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

王林

月刊

1003-9872

kqyx@njmu.edu.cn

025-86658322

210029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口腔医学/Journal Stom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GF-β1受体对ClC-3氯通道在正畸骨代谢中表达的影响

    卢晓琳王欢曹猛金作林...
    1057-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TGF-β1受体(TGF-β1 receptor,TβR)对成骨细胞中ClC-3氯通道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TβR在ClC-3氯通道调控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CCK-8试剂盒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βR抑制剂在MC3T3-E1细胞中对TβRⅠ、TβRⅡ表达的最佳抑制方式;观察阻断TβR对ClC-3氯通道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过siRNA基因转染技术阻断ClC-3氯通道观察对TβRⅠ、TβRⅡ表达的影响;并观察TβR对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表达的影响.结果 浓度为2μmol/L的TβR抑制剂作用MC3T3-E1细胞24 h对TβRⅠ、TβRⅡ表达抑制作用较好,并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小.抑制TβR表达可促进ClC-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同样下调ClC-3氯通道的表达,TβRⅠ和TβRⅡ基因的表达升高(P<0.05),TβRⅡ升高程度强于TβRⅠ.阻断TβR可促进成Alp、Runx2的表达(P<0.05).结论 TβR可抑制骨代谢过程中ClC-3氯通道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TβRⅡ对ClC-3氯通道的表达更敏感.

    ClC-3氯通道TGF-β1受体成骨分化MC3T3-E1细胞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黄崇上朱慧勇
    1062-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有辛伐他汀的PCL-Gt/PCL膜修复兔颅骨缺损,观察PCL-Gt/PCL-辛伐他汀膜修复兔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制备PCL-Gt/PCL-辛伐他汀膜,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检测辛伐他汀缓释量.选取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制备兔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空白组缺损区不放置生物膜,阴性对照组缺损区植入PCL-Gt/PCL膜,实验组缺损区植入PCL-Gt/PCL-辛伐他汀膜.分别于术后4、12周处死各组动物,行Micro-CT、HE染色等检测.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提示所获得的PCL-Gt/PCL-辛伐他汀电纺膜呈多层纤维交错结构,不同组织面具有不同的孔径,所载的辛伐他汀能够稳定、缓慢释放长达28 d.Micro-CT检测及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骨形成及骨缺损愈合情况显著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 实验表明PCL-Gt/PCL-辛伐他汀膜可明显地促进成骨,防止纤维细胞长入缺损区,并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质量.

    颅骨缺损辛伐他汀同轴静电纺丝引导骨再生技术(GBR)

    坏死性凋亡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

    季开心陈思言张敏杰张苗苗...
    1068-1072,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坏死性凋亡对牙齿移动及牙周组织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上颌牙齿移动正畸模型,根据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的使用情况,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抑制剂组(B组)、加力组(C组)、加力+抑制剂组(D组).游标卡尺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前移距离,HE染色观察压力侧玻璃样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第1、3、7、10、14天压力侧牙周组织中RANKL、OPG的表达变化.结果 A组和B组中大鼠牙齿无移动,压力侧未出现玻璃样变区域,同时RANKL与OPG表达较少.C组与D组牙齿出现移动,在第3、7、10、14天时两组移动距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第7天时RANKL表达达到顶峰,出现大面积玻璃样变区域,OPG在加力后第10天表达达到顶峰;D组中RANKL与OPG表达趋势变化与C组一致,在第7、10天时表达量均小于C组,大量玻璃样变区域在第10天中出现.结论 坏死性凋亡在正畸牙齿移动某一过程中可以促进牙齿移动,Nec-1可减少牙周组织中RANKL与OPG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阻碍牙齿移动.

