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动星系核准周期振荡时延与频率呈关联演化

    夏瑞崧刘昊薛永泉
    1803-1805页

    线粒体RNA m3C修饰酶METTL8的修饰机制和底物特异性

    黄梦涵周小龙
    1806-1809页

    21世纪全球冰川将加速消融

    邓春燕李向应苏昊海杨瑞...
    1810-1812页

    转角双层MoS2莫尔超晶格中接近室温的关联电子态

    贾童童李听昕
    1813-1814页

    全X射线阿秒泵浦-阿秒探测实现液态水中电子动力学测量

    赵晶赵增秀
    1815-1817页

    在质子交换膜体系中实现长效高选择性电催化CO2甲酸转化

    姚颖方
    1818-1820页

    界面微环境调控策略用于电催化转化的研究进展

    孔克俭段昊泓
    1821-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可再生电力作为驱动力的电催化反应体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除了传统的电催化剂设计策略,催化剂(纳米级别)界面微环境的调节也同样被证明对反应性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界面微环境调控策略在电催化转化(如二氧化碳和生物质分子转化)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在介绍电极-电解液界面双电层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界面电场调控、pH调控、底物浓度调控和物种相互作用调控4种界面调控策略。此外,我们在双电层结构水平上讨论了以上界面调控策略在离子聚合物反应体系中的综合应用。最后,对4种调控策略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并且总结并讨论了当前微环境调控研究的局限性,展望了类酶体系设计以及对产物立体选择性调控的广阔前景。

    电催化电极-电解液界面界面微环境调控策略双电层

    钽酸钾界面超导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杨正帅谢燕武
    1834-1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绝缘氧化物的界面可以导电,甚至超导,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最经典的体系是以LaAlO3/SrTiO3为代表的SrTiO3界面电子气及超导(2004年发现界面电子气,2007年发现界面超导)。最近,钽酸钾(KTaO3)界面超导的发现为相关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新的氧化物界面超导体系比经典的SrTiO3体系具有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以及相媲美的可调控性。本文对钽酸钾界面超导的发现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概述了钽酸钾的基本性质、钽酸钾界面超导的发现历程、主要物性特征以及调控方法,探讨了钽酸钾界面电子气的形成机制与超导机理,对钽酸钾界面超导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氧化物界面超导领域尤其是钽酸钾界面体系的发展近况。

    界面超导氧化物界面钽酸钾超导调控

    科学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现状、思考与展望

    王珺周小林沈云怡李子愚...
    1846-1856页

    scientific datacross-border flowopen and sharingglobal governancedata cross-border

    核力的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及其效应研究进展

    董建敏
    1857-1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力的电荷对称性和电荷无关性被视为核物理的基本准则。然而,核子-核子散射实验已经揭示了核力存在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成分,在核结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些年国内外在核力的同位旋对称性破缺及其效应方面的研究历程、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重点阐述了我们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基于微观核多体理论结合裸相互作用提取了核力的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成分对核物质平均单核子能量的影响,并以此构建了电荷对称性破缺和电荷无关性破缺有效两体相互作用;建立了推广的同位旋多重态质量公式,用于解释Nolen-Schiffer 反常以及Wigner同位旋多重态质量公式失效的现象;结合电荷对称性破缺有效相互作用和镜像核结合能之差的实验值,对质子间库仑力做了进一步的考虑和修正,并且建立了新的Skyrme相互作用IMP1和IMP2用以探索同位旋对称性破缺相关的问题。同时,同位旋对称性破缺相关的核结构问题也是我国兰州和惠州大科学装置上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之一。

    同位旋对称性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核力同位旋多重态质量公式Nolen-Schiffer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