冲突的平衡与一国有关数据保护的国内规则密切相关,如何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同时不减损国家安全利益,成为国内规则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重要关切.具体到我国,RCEP的签署和CPTPP的申请进程,对我国数据保护规则提出了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相适应的要求;现行具体规则规制的不足与网络空间主权理论引发的冲突,使数据保护陷入规制不足与规制过度的双重困境.我国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体系应被进一步完善,例如以专业机构认证代替行政控制、类别化处理跨境数据,以及在互信互认基础上构建国家统一担保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数据安全国家利益国际经贸

    双层社会视域下"网络爆破"的演化机理与适应性规制

    杨胜刚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深度交叉融合,虚拟社区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双层社会背景下,"网络爆破"这一问题成为横亘在虚拟社区发展面前的顽疾.由于对"网络爆破"这一网暴新类型的特征、形成机理及规制缺乏整体性研究,对"网络爆破"还停留在技术规制与法律规制的浅层面.文章旨在从行动主体与行为对象两端揭示"网络爆破"现象的演化机理,以此为靶点反思既定的法律与技术二元规制策略,探索"网络爆破"规制的适应性策略.研究发现,惩罚性法律规制面对未成年人束手无策,技术规制未能突破网络社区开放性与安全性的二律背反困境,应用标本兼治的系统规制理念纠正治标不治本的零散规制倾向,多措并举,综合采取优化技术规制措施、完善未成年人分级处置机制、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强化公私合作执法来实现对"网络爆破"的适应性规制.

    双层社会网络爆破演化机理适应性规制

    共同富裕目标下城镇化收入协调效应困境解析

    赵风鸣陈闻君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脱贫时代需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以实现共同富裕.理论上城镇化可以协调城乡收入差距,现实却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差距依然居高不下.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处于倒"U"曲线继续下行的瓶颈期,城镇化滞后不仅仅是城镇化规模问题,仅仅依靠城镇化外延扩展型发展,很难实现城乡收入的协调,只有赋予城镇化更丰富的内涵,释放城镇化的要素优势、技术红利、产业红利和教育红利,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后脱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