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叶庆丰

双月刊

1002-1493

sszydx@sina.com

010-62809964 13511028452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科学社会主义/Journal Scientific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邓小平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贡献

    高继文杨帆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原则,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各方面体制,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利条件;确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指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他为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看邓小平的伟大贡献

    孙力翟桂萍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不仅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回答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发展的问题.邓小平以改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开放推动社会主义融入全球化进程,并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生长点.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在于使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的时代旋律,开放融入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民族特色成为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运动由此进入了区别于苏联模式的新进程.

    邓小平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邓小平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王丹丹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确立了其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确立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在"四项基本原则"之外,还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民主法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重要内容.基本原则是管长远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目标任务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不能动摇.在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牢牢坚持邓小平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张士海王冠文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目标做出了新概括,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动力做出了新阐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保障做出了新要求,明确提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方法做出了新拓展,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球视野做出了新探索,明确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旗帜指引,为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

    "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中国祛魅

    付高生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发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赋魅,形成"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但该迷思所遭受的现实反讽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反思乃至质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现代化新道路,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显著的领导效能优势、价值理念优势、文明形态优势、国际道义优势,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祛魅,昭示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启示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把握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理性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借鉴他者现代化与自主探索现代化的关系.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西方化"发展中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文明前景及其当代启示

    查懿珊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文明前景的论述是现代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东方文明建设现代文明提供科学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方式的分析为基点,溯其根源,揭示东方文明实质从属于西方现代文明的现实与原因;着眼趋势,判断东方文明的演进方向与可能方式;考量基础,主张东方文明根据独特的现实物质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创造东方现代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形成"两极相联"文明格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启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理好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文明创造的实践主体性与文化主体性、文明成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三组关系.

    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的四个维度

    孟书广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论域.他们主要从四个维度论证了"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从唯物史观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从现实社会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现实需要;从理想社会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从工人运动的维度来讲,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共同富裕何以必要"的论证置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不仅有逻辑论述,还有现实考量,即把消灭无产者的贫困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以期早日实现共产主义;顺应工人阶级反贫困斗争的需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必要性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析

    张倩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分析西方现代社会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从利己的商业社会到物质交往关系,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其中,商业社会是市民社会的直观表现,而物质交往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则从历史和现实维度阐明了市民社会的本质.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中,始终存在一条以人为主体的"关系"主线:"利己的个人""现实的个人""物化的个人"分别指征着市民社会的商品货币关系、物质交往关系、权力支配性的生产关系.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市民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话语转变,揭示了人表现为"利己"和"物化"的根源,进而找到了一条扬弃市民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

    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个人人的解放

    列宁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王晶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与他对俄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关怀密切相关.梳理民粹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普列汉诺夫对俄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能够为我们探讨列宁社会发展理论提供思想资源.列宁社会发展理论先后呈现出三大阶段性理论形态:早期列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中期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后期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21世纪研究列宁社会发展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列宁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列宁执政党"总的领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史为磊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共(布)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如何实现对国家政权全部政治经济工作总的领导进行了丰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关于执政党"总的领导"的重要思想."总的领导"是全局性的最高领导,是对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全面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实施"总的领导"必须通过国家政权进行间接领导,正确处理党与工会、青年团等群众组织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党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并不断提高"总的领导"能力.

    列宁党的领导"总的领导"领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