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

王林

月刊

1003-9872

kqyx@njmu.edu.cn

025-86658322

210029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口腔医学/Journal Stom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牙外伤学会牙外伤预防指南(2024版)解读

    高慧余东升
    88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牙外伤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ntal Traumatology,IADT)与运动牙科学会(Academy for Sports Dentistry,ASD)于 2024 年 2 月联合发布了牙外伤预防指南.本版指南以临床实践为出发点,系统总结了针对牙外伤的各种预防策略与管理方法,旨在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牙外伤预防规程.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深入的解析,其目标是辅助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并实施新版指南,以期望实现对牙外伤的有效预防,减轻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牙外伤指南预防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牙根限制相关因素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程烨曾维浩李煌雷浪...
    88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量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周围骨量,探寻影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的限制因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患者正畸治疗前的CBCT样本,测量牙根不同层面的牙槽骨宽度、牙根宽度、牙根与骨皮质各方向的距离,及牙冠远中与下颌升支前缘的距离并做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测量指标与测量层面、患者年龄、性别、下颌骨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牙根与骨皮质的舌侧距和舌侧远中距在数值上最具限制性,舌侧距在冠方小于根尖.牙根远中距和舌侧远中距成正相关,而舌侧远中距和牙冠升支距、冠根界升支距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牙根与骨皮质的舌侧远中距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下颌骨形态相关的头影测量指标等之间都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牙根与骨皮质在舌侧远中方向上的距离可能是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限制性因素.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升支前缘的距离不能反映磨牙远中移动的空间情况.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空间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下颌骨形态等都没有明显相关性.

    下颌第二磨牙正畸牙移动牙根骨量限制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两种术式矫治唇腭裂患者上颌发育不足的比较研究

    郭松松章振兴张平姜成惠...
    892-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上颌前段牵张成骨术及Le Fort Ⅰ型截骨术矫治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唇腭裂上颌发育不足患者 25 例,其中利用牙支持式牵张器的上颌前段牵张成骨术 10 例,Le FortⅠ型截骨术15 例.术前1 周及术后1 个月拍摄锥形束CT、正侧貌相,语音评估及鼻咽纤维镜检查,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种术式均有效前徙上颌骨并明显改善患者侧貌,上颌前段牵张成骨术微创、经济,更有利于前移上颌骨;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后患者的侧貌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对发音无显著影响,Le Fort Ⅰ型截骨术对腭咽部解剖影响更大,表现为软腭长度增加(2.01±1.71)mm、厚度减小(0.98±0.50)mm,咽腔深度增加(3.06±1.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前段牵张成骨从经济效益以及对软腭结构的影响上较Le Fort Ⅰ型截骨有优势.

    牵张成骨术正颌外科唇裂腭裂语音评估

    冠材料对种植牙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卓盈颖林捷陈睿桢沈纪元...
    899-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比较不同冠修复材料对种植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右下颌第一磨牙种植牙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 4 种冠修复材料,即树脂渗透陶瓷Vita Enamic、树脂基纳米陶瓷Lava Ultimate、二氧化锆陶瓷Cercon和聚醚醚酮breCAM,制作冠修复体.在右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施加位移载荷 0.01 mm或 200 N载荷,对支反力、最大形变量、最大主应力、最大等效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 应力分析显示,施加位移载荷0.01 mm时最大等效应力Cercon组最高(937.30 MPa),breCAM组最低(67.09 MPa).冠部修复体及种植体应力集中较为明显,周围牙槽骨最大等效应力Cercon组最高(26.61 MPa),breCAM组最低(3.87 MPa),约为最大组的 1/7.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及聚醚醚酮材料应力集中范围相对较小,分布更均匀.施加 200 N时 4 种冠材料模型的最大主应力、最大等效应力分布云图相似,最大形变量分布云图中breCAM组的冠部最大形变量在加载处较大.结论 在施加相同位移载荷时,聚醚醚酮和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冠修复体,比氧化锆在种植体各部件及周围牙槽骨的应力集中程度小;施加相同载荷时,聚醚醚酮、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氧化锆冠修复体在种植体及周围牙槽骨的应力集中区别不明显.聚醚醚酮、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长期耐久性还需实测实验和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种植牙树脂陶瓷复合材料氧化锆聚醚醚酮有限元

    4种支架材料下不同的咬合接触对上颌All-on-4即刻负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江楠顾卫平
    904-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在 4 种支架材料下,符合生物力学设计原则的上颌All-on-4即刻负载的咬合接触设计方案.方法 选取1 例上颌无牙颌锥形束 CT 数据,结合牙冠、支架、基台、种植体的参数,设定钛、钴铬合金、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树脂 4 种支架材料,根据前牙或悬臂是否有咬合接触建立 4 组有限元模型(AC组:前牙和悬臂均有负载;ANC组:前牙有负载,悬臂无负载;NAC组:前牙无负载,悬臂有负载;NANC组:前牙和悬臂均无负载),计算皮质骨、种植体、支架的应力值,种植体的微动,支架的变形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种支架材料下,皮质骨应力峰值:NAC组最大,ANC组最小,NAC组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应力峰值:ANC组最大,当支架为PEEK或树脂时,ANC组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支架应力峰值:当材料为钛或钴铬合金时,NAC组最大,ANC组最小,并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微动或支架变形量:ANC组/NAC组与AC组/NAN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种支架材料之间:钛和钴铬合金支架的应力峰值相比PEEK和树脂更大,传递至皮质骨和种植体上的应力更小.结论 ①对于上颌All-on-4 即刻负载的咬合接触设计,前牙有负载,悬臂无负载的咬合方案更有利于皮质骨和支架的应力分布.②前牙和悬臂均有负载或前牙和悬臂均无负载有利于降低种植体微动峰值和支架变形量峰值.③支架材料中,钛或钴铬合金支架传递到骨-种植体界面的应力峰值比PEEK或树脂支架小.

