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叶庆丰

双月刊

1002-1493

sszydx@sina.com

010-62809964 13511028452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科学社会主义/Journal Scientific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列宁晚年创新到中国式现代化七大创新——科学社会主义新阶段与新发展

    王东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并且开辟了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的新阶段、新形态.今天,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从1921年开始到列宁逝世前留下的最后论著,不仅开辟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新经济政策道路,而且首倡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系统改革论与总体现代化构想,对于东方落后国家探寻社会主义道路有巨大启迪意义.在列宁最后论著中,还先后四次论及东方道路、中国道路,并寄予厚望.在列宁最后构想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源头活水;而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七大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与发展列宁主义的最新时代潮头.

    列宁晚年创新东方道路中国式现代化

    列宁执政党"政治路线"建设的重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陈钰俞良早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文献中关于党的"政治路线""基本路线""党的路线"等概念,表明列宁形成和提出了加强党的政治路线建设的思想.在建立和保卫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认为坚持由俄共(布)领导苏维埃国家的各项事业,是加强党的政治路线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必须从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反对党内的"政治妥协"和反对"左"倾思潮.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为必须从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视角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列宁的思想对于当代人们的实践具有启示的意义.

    政治路线俄共(布)领导党的执政地位

    列宁关于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的重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李东明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次提出了"必须不发生政治上的危险和政治上的错误"的重要论断,并且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具体表现在:争取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应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敌对威胁;政策制定和宣传要站稳人民立场,克服民众对党的认同危机;共产党人要提升驾驭资本的能力,防范资本主义因素增长的危险;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聚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党自身建设不足可能导致的政治风险.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对于新时代我们党聚力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列宁防范政治风险化解政治风险政治安全

    执政条件下列宁对民主建设的探索及其启示——以政党为中心的考察

    林怀艺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俄共(布)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条件下,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包括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党际民主在内的民主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政党为中心对这一探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列宁的探索是富有开创性的,但由于列宁英年早逝且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种探索还是初步的.列宁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今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继续探索民主发展新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列宁执政党民主建设

    列宁对自由主义民粹派工业理论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肖遥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在俄国泛滥一时,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主要障碍.这一时期,以丹尼尔逊、沃龙佐夫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民粹派,对俄国的工业问题多有论述.在与自由主义民粹派的争论中,列宁重点批判了 自由主义民粹派的工业理论.具体而言,列宁指出了 自由主义民粹派对工业问题认知中的错误,并通过深入调查俄国基层社会,阐释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列宁自由主义民粹派资本主义人为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多维阐释

    臧秀玲贾晓强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源自于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内生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着眼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基础,服务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功能定位.这一思想不仅从核心论、本质论、规律论、方法论、关系论等方面,形成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内容体系,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构建了贴近中国实践且符合中国表达的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巩固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统一战线基础,明确了改进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统一战线工作现实逻辑核心内容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赵付科侯伟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一原创性贡献可以划分为原始性创新、运用性创新和拓展性创新三种类型.原始性创新是从无到有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创造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术语革命,创造性提出了以"党的自我革命"为轴心的系列重大判断,创造性建构了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融为一体的崭新范式.运用性创新是从源到流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拓展性创新是从浅到深、从分到合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对已有的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成果进行的深化性拓展和集成性拓展.

    习近平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考辨

    王朋伟孙晓莉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共同体概念的使用,虽然存在着一定差别,但都在与"个体"、"社会"概念的关联之中展现出了固定的内涵.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的辨析不能离开批判和建构的双重语境,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才具体论述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共同体"、"抽象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等思想.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通过对共同体概念的创新性使用展现了现代性思维、实践性思维、类思维等思维方法.

    马克思共同体思维方式

    人民民主的"两次超越"及其当代启示:重读《法兰西内战》

    王珂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代表了先进民主的发展方向.人民民主的"两次超越"既包括时间维度的两次超越:巴黎公社时期公社民主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超越以及当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超越.也包括空间维度的两次超越:人民民主在"民主一般"和"一般民主"层面对同时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超越.在非线性叙事视角下,人民民主的"两次超越"具体表现为:民主理论上的继承与扬弃;民主制度上的打碎与重构;民主实践中的自省与自信.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重读《内战》能够启发我们在充分认识到人民民主先进性的同时,也要继续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制度优化、实践推进等方面有所作为.

    《法兰西内战》民主理论民主制度民主实践

    调查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范式的建构

    沈东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注重调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的弱化,阻碍了基于调查研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范式建构.学术共同体需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传统,回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的问题与挑战,以调查研究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推动基于调查研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范式的建构.因此,建构基于调查研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证范式,既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诉求,同时也将有助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证范式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学科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