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明廷华

旬刊

1671-1815

ste@periodicals.net.cn

010-621032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学技术与工程/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颗粒形状的离散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张世民陈万里刘嘉英孙宏磊...
    447-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条件的不断发展,颗粒离散元方法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已有一定应用.在真实条件下,颗粒形状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对复杂颗粒形状的模拟在研究岩土颗粒材料物理力学特性中至关重要.简要阐释了目前颗粒离散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重点分析了离散元模拟颗粒形状的两方面:模拟典型颗粒形状,模拟真实颗粒形状;同时根据已有研究总结离散元模拟颗粒形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颗粒形状模拟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岩土工程离散元数值分析颗粒形状

    管桩竖向裂缝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综述

    孙超汪鹏郭浩天
    45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桩因承载力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各领域服役过程中出现了竖向裂缝问题.为充分阐明管桩竖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基于裂缝产生机理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提高管桩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解决由管桩开裂产生的各种工程问题.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对不同使用领域的管桩竖向裂缝的产生机理、裂缝危害、裂缝防治措施及裂缝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为管桩工程裂缝处理提供参考.

    管桩竖向裂缝机理防治综述

    不同侧风角作用下Ahmed模型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侯卜瑛赵萌刘印桢刘振...
    46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3 种数值模拟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的模拟方案,故采用分离涡方法对Ahmed模型气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侧风角对钝体尾流的涡量、湍流强度、压力及流线的分布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力和力矩系数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尾流倾斜角度随侧风角变化的综合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侧风角对钝体尾流特征参数影响不是单调的,在侧风角为 30°时钝体尾部涡量最大;钝体尾流倾斜角度与气动力系数随侧风角的增大而增大;侧风角50°时的钝体背部迎风侧压力和头部平均速度也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以为复杂横向来流条件下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一定依据.

    Ahmed模型分离涡模拟侧风侧风角尾流结构

    基于GeoSOT的文旅数据编码方法

    苗茹袁欢周珂张俨娜...
    472-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资源数据的种类多样,格式复杂,存储管理难度大,文旅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求迫切,亟需建立一种数据组织管理方法.基于GeoSOT网格剖分理论,提出了一种对多元文旅资源数据的统一组织管理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文旅资源数据概况、剖分方案、编码方法、检索机制和检索结果.设计了一个文旅资源数据库,使GeoSOT编码组织管理各种类型数据,结果表明:基于GeoSOT剖分网格编码能够有效地组织管理文旅资源数据,提升数据检索访问效率,满足文旅资源数据的管理需求.

    文旅资源数据文旅资源编码组织管理剖分模型GeoSOT编码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地震沉积学研究

    李佳洋尹太举雷晓红易艺...
    480-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作为油气显示富集有利层位之一,目前仅对三叠系进行了盆地级的研究,而区带认识不清,层序内部沉积演化不明,对区块勘探指导针对性不强,急需开展区带化研究.利用覆盖全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岩心、测井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分析地震属性结构,识别出面积达 18 000 km2 的哈拉哈塘-哈得地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平面展布范围,从而较准确的描述出其沉积相演化特征,为后续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断层分布来预测岩性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整体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下段差异明显.下段砂体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减少,反映河道影响作用减小,牙哈古隆起斜坡处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西展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泊相.克拉玛依组上段湖盆收缩,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南西-西方向过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泊相.其中,在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发育下切谷沉积体系.

    地震沉积学地震属性塔里木盆地克拉玛依组哈拉哈塘-哈得地区

    三维并行高密度电法在六国化工磷石膏堆场场地勘察中的应用

    周官群崔颖梁希凯陈兴海...
    495-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项目实施前,确定工区地下空间分布详情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三维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的布设难度大,使用常规电法仪进行采集耗时较长,在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难度大.利用并行电法采集技术,可以达到高效采集数据的目的.为准确查明某磷石膏堆场下部及周边可能形成渗漏管道的区域的三维形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测区内真三维观测系统下的三维电法勘探数据体,然后对数据进行带地形三维反演处理和解释.结果表明:三维并行高密度电法探测场地地下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次现场探测共圈定了 5 个异常区.与钻孔揭露资料吻合,为后期指导防渗帷幕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并行电法地质异常渗漏管道三维成像

    蝴蝶优化算法对大青杨生长速率预测模型的改进

    管雪梅周家名
    5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大青杨生长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improved 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IBOA)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结合的预测木材材性方法.通过使用佳点集法对标准蝴蝶算法中的种群进行初始化,将自适应切换频率和Levy飞行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人工蝴蝶算法.构建出了新的IBOA-RBF神经网络木材材性预测模型,将得到的结果与其他几种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IBOA-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最好,收敛速度从37 步降低到了23 步,预测结果误差达到了5.72%,预测精度最高.可见,对蝴蝶算法的改进是可行的,且对相关人员定向培养大青杨起到较大的帮助.

    蝴蝶优化算法佳点集法自适应切换频率Levy飞行生长速率大青杨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槟榔包装控制系统设计

    李冬陈明霞贺亚萍林港钧...
    512-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槟榔自动包装机封口装置存在封口不牢固、包材烧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的槟榔自动包装机封口装置控制系统,以实现槟榔包装的稳定性.介绍封口装置工艺以及控制系统结构,包括PLC、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温度控制模块、伺服电机等.封口装置中温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为弥补传统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的不足,改善传统LADRC(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控制参数整定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温度控制器,以提高封口装置温度控制的鲁棒性和抗扰性.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ID以及自抗扰(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控制器相比,加入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后的改进型LADRC方法,可以使系统输出响应、快速性增强,调节时间变短,封口装置实际包装温度误差<0.4℃.可见所述封口装置系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槟榔自动包装机的生产效率.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槟榔自动包装机自抗扰控制粒子群算法

    页岩气调查井复杂地层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张统得樊腊生刘伟蒋炳...
    520-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气调查井通常地质条件复杂,钻探难度大.在对页岩气调查川沐地2 井井壁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优选了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并通过正交试验,明确了有机硅改性聚合物、多级配超细碳酸钙、乳化石蜡和硅氟聚合物等主要处理剂的最优加量,形成了基本配方,在室内实验评价中该体系展现了良好的抗钻屑污染能力、抗钙侵能力、抑制性和封堵性.现场应用表明,川沐地2 井在采用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后,井内复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保障了井内安全,并顺利钻进至设计井深,实现了地质目标,钻进效率相比同区域同类型钻井大幅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调查井复杂地层钻探钻井液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借鉴.

    页岩气调查井复杂地层硬脆性泥岩井壁稳定有机硅聚合物钻井液

    玛湖砾岩油藏体积压裂开发后烃气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崔晨光覃建华谭龙张善严...
    528-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采用烃气驱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面临水平井体积压裂规模开发后,小井距下水力压裂缝网易形成气窜通道,影响气驱波及体积的问题.为研究压裂后水平井井网对烃气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玛湖致密砾岩油藏人工裂缝+基质注烃气驱油模式,基于该模式设计实验模型,利用拼接比例的不同造缝与未造缝全直径岩心模型进行气驱实验,明确压裂缝与基质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烃气驱岩心采收率可达38.26%;全直径岩心造缝比例越高,采收率越低;小规模的压裂可以使采油速度更加平稳,同时可以获得更高的采收率;烃气驱结束后通过吞吐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7.1%.该项实验可以为烃气驱现场试验水平井压裂规模、合理井距及注气速度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基础.

    砾岩油藏全直径岩心烃气混相驱压裂缝网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