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协论坛(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协论坛(下半月)
科协论坛(下半月)

高昊(执行)

月刊

1007-3973

kxltbjb@yahoo.com.cn

027-87839906

430071

武汉市武昌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C座912室

科协论坛(下半月)/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交试验设计在桩锚支护深基坑变形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李东李长洪张津铭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依托于钟鼓楼北京时间博物馆基坑工程,对深开挖进行了多因素多水平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各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基坑水平位移为目标值,对影响支护效果的因素超载、围护桩直径、围护桩嵌固深度、锚杆长度、锚杆倾角、锚杆位置、锚固力等进行了5因素的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出深开挖中的各个因素对桩锚支护深开挖变形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超载对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影响比较大,锚杆位置的影响次之,其他因素诸如桩径、锚固力等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较小。

    正交试验设计基坑水平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桩锚支护

    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浅析

    王桂茵李万里
    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主要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提出公路软土路基处理的一般步骤以及根据软基的地质、工期、造价、施工要求等情况,选用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的办法。

    软土路基方法比较方法选择

    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受力性能分析

    孙文怀胡亚楠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相同的受力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材料计算U形和矩形两种截面类型的板桩配筋用量,对比分析U形截面和矩形截面板桩在抗弯、抗剪方面的性能及材料用量。结果表明:U形板桩在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普遍优于矩形板桩,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施工设备、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U形板桩是相对于矩形板桩更为经济合理的截面类型。

    板桩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桩身受力分析

    深基坑桩锚支护三种计算方法分析与监测对比

    张津铭李长洪王鹏李东...
    8-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市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通过三种多层支撑结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设计,结合该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数据,证明逐层开挖支撑力不变法对本工程的适应性,该基坑采用这种桩锚支护方案,总体可行,研究结果为北京地区的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桩锚支护等值梁法逐层开挖支撑力不变法监测

    预压应力对砖混结构房屋墙体温度裂缝控制的影响

    张琴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砖混结构房屋由于混凝土和砌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容易产生墙体裂缝。根据温度应力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不同预压应力下墙体的开裂情况。结果表明:由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位于房屋的两端,且以斜裂缝为主,施加预压应力后墙体的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

    砖混结构温度应力墙体裂缝预压应力

    浅析复拌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旧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范忠明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旧路面改造应用的工程实例,分析总结复拌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配合比设计、路面复拌形再生技术的施工要点。

    旧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形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损害分析

    孙艳芳
    14-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严把质量关,才能够提高施工的效果。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还应该对相关的损害进行防治,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针对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损害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确保沥青路面的安全施工,促进公路的良好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损害

    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乌志新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了公路的建设力度。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沥青路面施工对行车的安全、速度、舒适度及运输的成本都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公路路面普遍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具有噪音小,表面平整、强度高、养护简单、施工方便、施工期短及行车舒适等特点。介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并提出控制沥青路面质量的具体措施。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某不稳定斜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陈义民
    17-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滑坡剪出口位于约438m高程,滑坡后壁高程位于约456m高程处,滑体滑动距离最大达2.0m,滑坡后壁错落约1.5m,后缘裂缝宽1.2-2.0m。分析该斜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其形态及变形特征,分析其成因,相关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斜坡特征成因分析

    “劈裂和充填灌浆法”在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林萍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劈裂和充填灌浆法是提高水库坝体防渗能力的一项技术措施,可以很好地改善一般坝体的应力能力。在小型水库的大坝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劈裂和充填灌浆法作为防渗透加固技术措施,同样适用其中。但是在灌浆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应该注意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否则劈裂和充填灌浆技术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劈裂和充填灌浆法灌浆设计施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