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欧阳自远

双月刊

1007-2802

kydhtb@vip.skleg.cn

0851-5895823,5893143

550002

贵阳市观水路46号中科院地化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创刊于1981年3月,1995年经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并公开出版。我刊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最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述评,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该刊的特点是:快速、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成果报道准确、科学价值突出,起到了作为学会与会员联系的桥梁作用,是学会会员学术活动的园地。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数据规范,严格审稿制度,强化编辑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主编和编辑委员会负责制,是第一批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深度学习前馈神经网络的单斜辉石温压计分析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

    夏群科
    13页

    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温汉捷周正兵马万平朱玉...
    1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近年来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规律和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黑色岩系分为黑色页岩、煤系地层和富碳质磷块岩等沉积地层,其中黑色页岩中发生超常富集的关键金属有Se、Te、Re、Cd、Tl等稀散金属,以及PGE、Co等稀贵金属;煤系中可见Ga和Ge的超常富集(形成独立的Ga、Ge矿床),同时也可见稀土金属、稀贵金属的富集;磷块岩中常显著富集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黑色岩系中的关键金属主要源自大陆风化、海水、热液以及生物摄取.在风化沉积作用中,硫化-还原水体环境形成的泵吸效应,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富有机质沉积体系中有机质、铁锰氧化物、磷灰石、黏土矿物等的络合和吸附是关键金属发生富集的主要机制.黑色岩系可为热液叠加过程提供成矿金属,调节热液体系的氧逸度和硫逸度,促进超大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形成.此外,黑色岩系富集的金属在地球层圈物质循环中的聚散行为还可对其他相关成矿系统产生影响.黑色岩系中战略性关键金属的超常富集与大陆边缘、裂谷等环境下缺氧-硫化的沉积事件相关.大气氧含量的变化、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洋流环流模式的改变、冰期以及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的海洋缺氧事件等区域地质事件均可是控制黑色岩系型战略性关键金属形成及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黑色岩系是表生风化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今后应更加重视黑色岩系等表生风化沉积作用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形成中的重要性,建立和发展相关的成矿理论.

    黑色岩系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超常富集机理成矿过程

    招聘信息

    34页

    长江中下游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共伴生碲、硒资源现状和成矿规律浅析

    谢桂青吴晓林李新昊朱乔乔...
    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常伴生大量的碲、硒资源,提供了全球目前几乎所有的碲、硒产量,但碲、硒在这些矿床中的成矿规律还不清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多处铜多金属矿床都伴生有硒和/或碲资源,但其资源现状、赋存状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资料,对长江中下游伴生碲、硒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对碲、硒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以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目前长江中下游已探明的伴生碲、硒资源量分别为9061 t和10 574 t,相当于18个大型碲矿床、21个大型硒矿床,这些矿产资源已部分回收利用.其中九瑞矿集区的资源量最大.碲、硒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发育4种产状碲的独立矿物和2种产状硒的独立矿物,它们均形成于硫化物阶段,后者主要形成于晚硫化物阶段.根据资源量相对规模,该成矿带上的矿床类型可分为硒矿床、碲硒和硒碲矿床三种.以岩体为中心向外,碲、硒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斑岩型矿体、矽卡岩型矿体和层间交代型矿体.本文初步揭示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碲、硒矿化的成矿规律,可为资源评价和找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今后应加强对斑岩-矽卡岩铜金成矿系统中碲、硒富集机制的研究.

    伴生碲硒矿产资源量赋存状态成矿规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关于举办第20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的通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48页

    煤系中关键金属元素的成矿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代世峰赵蕾王宁魏强...
    4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系中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成矿机制以及有效提取和综合利用的研究是近10年来煤地质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煤系中关键金属矿床的发现,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和保存,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精细勘查技术研发,关键元素的分离提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为煤系关键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在揭示与煤系关键金属相关重大地球科学问题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近些年来的进展,对煤系中关键金属元素(主要是锗、镓、锂、铌、锆等)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凝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和思路.

    煤系关键金属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成矿机制

    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地质特征及成因

    王微蒋少涌葛文张七道...
    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是重要的战略性新能源矿产,主要有卤水型、硬岩型和沉积黏土型3种类型.前两者已有大量开采.现阶段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产于湖相盆地中,其产出规模大、层位浅、矿体分布稳定、厚度大、品位高,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现已发现的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中国.该类型矿床赋矿沉积岩的沉积特征、锂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与成矿机理等研究目前还较薄弱.本文主要介绍全球主要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的地质特征、赋矿矿物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对国内外湖相沉积黏土型锂资源的成矿作用机理进行综合分析.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床中锂主要赋存于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个别为独立含锂矿物贾达尔石.锂的主要物质来源及成矿方式有多种,包括喷发至湖盆中的富锂火山岩(特别是火山灰地层)、深部富锂岩浆热液运移至湖相盆地中并与沉积黏土水岩反应形成,或者通过富锂盐湖卤水与围岩黏土岩的相互作用使得锂吸附在黏土矿物中.全球湖相沉积锂成矿作用的差异主要是成矿物源区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所致.

    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黏土矿物沉积特征成矿机理

    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成矿作用

    付宇孙晓明李登峰李政坤...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虽是稀土大国,但重稀土仍是十分紧缺的关键金属资源.2011年日本学者Kato等在太平洋深海盆地中发现了大规模富含稀土元素的沉积物,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分布于海底,其富集稀土元素尤其是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等关键金属,是继大洋结核结壳、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之后一种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目前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都证实有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的存在,我国科学家将深海稀土资源分为4个主要成矿远景区,其中太平洋3个,印度洋1个.富稀土沉积物的矿物组分主要包括生物成因磷灰石(鱼牙和鱼骨)、微结核(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沸石、黏土矿物等,其中生物磷灰石是最重要的稀土载体.稀土元素直接来源于上覆海水和孔隙水,热液和火山活动可能也有贡献.水深、沉积速率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是控制深海稀土元素富集的重要因素,强底流、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以及气候事件所导致的陆源输入的变化也会对深海稀土富集产生重要影响.深海稀土成矿作用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成因及超常富集机制等的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深海稀土的成矿模型,为我国在深海稀土富集区的勘探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借鉴.

    深海沉积物稀土元素生物磷灰石微结核富集规律成矿作用

    铝土岩系和煤系地层中沉积黏土型锂矿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七道蒋少涌王微葛文...
    9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岩型锂矿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锂矿床之一,我国铝土岩系和煤系地层中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南部和华北地块,该类型锂矿分布广、储量大,对其进行研究对破解我国未来锂资源困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铝土岩系和煤系地层中黏土型锂矿的分布状况,锂的赋存状态、来源,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锂的富集过程主要与风化-沉积作用及火山岩浆活动有关,锂主要来源于火山凝灰岩、早期形成的岩浆岩、黏土岩等富锂基底岩石.锂以锂绿泥石独立矿物或者类质同象/吸附在黏土矿物、三水铝石和勃姆石中.锂的提取流程与锂的赋存状态密切相关.随着实验及工业提锂技术的发展,该类型锂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

    沉积黏土型锂矿铝土岩系煤系地层锂赋存状态物质来源开发利用潜力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2023年第四季度新会员发展公告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