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欧阳自远

双月刊

1007-2802

kydhtb@vip.skleg.cn

0851-5895823,5893143

550002

贵阳市观水路46号中科院地化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创刊于1981年3月,1995年经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并公开出版。我刊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最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述评,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该刊的特点是:快速、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成果报道准确、科学价值突出,起到了作为学会与会员联系的桥梁作用,是学会会员学术活动的园地。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数据规范,严格审稿制度,强化编辑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主编和编辑委员会负责制,是第一批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不列颠海沟碳酸钙沉积物溶解有机质光学属性和分子特征

    孙琦胡廷苍陈琳莹罗敏...
    1026-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深超过6000m的深渊海沟是海洋中的极端环境,频发的事件沉积使海沟成为深海有机质埋藏的热点区域.为深入认识深渊有机质的降解机制,本研究以有机质降解的中间产物——溶解有机质(DOM)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EEMs)和傅里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了新不列颠海沟轴部正常泥质沉积和碳酸钙异常沉积层中DOM的性质.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常沉积还是异常沉积层,DOM均以类腐殖质为主,其分子构成主要为C、H、O三种元素.此外,对化合物组成、木质素指数等的分析发现,异常沉积层中不仅包含较多陆源植物降解产物,而且还包含有丰富的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质,指示事件沉积不仅埋藏了惰性的陆源有机物,而且还带来了活性的海源有机质,从而促进了碳酸钙沉积层中的生命活动.本研究揭示了深渊事件沉积对DOM性质的影响,也为理解深渊生命过程提供了新思路.

    碳酸钙沉积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新不列颠海沟

    嫦娥五号月壤中钛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刘浩刘建忠缪秉魁曾小家...
    1037-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嫦娥五号任务采样点位于月球风暴洋的月海玄武岩单元,其中钛铁矿含量为5%~10%(体积分数,下同).本文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开展了钛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以期为月球资源的采、选、冶等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实验方法,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矿物组成,以及样品中钛铁矿的粒度特征、颗粒形状、化学成分和解离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嫦娥五号玄武岩中的钛铁矿以细粒为主,其中粒度为7.5~200 μm的钛铁矿数量占97%;钛铁矿颗粒呈粒状、针状、柱状和不规则状,数量较多的是粒状与不规则状;钛铁矿中TiO2含量为50.78%(质量分数),FeO含量为47.35%,其中粒状、不规则状钛铁矿TiO2含量变化范围相较于针状、柱状变化范围更大;含钛铁矿的矿物颗粒整体的粒径越小,钛铁矿的单体解离度越大,更容易解离为单体.

    嫦娥五号样品钛铁矿工艺矿物学月球资源

    碳酸盐初始熔融驱动地幔中金属和硫的迁移

    夏群科
    1048页

    月球起源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赵铁磊刘琪
    1049-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碰撞假说是月球起源的主流观点,但却难以解释地月氧等同位素相似的问题.为此,一系列新的碰撞模型和理论被提出,但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与缺陷.随着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提升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大量新的地月同位素组成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不断涌现,为更清晰地揭示月球起源事件提供了可能.本文回顾了月球起源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了现行的碰撞模型和相关理论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月球起源事件的制约及其对各种模型的影响,以期深化对月球、地月系统以及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理解与认知.

    月球起源大碰撞理论同位素地球化学约束

    奥陶纪微生物岩研究进展

    邓亚梅肖传桃宋振宇漆鹏亮...
    1062-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显生宙微生物岩常见于生物灭绝事件之前,而繁盛于生物灭绝事件之后,表明微生物岩与后生动物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其演替过程与重大生物事件存在密切联系.另外,在微生物岩储层中已发现了较多的大型油气田,使微生物岩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微生物岩演替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GOBE)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奥陶纪微生物岩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微生物岩演替与后生动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它们发生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影响奥陶纪海相微生物岩发生演替的因素包括内在生物因素(如生物扰动、微生物与后生动物的共生作用等)和外部环境因素(如古地理演化、全球变冷、大陆风化作用增加养分供应、海平面升高、氧浓度升高、碳酸盐饱和度降低等).对现阶段奥陶纪海相微生物岩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海相微生物岩发育的微生物群落类型和组构演化等微观因素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同时微生物岩的演替与后生动物大辐射之间,乃至与地球四大圈层(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洲际的不同表现,还需进行更多的学科交叉研究,这对于研究影响海相微生岩演替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古气候具有重大意义.

    微生物岩生物大辐射演替奥陶纪

    针对低银样品的高精度银同位素分析方法

    方远文秋玉肖子聪于慧敏...
    1078-1080页

    铌——稀有金属中的合金贵族

    陈金香费光春
    1081-1086页

    鬼斧神工之喀斯特洞穴

    罗维均刘彧
    1087-1092页

    涂光炽院士与我国地球化学的发展(二)

    赵振华
    1093-1097页

    招聘信息

    杨志军
    10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