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技术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技术与工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

明廷华

旬刊

1671-1815

ste@periodicals.net.cn

010-621032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学技术与工程/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水锁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马云张欣瑜何顺安刘鹏...
    3489-3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锁效应是油气井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对于低渗透储层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水锁损害机理、影响因素、解除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对于解水锁剂很少有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因此,对现有的解水锁剂进行调研,通过了解各类解水锁剂的配方、性能评价方法和所取得的效果对后续解水锁剂的研究制备具有指导意义,在系统总结水锁的伤害机理和解水锁剂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以改变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和恢复储层渗流能力为目标解除水锁伤害的酸液体系、表面活性剂体系和纳米体系,并对解水锁剂的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未来解水锁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解水锁剂酸液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涂料干燥成膜过程及开裂机理综述

    李徐佳任国奇李贵敬刘华...
    3499-3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涂料干燥是重要的工业过程,但其过程受温度、湿厚、基材与涂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且薄膜开裂机理复杂,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有必要研究涂料干燥成膜过程、薄膜开裂机理及抑制开裂的措施.总结分析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涂料干燥成膜及开裂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涂料在垂直、横向、混合干燥模式下的干燥成膜过程;探究了涂层的开裂机理,总结了临界无裂纹内应力、临界无裂纹膜厚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薄膜开裂的因素,包括干燥环境的温度、涂层湿厚、基材性质、溶液性质;探索了单条裂纹的形态特性、裂纹的分布规律;探明了裂纹的种类,从4个方面对抑制开裂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涂料干燥开裂蒸发

    叶片覆冰对支撑结构抗冰性能的影响分析

    纪杨于东玮刘晨阳蔡沛霖...
    351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然而,在寒冷潮湿环境下,风力机叶片容易出现覆冰现象,导致风机支撑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发生变化.重点关注风力机叶片覆冰后支撑结构的冰振特性,为优化风电系统设计和提高结构安全性提供参考.首先,采用FENSAP-ICE软件模拟叶片覆冰过程,以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风机叶片覆冰特性.其次,采用增加质量和改变质心位置的等效质量分布方法,建立风机叶片覆冰后支撑结构的冰振响应分析方法.通过模拟研究,明确了不同环境条件下风机叶片覆冰的特性,并建立了支撑结构冰振响应分析方法.同时,选取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对不同风机叶片覆冰情况下支撑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3种覆冰工况与未覆冰工况下的基频结果表明,1号叶片覆冰时支撑结构一阶频率下降了 0.87%,2、3号叶片覆冰时支撑结构一阶频率下降了 0.23%,三叶片同时覆冰时支撑结构一阶频率下降了 0.48%.

    风机叶片模态分析冰振响应数值模拟

    基于目标检测的激光雷达道路边缘检测算法

    李玲星张小俊
    3519-3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边缘检测是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从点云数据中提取道路边缘信息,有利于进行目标检测以及可行驶区域检测.针对点云道路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车辆等道路参与者对道路边缘检测带来干扰的解决方案.首先,采用地面点云分割算法,将原始点云分割成地面点云和非地面点云;其次,根据车辆等道路参与者的固有特性,采用点云聚类算法对点云进行聚类,并将符合车辆等道路参与者特性的非地面点云进行滤除;再次,根据道路边缘点云在二维平面内,能够有效地遮挡激光发射中心点与非道路边缘点之间的连线,从而提取道路边缘点云;最后,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 AC)算法对道路边缘点云进行多项式拟合,并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道路边缘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点云道路边缘检测算法能够消除车辆等道路参与则对点云道路边缘检测的影响,且算法满足实车实时性和鲁棒性要求.

    边缘检测点云分割多项式拟合跟踪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循环增长地面点云分割算法

    董涛涛宋宇博
    3526-3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坡度、路面起伏不平的场景中,针对单一阈值敏感性不足,多阈值简单组合存在冗余计算,且影响分割精度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自适应选取的点云分割方法.该方法在栅格分割中引入循环增长判断,以兼顾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设计了 一种触发式双特征判断机制,并通过拟合地面波动幅度自适应确定分割的高度阈值提高算法的分割效率和分割精度.最后基于开源数据集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地面点云分割中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地面分割激光雷达自适应阈值栅格分割

