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嘉庚精神世纪荣光厦大化学启新百年

    谢素原程俊
    1113-1114页

    单分子器件的高时间分辨电学表征研究进展

    张承扬李瑞豪刘俊扬洪文晶...
    1115-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电子器件提出了更高工作频率和更快运算速度的需求.尽管单分子电子学展现了将分子构筑成电子器件的潜力,但目前单分子电子学的研究大多只能在毫秒水平上进行,这样的时间尺度难以对单分子乃至表界面尺度上电荷、能量转移等瞬态过程进行有效观测;同时如果要满足信息技术对电子器件的高频、高速要求,对分子器件乃至其外围电路的高频电学性能研究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单分子的高速过程测量与高频信号表征的探索就显得愈发重要.我们结合本课题组已有研究基础,对单分子尺度的高时间分辨电学表征方法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单分子尺度的高时间分辨电学表征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及其具体的应用场景.

    高带宽高时间分辨率单分子电子学单分子器件精密仪器

    酶催化过程的量子-经典力学研究进展

    樊芳芳付玉状曹泽星
    1131-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酶催化主要包括底物输运及其与活性位的结合、蛋白质限域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以及产物释放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其中任一化学和非化学步都有可能决定酶的活性.通过量子/分子力学组合方法(QM/MM)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合伞形采样,可以揭示酶催化过程的微观机理和底物输运的通道机制,分析底物进出口袋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探明整个酶催化过程中的决速步骤以及关键残基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近几年对几类生物体系量子-经典力学模拟研究的进展,并对QM/MM多尺度模拟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磷酸三酯酶核苷水解酶酶催化QM/MM和MMMD模拟

    CO2加氢耦合芳胺和硝基芳烃N-烷基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谢亚飞左佳昌柳晓英杨勇...
    1144-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N-烷基芳胺用途广泛,是石油化工、橡胶产业、染料制备、药物研发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传统的N-烷基芳胺合成往往存在原料价格较高、反应设备腐蚀和易于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以储量丰富的温室气体CO2作为C1资源,将CO2加氢与芳胺或硝基芳烃N-烷基化耦合制备N-烷基芳胺的催化剂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CO2加氢耦合芳胺和硝基芳胺N-烷基化催化剂研究进展,重点介绍CO2加氢与苯胺、甲基苯胺和硝基苯N--烷基化耦合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剂构效关联、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反应机理,并对该领域的催化剂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CO2加氢N-烷基化耦合反应芳胺硝基苯胺反应机理

    合成气转化中的接力催化

    周伟成康张庆红王野...
    1157-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气(CO和H2混合气)作为十分重要的C1化学平台分子,将其高选择性地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特定目标产物是C1化学核心.在经典费托合成过程中,C-C键的生长服从聚合机理,目标产物选择性低.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设计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构筑的双功能或多功能催化剂,利用接力催化策略对不同反应进行耦合,成功实现了合成气高选择性制液体燃料如汽油、航空煤油、柴油及大宗化学品如低碳烯烃、芳烃、C2+含氧化合物.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接力催化在合成气转化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如催化剂组成,分子筛的酸性质、孔结构以及双组分间的亲密度等,并对接力催化策略应用在合成气转化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合成气接力催化反应耦合液体燃料大宗化学品

    高比能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修饰与调控

    杨雪蕊徐宁波刘高攀邹跃...
    1170-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及高安全等性能是锂离子电池研究持续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是制约高比能量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实用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发展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所面临的挑战,重点总结回顾了本研究团队在过去15年里在正极/电解液界面调控、负极/电解液界面调控、高安全阻燃电解液技术开发,以及固体电解质的结构/界面稳定性调控方面的若干探索性研究工作,并提出了高电压、高安全液体电解液技术和固态电解质及其界面研究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功能型电解液固态电解质

    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王琳许大壮代奇轩楚成超...
    1187-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其临界值的流体,兼具气体和液体双重性质.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可对流体的理化性质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有效的分离和化学反应.基于其独特性质,目前超临界流体已广泛应用在天然有机成分萃取、颗粒制造以及化学反应等领域,由此衍生出的技术统称为超临界流体技术.本篇综述着重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药物纳米粒子及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纳米酶的制备以及超稳定药物复合制剂的制备.介绍了其基本原理、重点工艺流程以及操作条件.最后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药物工业化生产的前景进行展望.

    超临界流体纳米药物载体药物递送超稳定药物混合制剂绿色制备

    氧化铁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瑶王云龙任磊
    1195-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铁纳米材料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可运用于临床的无机纳米材料,在磁共振医学影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化学修饰改造为代表的优化策略在氧化铁纳米颗粒尺寸大小的调控、成分结构的改造以及表面功能化修饰中大量运用,使得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医学健康领域,特别是肿瘤治疗方面的运用得到极大的拓展.本文将探讨以氧化铁纳米颗粒为基元的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分别就当前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生物学效应功能、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肿瘤药物向临床转化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氧化铁纳米材料生物效应肿瘤治疗免疫微环境调节

    硼酸酯聚合物设计、组装和应用

    何柳魏文康罗雨许一婷...
    1208-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学科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已是枝繁叶茂,每一种新型高分子及其自组装驱动力的出现,都预示着高分子这棵大树“新枝”的绽放.通过在大分子主链、侧链或者交联点中嵌入动态硼酸酯键所形成的硼酸酯聚合物是一类“稳定性”与“动态性”高度协同的新型高分子.“稳定性”是指硼酸基团或苯硼酸基团与1,2-二醇或1,3-二醇结构的小分子及聚合物的高效缩合能力以及对多羟基尤其是酚羟基的保护作用;“动态性”是指硼酸酯键在温度、pH和客体分子等刺激下的可逆断裂和成键.硼酸酯聚合物以其分子结构灵活的可设计性和链段间独特的B-N配位,在表面工程、智能材料、生物医学和储能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分子砌块和自组装机制出发,综述了硼酸酯聚合物合成策略、性能、超分子行为以及应用领域,并展望了硼酸酯聚合物功能材料的发展方向.

    硼酸酯聚合物动态共价键驱动力设计自组装结构智能材料

    仿生多孔膜材料研究进展

    李希鹏王树立张俭侯旭...
    1220-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仿生多孔膜材料已经成为膜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多孔膜材料相比,受生物膜独特孔道结构和分离特性启发的仿生多孔膜具有优异选择分离性、智能门控性和智能响应性等优点,实现了多孔膜材料性能的突破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本文从生物膜的多尺度孔道结构出发,讨论生物膜的孔道结构与其选择分离性、门控性和响应性的关系,并系统介绍受生物膜启发的仿生纳/微尺度多孔膜材料的构建思路、结构及性能.其次,介绍仿生多孔膜在水处理、能源、生物医学及物质检测等主要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仿生多孔膜材料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多孔膜仿生生物膜纳/微米尺度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