    上颌无牙颌All-on-4即刻负载咬合接触有限元分析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对邻牙邻面接触强度的影响

    许是陆展翼苗雷英
    912-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对邻牙邻面接触强度(proximal contact strength,PCS)的影响.方法 110 例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按阻生类型分为高位阻生组(40 例)、中位阻生组(40 例)、低位阻生组(30 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采用高精度测力计对阻生牙邻牙(第二前磨牙L5 和第一磨牙L6 间、第一磨牙L6 和第二磨牙L7 间)的PCS进行测量,统计测量均数及标准差,分析各组拔牙前后PCS的差异.结果 不考虑近中阻生牙分类时,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会导致L5/L6、L6/L7 间PCS下降;在高位和中位阻生组中,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会导致L5/L6、L6/L7 间PCS下降,而在低位阻生组中,L5/L6、L6/L7 间PC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中高位和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会导致邻牙PCS显著降低,而近中低位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对邻牙PCS没有显著影响.

    第三磨牙近中阻生邻面接触强度

    增减材混合制造无牙颌种植支架的精确性研究

    王涵胡建李林
    917-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使用减材制造技术和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制造的无牙颌钛种植支架的精度差异.方法 运用支架设计软件(EXOCAD)设计具有6 颗种植体的上颌无牙颌模型的种植支架,并导出为STL文件.分别使用减材制造技术和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各制作5 个钛种植支架.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得到每个支架各接口上下平面中心点的三维坐标,并在特定的软件中将其与原始STL文件进行"最佳拟合对齐",得到每个接口上下平面中心点在x、y、z轴上的线性偏差和每个接口界面的 3D偏差.将中心点坐标导入逆向测量软件(Geomagic Control X)中,通过创建"线特征"计算得到每个接口界面的角度偏差.使用Kruskal-Wallis、ManneWhitney U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α=0.05).结果 在两种制造方法的种植支架接口界面的差异之间,每个接口的x、y、z轴上的线性偏差和接口界面的 3D偏差、角度偏差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偏差值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两种技术中无牙颌种植支架的不同种植位点之间的 3D偏差都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制作技术的差异不会影响种植支架接口界面的准确性.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制作的无牙颌固定种植支架的准确性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种植位点对于种植支架精确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无牙颌种植3D打印减材制造增材制造种植支架

    新型生物陶瓷材料用于乳磨牙深龋间接牙髓治疗的疗效研究

    于雪迪陈琦雯
    923-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比较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与传统盖髓材料氢氧化钙在乳磨牙深龋间接盖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0 年 7 月—2022 年 6 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牙防所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者乳磨牙深龋 104 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化学固化氢氧化钙Dycal及iRoot BP Plus进行间接盖髓治疗,术后 6、12 个月定期随访,评估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修复性牙本质厚度.结果 治疗 12 个月后,iRoot BP Plus组治疗成功率(96.23%)高于Dycal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9,P=0.021).iRoot BP Plus 组修复性牙本质厚度增加量((0.161±0.017)mm)大于Dycal组((0.143±0.02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BP Plus在乳磨牙深龋间接盖髓治疗有较好的临床预期,能一定程度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提高乳磨牙深龋治疗的远期成功率.

    iRootBPPlusDycal乳磨牙深龋间接牙髓治疗

    导板与超声拆除磨牙纤维桩对比研究

    葛兵黄路梅朱文伟朱晔...
    927-930,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离体牙进行体外实验,对比数字化导板和超声辅助 2 种纤维桩拆除方式用于磨牙纤维桩拆除的优缺点.方法 将12 颗人类离体磨牙随机分为导板组和超声组,进行根管治疗及纤维桩修复,分别采用导板与超声器械进行纤维桩拆除.比较两组拆桩时间及牙体组织破坏程度.结果 超声组操作时间每颗牙为(11.14±1.62)min,导板组操作时间每颗牙为(5.40±0.90)min.超声组时间明显长于导板组,牙体组织冠部破坏程度也明显高于导板组.结论 在导板支持下拆除纤维桩能够缩短临床操作时间,降低技术敏感性,尽可能保留剩余牙体组织.

    数字化导板超声纤维桩拆除

    Mini-CEX与DOPS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牙周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耿莹李璐王晓茜陈旭...
    931-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e skills,DOPS)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牙周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牙周病科实习的56 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教改组采用基于Mini-CEX和DOPS联合应用的形成性评价带教模式,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出入科考核成绩、教改组学生临床实习前后Mini-CEX和DOPS评分情况和问卷调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的临床实习前考核成绩未见明显差异(P>0.05);出科考核中,教改组学生的病例汇报和临床技能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习结束时,教改组学生Mini-CEX和DOPS中各项成绩均较实习前明显提升(P<0.05);学生及带教老师对形成性评价及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Mini-CEX和DOPS形成性评价体系可有效提升牙周病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和带教老师的广泛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本科生形成性评价牙周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