    高斯Wasserstein距离改进轻量YOLOv7模型的遥感影像道路交叉口检测

    康传利张思瑶李玄皓林梓涛...
    3533-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YOLOv7是目前目标检测任务中性能较优的模型,但在处理遥感影像中的道路交叉口时,出现目标背景复杂、先验框定位误差以及模型训练参数量增多的问题.针对复杂场景的道路交叉口提出一种结合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与轻量级YOLOv7的遥感影像道路交叉口检测模型.首先,使用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与CIoU(complete-IoU)进行先验框定位损失函数的改进,以提高网络模型对于目标尺寸的鲁棒性;其次,在加强网络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三维注意力机制,实现网络处理的特征优化;最后,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与加强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改进的FasterNet模块,提升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减少了模型训练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网络模型相比原网络模型,漏检测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准确率(preci-sion,P)、召回率(recall,R)、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AP)和 F1分别提升了 6.2%、4.9%、6.7%、6.5%,对道路交叉口的检测效果优于原网络模型.其成果对不同环境的影像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为道路交叉口检测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道路交叉口目标检测YOLOv7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注意力机制FasterNet

    湖南省极端气候时空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估

    许浩然杨兆前陈中举龙宇...
    3543-3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湖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风险发生概率,基于湖南省32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选取12个极端降水指数和16个极端气温指数,利用线性倾向法、M-K趋势检验法、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湖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探究,并采用信息扩散模型对湖南省极端气候风险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近57年来湖南省极端降水指数总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数在空间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极端气温指数总体变化趋势呈显著变暖趋势,表征高温的指数在空间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对湖南省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显示,湘西北发生极端降水的风险更大,而湘东南的降水总量更多.对湖南省极端气温的风险评估显示,湘西北为持续高温的高风险地区,常德市发生极端高温的风险概率较大,为2~3 a一遇.

    极端降水极端气温湖南省时空特征风险评估信息扩散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

    刘兆恒吴冬邓虎成伏美燕...
    3554-3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6~10亚段沉积微相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马五6~10亚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 4种沉积微相,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马五6~10亚段高频沉积相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马五期海平面整体呈下降趋势,发育局限台地亚相,云坪、膏云坪、灰云坪微相在空间上彼此相邻,纵向上相互叠置,随海平面的涨落沉积微相在膏云坪、云坪和云坪、灰云坪、云灰坪之间频繁转化.马五10、马五8、马五72、马五61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和云坪微相,马五9亚段主要发育云坪和灰云坪微相,马五71、马五62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云坪及灰云坪微相,马五:亚段则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膏云坪、云坪、灰云坪、云灰坪微相.研究区海平面升降控制了沉积亚相的演化,更为高频的次级海平面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快速变化.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研究,将有力支撑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深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动用,同时为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沉积模式研究提供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马五6~10亚段沉积微相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Ⅱ-3型地热勘查中的应用:以青海同仁盆地为例

    何胜汪万录赵文强潘军...
    3567-3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热能是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焦点.选择青海同仁盆地开展地热物探勘查实践.首先以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划分断裂构造、隐伏岩体范围,圈定地热异常靶区.对其中的M3靶区进行了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查证.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组合(主要利用微动探测法并在电磁干扰较小的地段补充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基本查明了同仁盆地地热勘查类型为兼有层状热储和带状热储特征、彼此存在成生关系、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的Ⅱ-3型,为后续在该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指明了方向.

    微动探测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地面高精度磁法地热同仁盆地

    龙川县米贝村1#泥石流灾害特征与运动过程

    贾邦中吴义鹰冯文凯白慧林...
    3576-3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区域气流影响,广东省龙川县在2019年6月10-13日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累计降雨量超过260 mm,从而引起全县发生大量滑坡、泥石流灾害.以米贝村1#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认识基础上,结合Fluent数值分析对这类低山丘陵区的小型泥石流灾害运动特征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米贝村1#泥石流受沟床粗糙度、纵坡降、流向等因素影响,其流速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的发展趋势,泥石流物质的变化对其运动速度有一定影响.在整个过程中最大流速可达9.77 m/s,平均速度为3.31 m/s,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研究成果不仅可直接为米贝村重在区灾后工程防治提供指导,对于东南沿海相似地区的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花岗岩残积土米贝村1#泥石流链生灾害运动过程Fluent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