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的沉积体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尚未达到广泛的共识,严重制约了盆地的勘探与开发.本次研究基于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和薄片鉴定等资料,结合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多种地球化学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晚奥陶世,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自西向东发育台地(未镶边)—斜坡—盆地相沉积,沉积相带呈南北带状分布,东西分异的特征.三道坎至乌拉力克沉积期,台地规模逐渐消减,陆棚和盆地相沉积区逐渐增大.地球化学指标显示,中—晚奥陶世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又包含有两期次级海平面的升降,在乌拉力克沉积期达到最大海泛面,δ13C值达到最大.三道坎至桌子山沉积期,Sr/Cu比值平均250.62,V/(V+Ni)平均值为0.31,δCe平均值为0.10,表明研究区气候相对干热,处于氧化—弱氧化环境;克里摩里—乌拉力克沉积期,Sr/Cu比值平均2.69,V/(V+Ni)平均值为0.61,δCe平均值为1.93,表明该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沉积环境逐渐转变为了弱氧化—还原.海平面和古气候条件的变化,影响了鄂尔多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沉积物的分布和沉积相带的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