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态单量子二能级系统的动态共振荧光

    黄泰临陈学文
    1385-1386页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诱导量子点自组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

    卢思宇
    1387-1389页

    "锰疗法"重塑血脂健康

    罗飞王雅伟王潇陈晓伟...
    1390-1392页

    海洋"造林"的碳汇效率之争

    王为磊高光戴民汉
    1393-1394页

    二氧化碳还原技术助力构筑碳中和循环社会

    刘志鹏李印实
    1395-1398页

    国产高可靠高功率纳秒绿光激光器的新进展

    樊仲维刘昊邱基斯陈艳中...
    1399-1400页

    水土流失防控是黑土地保护的重点

    张兴义胡伟李建业郭明明...
    1401-1405页

    soil and water losscontrolblack earth conservationcritical issue

    人工智能决策的道德缺失效应及其机制

    胡小勇李穆峰王笛新喻丰...
    1406-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决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道德挑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是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不道德决策往往反应(道德评估、道德愤怒和道德惩罚)较弱,表现出与对人类决策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现象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心智感知理论和相关研究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认为人工智能比人类缺乏能动性和体验性;而拟人化与提高期望则是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增强人们对人工智能决策的道德敏感度。与其他学科中"算法伦理"研究主要从设计层面探讨公平算法的原则和方法不同,心理学视角研究更关注人们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决策心理反应的差异,这对于如何有效地应对算法偏见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何构建公平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算法伦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发展性和快速迭代性,该领域的机制及干预策略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澄清。

    人工智能道德缺失效应心智感知理论拟人化

    青藏高原牦牛驯化的考古学与遗传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陈顺港高玉陈宁博邱强...
    1417-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牦牛在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牦牛的驯化过程仍存在诸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梳理了牦牛驯化的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展望了开展牦牛驯化与人类定居青藏高原过程研究的未来方向。家牦牛最早的考古学证据来自距今3750年前的青藏高原南部拉萨河谷,但现代遗传学研究显示,牦牛的驯化可追溯至全新世中期,驯化地点最有可能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昌都地区,其种群数量增长与人类大规模长年定居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历史高度相关,且黄牛的基因渗入对牦牛的驯化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现有研究进展,本文建议:(1)针对青藏高原考古遗址开展系统性的动物考古学研究;(2)应用ZooMS和古DNA技术筛选和鉴定牦牛骨骼遗存,结合古环境DNA进行遗传学研究,追溯牦牛驯化的时间和地点;(3)开展野牦牛与黄牛的杂交驯化模式研究,理解牦牛驯化及其扩散对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生存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牦牛动物驯化考古学遗传学古DNA

    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

    陈璇温宇浩周娜曹晓林...
    1429-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MI-SERS)传感器,将具有构效预定性、识别特异性和应用普遍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识别元件,结合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检测技术的指纹识别、无损、高灵敏和快速的优良特性,提高了传感器的分析性能,为复杂基质痕量分析提供了新方法。MI-SERS传感器凭借高效、精确、无损等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MI-SERS传感器构建与应用的新进展。首先,介绍了基本的传感机理,以及根据使用场景、操作过程和检测模式进行的结构分类。然后,从MIPs制备策略和SERS基底改良入手,阐述了提高传感器性能的印迹策略和条件优化方法,并探讨了传感器的即时检验应用。最后,提出了MI-SERS传感器在稳定性、增强机理、普适性、绿色可持续性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其构建和应用前景。

    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