    牙齿移动玻璃样变坏死性凋亡Necrostatin-1

    精氨酸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对乳牙釉质龋再矿化影响的研究

    张芮贡敏祁建艳周红艳...
    1073-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精氨酸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对乳牙釉质早期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除正常组和脱矿组样本外,另将50个乳牙人工龋样本分为5个实验组:6%生物活性玻璃组、6%生物活性玻璃+1%精氨酸组、6%生物活性玻璃+2%精氨酸组、6%生物活性玻璃+4%精氨酸组和去离子水组,并进行14 d的pH循环.显微硬度仪检测釉质表面硬度,电镜观察釉质的表面形貌,能谱分析仪分析表面的钙、磷含量及钙磷比.结果 5个实验组的表面硬度恢复率(%)分别为(54.49±2.44)、(65.95±4.11)、(67.00±2.03)、(63.73±1.64)、(8.46±2.63);各组均形成新的钙化层,添加2%及4%精氨酸组的釉质表面最为平坦;精氨酸协同组钙、磷含量及钙磷比均显著高于生物玻璃组,其中2%及4%精氨酸组钙磷比与正常釉质相似.结论 精氨酸与生物活性玻璃对乳牙早期龋的再矿化有协同作用,其中添加2%精氨酸组综合能力最佳.

    精氨酸生物活性玻璃乳牙再矿化

    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患者颧牙槽嵴有效骨量的CBCT研究

    仲伟洁叶俊杰王华张卫兵...
    1077-1080,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患者颧牙槽嵴骨骼特征,并分析微种植体的植入风险.方法 选取2016—2020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67例成年患者的CBCT数据,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三类.在冠状面上确定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及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这三个测量截面,分别测量三个截面上与上颌后牙牙合平面成65°和70°处颧牙槽嵴的有效骨量.结果 颧牙槽嵴处测得的有效骨量的测量平均值自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向后至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逐渐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患者在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及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这三个测量截面处测得的有效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颌颧牙槽嵴区植入微种植体前应拍摄CBCT,宜选用6 mm短种植体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处,在根尖水平与牙合平面成70°植入以减少植入后穿通上颌窦的风险.

    垂直骨面型微种植体颧牙槽嵴锥形束CT

    数字化牙合板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中的应用及评价

    林雯王羽立杜一飞程杰...
    1081-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数字化牙合板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与传统牙合板比较.方法 选取40名实施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为传统牙合板组与数字化牙合板组,各20名.在ProPlan CMF 3.0中测量比较设计与实际颅颌模型中14个测量点到参考平面的距离与3个测量平面与参考平面的角度,并比较传统牙合板组与数字化牙合板组的模拟及实际的差值.结果 数字化牙合板组术前模拟与术后实际颅颌模型的所有线性测量指标之间的差值均小于2 mm,角度测量指标的差值均小于4°.数字化牙合板组的L1-Y、GoL-X、GoL-Y、GoR-X、GoR-Y、CoL-Y、CoR-Y的模拟与实际值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牙合板组与数字化牙合板组的L6L-X、GoR-X、LOP-X、MP-X、GoL-Y、MP-Z的模拟与实际的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数字化牙合板在双颌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并且较传统牙合板更为精确有效.

    骨性Ⅲ类错牙合双颌手术三维头影测量数字化牙合板

    香肠技术在刃状牙槽嵴中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研究

    金佳杨汪婷周健于艳春...
    1088-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刃状牙槽嵴患者中应用香肠技术,评估其水平骨增量效果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杭州口腔医院种植科缺牙区剩余牙槽骨宽度窄于5 mm的患者12例,共包含18个水平骨增量位点.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9个月种植位点的CBCT数据,通过6D Dental Planning Software进行拟合,测量距术前牙槽嵴顶中点垂直向距离1 mm、3 mm、5 mm、7 mm位点处的牙槽骨宽度.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mm、3 mm、5 mm、7 mm截面处术后9个月较术前牙槽骨水平骨量平均增加量分别为2.26 mm、3.13 mm、3.17 mm、2.81 mm.术后9个月骨量较术前骨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邦弗伦尼Bonferroni):1 mm、3 mm、5 mm、7 mm截面处术后9个月骨量较术前有显著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F=36.83,P<0.05),(F=76.13,P<0.05),(F=57.29,P<0.05),(F=24.10,P<0.05).结论 香肠技术可有效改善刃状牙槽嵴水平向骨缺损问题.

