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学精神的星光——纪念邹承鲁院士诞辰100周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593-1597页

    科技向善,中国何为?

    周程
    1598-1599页

    共享、共责与共治——精准医学伦理的新挑战与应对

    王国豫
    1600-1603页

    医学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问题:伦理挑战与化解进路

    杨军洁周程
    1604-1610页

    科技伦理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作用

    刘萱李响
    1611-1616页

    新兴科技伦理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

    陈海丹
    1617-1620页

    涉及科技伦理问题的撤稿论文研究

    宋利璞杨卫平
    162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论文的伦理治理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所涉及的科研活动应遵守科技伦理规范.本文利用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信息,收集国际科技期刊中因伦理问题而撤稿的论文案例.从发表时间、撤稿时间、学科领域、所属国家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挖掘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时间角度,2000年以来因伦理问题而撤稿的论文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表明科学共同体伦理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论文所涉及科研活动的伦理合规性.所有国家中,我国因伦理问题撤稿论文数量共92篇,居世界第三位.从学科领域角度看,超过90%的论文涉及生命健康研究.我们进一步将撤稿原因细化为违反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伦理共识规范等三大类17个方面,其中研究活动未获得伦理委员会前置性批准是最主要的原因.基于此,建议当前科技伦理治理的工作切入点是强化规范的科技活动伦理审查.此外,建议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伦理治理,加强伦理研究、提升伦理意识、普及伦理教育、加强对悖于科技伦理规范行为的调查处理等.

    科技伦理撤稿论文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伦理共识

    微生物细胞工厂

    朱欣娜戴住波樊飞宇赵东东...
    1626-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细胞工厂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产业应用为需求牵引,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系统阐述了细胞工厂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为高效细胞工厂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团队在物质代谢方面,建立了新酶元件挖掘技术平台,完成了一系列三萜化合物的合成途径解析;开发了染色体多基因文库调控、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等途径精准调控使能技术,完成一系列化学品合成途径限速步骤的鉴定,解决了元件与合成途径的适配问题.在能量代谢方面,设计创建了4种葡萄糖新型能量代谢模式,解决了合成途径还原力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创建出一系列微生物细胞工厂,14个化学品完成技术转让,其中4个化学品实现万吨级产业化,支撑一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推动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的产业应用.最后,对未来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合成生物学细胞工厂代谢工程代谢调控基因编辑

    固态胺吸附剂的CO2诱导性失活难题研究进展

    沈雪华颜枫王鹏举孙鑫...
    1637-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捕集与封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贡献全行业15%的CO2减排量.固态胺吸附剂具有CO2选择性强、CO2吸附量高、再生能耗低、对CO2浓度要求低等优点,近十几年来被广泛研究,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CO2捕集材料.通过对制备方式的改进、有机胺种类的拓宽以及基体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固态胺吸附剂的CO2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固态胺吸附剂在CO2气氛下再生时,会因大量形成尿素基团而产生CO2诱导性失活,导致吸附剂无法循环多次使用,限制了其在CO2捕集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本文对固态胺吸附剂的技术原理、CO2诱导性失活过程、失活关键因素和失活形成机制进行总结;同时,归纳、梳理了固态胺吸附剂在抗尿素循环稳定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且探讨了固态胺吸附剂在提高抗尿素循环稳定性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方案.

    CO2捕集与封存固态胺吸附剂尿素基团CO2诱导性失活抗尿素循环稳定性

    导电微纤维的微流控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

    郭佳慧汪雨许冬雨赵远锦...
    1653-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电子是一种新兴的电子技术.近年来,随着电子材料研究的深入,柔性电子已成功地与多个学科领域结合,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与传统的刚性电子产品相比,柔性电子在轻便性、生物相容性、可穿戴性、机械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而纤维材料作为柔性电子系统的基础结构之一,其具有质量轻、机械柔韧性好、功能性多样的优点,在柔性电子膜、纺织品、可穿戴设备等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多种纤维制备方式中,微流控可以实现对微通道流体的精准操控,被证实可以实现多样化结构微纤维的制备.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技术工艺的革新,微流控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经济而有力的用于制造柔性导电微纤维的工具,并推动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如传感器、储能器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本文首先总结微流控纺丝技术在导电微纤维制备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实心结构、核壳结构及多组分结构微纤维的制备;然后,重点介绍导电微纤维在传感、能量存储、组织工程等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针对导电纤维用于柔性电子领域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微流控纺丝微纤维柔性电子微纳结构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