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外阅读(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外阅读(中旬)
课外阅读(中旬)

赵学经

月刊

1009-9514

kwydzz@vip.163.com

010-57181221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金顶街邮局126信箱

课外阅读(中旬)/Journal KEWAI YUEDU
查看更多>>《课外阅读》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残联主管、华夏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教育类期刊,旬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 4602/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 9514。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龙源期刊网等网络媒体收录,中旬刊主要刊发各个学科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管中窥豹--从祥林嫂的悲剧看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冯芳菲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先生的《祝福》以祥林嫂为当时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述说了一个关于女人在中国封建社会如何悲哀地生且悲惨的死的一生。本文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剖析,力图揭示在旧中国封建的男权社会的环境下,女性所受的压迫和残害及其深层根由。

    祥林嫂封建社会男权思想女性压迫

    翠翠“女神”形象解读

    李玉侠
    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翠翠是《边城》中塑造的贯穿全文始终的主人公,是沈从文所提供的典型的湘西人生样式,是作者供奉在“希腊神庙中最美丽的女神”。作者通过她独特的个性塑造,寄寓了他重建美好人性的希翼,重铸民族美好品德的厚望。

    女神自然生命

    让孩子写自己眼中的世界--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训练

    齐爱萍
    13-13页

    胸中郁闷气,作诗鸣不平--读《赠何七判官昌浩》和《秋怀诗》有感

    马喜梅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的文学诗人,不仅仅有着极高地文学艺术创造力,而且有着明锐的观察力以及愤世嫉俗的性格。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怀揣着匡扶济时、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而一旦在现实中遭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就会将自己的不平之气借助文学之笔倾斜与诗,在这其中所取得的优秀诗句也是不绝于市面。本文以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和韩愈《秋怀诗》两首诗为例,通过对这两首的品读,感悟中国古代诗人胸中郁闷气,作诗鸣不平的情怀,为今后此类诗句的欣赏和阅读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白韩愈鸣不平

    平平淡淡才是真--《项链》赏析

    徐红梅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读《项链》,从玛蒂尔德的人生经历得知:生活中,要做自己的主人,不受别人的影响,平平淡淡才是真。指出这一主题在当今时代仍需借鉴。

    莫泊桑《项链》揭示的深刻主题在当今时代仍需借鉴

    寄予美好情感的中国民间汉字

    李霞
    16-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民间字体的意趣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汉字之美并不仅仅是汉字造型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一个崇尚美且重感情的民族,必然会把文字符号作为寄托精神的载体,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美的审美理想都倾注到汉字民俗意象的创作之中。在这些传统民间汉字艺术的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寄予了美好的生活理想和价值取向。

    民间汉字图形美好情感

    生命是一朵鲜花

    何福贵
    17-17页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形象

    陈香羽孙世友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花女》的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个受人供养的女人,她美丽善良,生活虽然骄奢颓靡,却并不市侩地追名逐利,是一个身不由己、遭受迫害的下层妇女形象。小说通过回忆叙述描写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各种丑态和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悲剧,突出了玛格丽特高尚的品质和她的悲剧形象。

    茶花女玛格丽特悲剧形象

    简论《诗经》的比兴手法

    李改改
    19-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比兴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并阐发了它对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

    《诗经》

    浅谈高考话题作文的写作策略

    李天鹏
    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考内容的考察由知识型逐步转化为能力型,高考作文的考察也多样化起来,如今较为成熟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既继承了命题作文的一定限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宿构的弊端,使学生在命题的角度、立意、材料的范围上有一定的限定,同时又体现了选材的宽泛性,文体的自由化,立意的多样化,给学生的写作一定的自由创作空间,便于学生发挥其所长,写出好文章。充分体现学生写作的创造性,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写作特色和写作能力,达到一篇多能的考察目的。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