    刃状牙槽嵴水平骨增量香肠技术CBCT牙槽骨宽度

    Ⅲ类固定磁力功能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短期影响的MRI研究

    韩启蒙尹康
    1094-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Ⅲ类固定磁力功能矫治器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情况.方法 选择15例矫治前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诊断为功能性和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Ⅲ类固定磁力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使用MRI评估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发现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关节间隙指数减小,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发生向后移位;盘髁角、前带盘髁角增大,关节盘在生理范围内前移位,关节盘前带位置的变化与后带位置的变化一致;髁突头角增大,髁突前屈;节窝后斜面角和关节窝角,差异不显著.结论 固定磁力功能矫治器治疗后生长期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发生了适应性改变,固定磁力功能矫治器矫治后髁突向后移位,关节盘前移位,双板区厚度减小,髁突头前屈.

    Ⅲ类功能矫形治疗颞下颌关节磁力

    改良片段弓联合微种植支抗技术用于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的正畸疗效评价

    陈於茂傅一佳金敏陆史俊...
    1100-1103,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片段弓联合微种植支抗技术对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患者的临床矫治疗效.方法 选择12例中重度牙列拥挤伴前牙唇倾的患者,采用直丝固定矫治器结合改良片段弓及微种植支抗技术排齐牙列,关闭间隙,改善前突.通过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患者矫治前后的改变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U1-NA距、U1-NA角较治疗前减小,U1-L1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患者牙列拥挤及前牙唇倾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稳定.结论 改良片段弓联合微种植支抗技术能避免矫治过程中前牙的往复移动,获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改良片段弓微种植支抗牙列拥挤

    开窗减压术联合Ⅱ期手术治疗颌骨成釉细胞瘤的疗效分析:临床回顾性研究

    樊泽宇王泽正张磊肖涛...
    1104-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联合Ⅱ期手术及单纯刮治术、单纯切除术治疗颌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92例颌骨A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运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开窗减压术联合Ⅱ期手术治疗的有效率、颌骨恢复量及下牙槽神经损伤率.运用卡方检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等方法评估分析颌骨AM患者的复发率,探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分型、不同手术方法对于颌骨AM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9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8~76岁,其中0~20岁16例、20~40岁42例、40岁以上34例.性别分布男54例,女38例.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单囊型33例,经典型59例.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型,单囊型:33例;滤泡型:28例;丛状型:24例;基底细胞型:5例;棘皮瘤型:1例;颗粒细胞型:1例.行单纯刮治术治疗的42例,行单纯切除术的25例,行开窗+Ⅱ期手术的25例.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中可测量病例的有效率为76.5%,病变平均缩小率为52.7%(P<0.05).可测量的颌骨AM患者中有14例开窗减压术前的瘤腔周围最薄处颌骨厚度<5 mm,10例经开窗减压术后恢复至5 mm以上(P<0.05).开窗减压术+Ⅱ期刮治手术治疗下颌骨AM后的下唇麻木率为31.6%,行单纯刮治术治疗后的下唇麻木率为36.1%(P>0.05).92例患者中33例复发,总复发率为35.87%,开窗+Ⅱ期刮治术复发率(21.05%)比单纯刮治术复发率(54.76%)更低(P<0.05),单纯切除术(24.00%)比单纯刮治术(54.76%)复发率更低(P<0.05).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发病部位、手术方式的多因素Cox回归检验显示这些因素对颌骨AM复发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治术,开窗+刮治术,切除术的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4.39%,16.00%,4.00%.结论 开窗减压术能降低颌骨成釉细胞瘤瘤腔面积,增加骨厚度,有利于成釉细胞瘤患者的颌骨保存.开窗+Ⅱ期刮治术以及单纯切除术相对单纯刮治术均能降低成釉细胞瘤患者复发率.同时,开窗减压术不会增加Ⅱ期手术的复发风险.

    开窗减压术成釉细胞瘤复发率切除术二期手术刮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