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

王林

月刊

1003-9872

kqyx@njmu.edu.cn

025-86658322

210029

江苏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口腔医学/Journal Stom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最早创刊的全国性口腔医学学术期刊之一,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开设有口腔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口腔预防研究、调查研究、门诊管理、临床经验、病例报道、综述等栏目。杂志注重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文科技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OSA儿童错(牙合)畸形矫治临床路径

    赵婷婷贺红
    561-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严重的类型,可导致牙颌面错(牙合)畸形,而后者又可造成儿童OSA的发生与发展.OSA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建议正畸医师在接诊儿童患者时密切关注患儿的睡眠呼吸状况,对伴有OSA的错(牙合)畸形患儿,应综合考量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阶段、OSA严重程度及错(牙合)畸形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儿牙颌面乃至全身的健康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错(牙合)畸形口呼吸早期矫治

    儿童口呼吸的多学科诊疗原则

    李远远刘月华
    56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口呼吸不仅影响儿童的牙颌面生长发育,还可能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而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口呼吸包括阻塞性口呼吸和习惯性口呼吸,其发生发展可能与炎症、免疫、遗传、发育异常等相关,也可能累及牙颌面发育、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口周肌群功能、上气道大小等.因此,儿童口呼吸的治疗不仅仅是单纯改变呼吸习惯,而应该是多学科联合针对不同器官/系统的病因而制定序列的治疗方案.本文从口腔正畸医生为主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口呼吸的危害和诊疗流程,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口呼吸错(牙合)畸形多学科联合序列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唇腭裂上颌后缩的序列治疗

    普盼君赵华翔牟清楠梁蓉...
    570-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发育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先天畸形.唇腭裂患者的颌骨畸形常涉及三维方向,其中矢状向不调的矫治是其诊疗的要点及难点.本文将对唇腭裂上颌后缩治疗的适应证、矫治方法等作一阐述,并介绍我们在唇腭裂上颌后缩序列治疗中的经验,以推动其诊疗的规范化发展.

    唇腭裂上颌后缩上颌前方牵引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

    错(牙合)畸形数字化早期干预与多学科联合治疗

    刘安琪夏伦果
    57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干预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指出可以利用儿童颌骨的高可塑性,通过简单、温和的方法实现高效矫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口腔不良习惯数字化阻断性治疗(如舌刺矫治器)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潜力.最后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例进行多学科诊疗策略探讨,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在确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多学科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

    前牙舌面形态复制技术在牙冠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胡慧君杨洁朱文卿邵水易...
    5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字化技术复制患者美学区原牙舌面形态进行修复体设计,探索更优的修复体设计方法,降低修复体异物感.方法 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前牙牙体缺损需行全冠修复治疗的患者,采用牙形数据库中自动匹配的牙齿形态进行冠修复体设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原牙舌面形态进行冠修复体设计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修复体最小咬合间隙、咬合评价及异物感评价的差异.结果 结果显示试验组修复体的最小咬合间隙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修复体的医师咬合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修复体异物感也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原牙舌面形态设计的修复体具有更优的舌面咬合关系,且具有更弱的异物感和更好的舒适度.

    牙齿形态复制口内扫描修复体美学区

    803名汉族大学生上颌恒磨牙卡氏尖的观测与分析

    周子超王道睿张倩霞张轶丹...
    586-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测一组汉族大学生人群上颌恒磨牙卡氏尖的表达情况.方法 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Dental Anthropology System,ASUDAS)的卡氏尖分级标准,对803名汉族大学生的口内照和石膏模型进行观测和分析.卡氏尖出现率的性别和牙位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表达强度的双侧相关性采用Kendall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 卡氏尖的人群出现率在上颌第一、二恒磨牙分别为37.61%、3.99%,上颌第一恒磨牙显著高于上颌第二恒磨牙(P<0.01);男性上颌第一、二恒磨牙卡氏尖的出现率分别为46.73%、6.30%,女性上颌第一、二恒磨牙卡氏尖的出现率分别为27.95%、1.54%,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阳性表达以低强度表达(1~4级)为主,在上颌第一、二恒磨牙中分别占比67.37%和59.52%;卡氏尖的表达在上颌第一、二恒磨牙均具有一定的双侧相关性(tau-b=0.756,P<0.01;tau-b=0.477,P<0.01).结论 卡氏尖在该组汉族人群中主要发生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以低强度表达为主,掌握我国人群中卡氏尖的表达情况有重要的人类学和临床指导意义.

    卡氏尖卡氏特征牙齿非测量特征牙齿人类学牙体解剖

    双颌手术后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自然头位和舌骨位置变化的三维评估

    郑瑶于少洋黄文莉董丽蓉...
    590-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双颌手术后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自然头位和舌骨位置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法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对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手术前(T0)、手术后3个月(T1)和手术后2年(T2)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创建三维图像以评估术后变化,并分析上气道、自然头位和舌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30例接受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患者(男13例和女17例)进行了评估,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1岁(17~30岁).T1和T2后,腭咽段、舌咽段和总上气道的体积明显缩小.下颌骨位置的变化与上气道体积的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NSL/OPT和NSL/CVT在T1和T2后增大.NSL/CVT的变化与腭咽段和舌咽段体积的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 双颌手术可能导致上气道体积减小、颅颈角增大、舌骨向下和向后移动.颅颈角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上气道的改变.

    上气道骨性Ⅲ类双颌手术锥形束CT

    口腔微生物影响放射性口炎:一项单臂前瞻性研究

    卢志远许益敏周梦缘卢杨...
    596-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在放疗前中后期口腔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进展的关系.方法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 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等始终构成了口腔主要优势菌.微生物的绝对丰度没有明显改变,但相对丰富度和均匀度发生了显著变化.CCA/RDA及Kruskal Wallis分析示:放疗后期链球菌属及乳杆菌属的构成比例显著上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腔菌群失调与RIOM有关,菌群失调会加重RIOM的严重程度,链球菌属及乳杆菌属可能与RIOM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有待进一步动物实验验证.

    口腔微生物头颈部肿瘤口腔黏膜炎放射治疗

    大黄素通过调节自噬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

    熊轲张昊胡图强
    602-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大黄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干预CAL-27细胞、SCC-1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筛选出合适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大黄素对OSCC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PCNA,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的表达;联合雷帕霉素与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共处理细胞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CNA、Beclin1、LC3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大黄素对裸鼠瘤体瘤重、瘤体积的影响,HE染色观察裸鼠肝脏及肾脏结构,IHC检测PCNA、Bec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素可显著降低CAL-27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集落形成能力,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大黄素能下调PCNA、Beclin1、LC3Ⅱ/LC3 Ⅰ的表达量,RAPA可逆转大黄素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增殖、自噬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显示,大黄素无明显的肝、肾毒性,可降低瘤体的体积和质量,下调瘤体中PCNA、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论 大黄素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相关.

    大黄素自噬口腔鳞癌增殖雷帕霉素

    口苦病因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治鑫王冏珂明婕妤曾昕...
    609-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苦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在排除饮食等外部因素后口腔内自觉出现苦味,属于味觉障碍中的味幻觉.口苦的病因和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口苦主要与疾病、药物、营养等多种因素相关,也尚未形成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本文从病因、机制和治疗等方面总结了关于口苦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口苦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苦味口苦味幻觉味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