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催化不对称合成手性四芳基甲烷

    徐明华
    2085-2087页

    温度变化驱动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

    张跃
    2088-2089页

    同步后分析的端粒酶分周期检测新技术

    吴霞郭玥戴俊夏帆...
    2090-2092页

    新型光电功能器件的科学前沿和应用

    陈志坚
    2093-2094页

    可溶液加工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

    刘洋朱阳斌马福民郑悦婷...
    2095-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电器件的柔性化、结构微型化是光电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溶液法加工特别是印刷技术和纳米光电材料的结合,有利于克服传统光电器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局限性,在未来柔性化、图案化以及大面积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聚焦于可溶液加工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介绍了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科研进展,包括喷墨打印量子点技术与应用,溶液加工量子点界面发光机制,以及发光、探测、突触器件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希望为该领域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光电器件溶液加工技术纳米光电材料钙钛矿

    倒置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电子注入的研究及发展

    姜慧慧肖静殷照洋张连...
    2105-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显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众多新型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凭借高对比、广视角、高显色等优势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多样的有机材料、简单的器件结构和制备技术给予它更多的发展可能.其中,倒置结构的OLEDs(invert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iOLEDs)因与基于n型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s,TFTs)的驱动电路具有更好的兼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iOLEDs器件中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阴极与有机发光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之间存在较大能级差,较低的电子注入效率严重限制了器件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提升iOLEDs电子注入效率的研究进展,主要围绕Richardson-Schottky(RS)热注入和Fowler-Nord-heim(FN)量子隧穿两种电子注入模型展开讨论.

    倒置有机发光二极管低功函数界面偶极层电子注入掺杂界面修饰

    喷墨打印在大尺寸OLED显示中的应用

    唐兆兵丁硕康凯章婷...
    2117-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显示作为信息交互的窗口,在当前信息科技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随着信息化尤其是大数据等的发展,人们对大尺寸显示的需求大增.主动发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技术是下一代终端显示的有力竞争者,但在大尺寸显示领域并未展现明显的优势,已商业化的仅有白光OLED技术,但是白光OLED屏的价格居高不下.QD-OLED是即将推出的另一种大尺寸OLED显示技术,但量产时间一再推迟.这些都限制了OLED在大尺寸显示领域的商业应用.喷墨打印技术具有诸多优点,是目前最适合大尺寸OLED的制备技术,也是显示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但喷墨打印OLED在器件性能上的不足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因此,实现高效稳定的印刷OLE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大尺寸OLED显示技术现状开始,简介喷墨打印OLED相关材料与器件的进展,及其在大尺寸显示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OLED印刷显示喷墨打印大尺寸显示有机墨水新型显示

    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王程博顾飞丹卞祖强刘志伟...
    2129-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优点,相应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经历短短11年的发展后,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单晶硅电池.同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极大的商业潜力.然而,存在于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铅的毒性仍是限制其大规模生产最重要的阻碍之一.低毒性的锡基钙钛矿继承了铅基钙钛矿绝大部分优异的光电性能,目前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13%,但与铅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本文首先介绍锡基钙钛矿的结构和性质,然后分别从添加剂和组分调控两个角度综述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最后总结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太阳能电池锡基钙钛矿添加剂组分调控

    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电致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

    赵晨静于跃代锦飞祖延清...
    2139-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钛矿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在新型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成为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器件效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效率提升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外量子效率提升策略

    俞文锦张雨晴曲波陈志坚...
    2151-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etal halide perovskite,MHP)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可溶液加工,有潜力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设备的核心发光材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人员试图将层状MHP作为发光材料,制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PeLED).但受制于不成熟的成膜方法和器件结构,器件最终只在110K的低温下实现了正常点亮.2014年,Snaith等人首次实现了室温下正常点亮的PeLED器件.自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投入到PeLED器件的研究中.经过近5年的发展,器件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已得到显著提升,近红外光器件从最初的0.8%提升到20.7%,绿光器件从最初的0.1%提升到20.3%,而天蓝光器件和蓝光器件目前最高的EQE分别是12.1%和9.5%.本文从原理出发分析了限制器件外量子效率的因素.钙钛矿发光层的发光量子产率是决定器件EQE的关键因素,而电荷平衡因子和光耦合因子是进一步提升器件EQE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从提升钙钛矿发光层发光量子产率与调整器件结构提升电荷平衡因子和光耦合因子两方面,总结了目前文献中提升器件外量子效率的策略,指出了PeLED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外量子效率维度调控缺陷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