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荧烯发光器件中激子和激基复合物共同调控的系间窜越反常电流依赖性

    汤仙童潘睿亨熊祖洪
    2401-2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高效率红荧烯发光器件中的微观机制,本研究选用4,4',4'-tr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m-MTDATA)作为空穴传输层兼发光层主体、bathocuproine(BCP)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红荧烯发光二极管,并在20~300K温度范围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及其磁效应.作为对比,还制备了不掺杂的激基复合物型器件和激子型器件.实验发现,在所有温度下,器件1(掺杂浓度为1%)中,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ISC)过程会随偏置电流的增大而增强,该性质与激基复合物和激子型器件中ISC过程的电流依赖性相反,被称为反常电流依赖性;器件2(掺杂浓度为3%)中,这种反常特性只存在于室温,在更低温度(<200 K)下消失;器件3(掺杂浓度为6%)中,任何温度下都不存在该反常现象.分析器件的能级结构和EL谱可知,ISC过程反常电流依赖性与多种激发态(包括激子和激基复合物)的共同调控作用紧密相关.深入分析器件中激发态间的能量转移和自旋翻转过程可知,大电流下,电场对三重激发态的解离作用抑制了激基复合物中反向系间窜越过程(reverse ISC,RISC)和红荧烯激子中的高能态RISC过程,从而增强了ISC过程.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多种激发态共存体系中的微观演化过程.

    红荧烯电致发光磁响应系间窜越过程激子激基复合物

    极化-时间片段超编码相干态的无噪线性放大方案

    竺俞材朱文逸钟伟杜明明...
    2411-2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干态是一种重要的连续变量资源.在相干态光子的多自由度同时编码能有效提高其信息容量,在未来高容量量子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然而,在实际光子传输过程中,信道噪声可能引发光子传输损耗,极大限制了多自由度编码相干态的应用.无噪线性放大是对抗光子传输损耗的重要方法.本文提出了 一种任意极化-时间片段两自由度超编码相干态的单光子辅助无噪线性放大方案.该方案使用并行放大思想,先将相干态分束到多条路径,使得每条路径上的相干态衰减为弱相干态,再在每条路径上运行量子剪刀放大方案.当所有路径的量子剪刀方案均运行成功时,再将所有路径的输出态汇聚到同一路径输出,最终实现对任意极化-时间片段超编码相干态的无噪线性放大,并有效保护光子在极化和时间片段自由度的编码特性.该协议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在未来量子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无噪线性放大量子剪刀极化-时间片段超编码相干态

    《科学通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