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磁僵截断爆发形成双层磁通量绳

    申远灯
    2695-2697页

    LHAASO解密宇宙线起源

    李骢杨睿智曹臻
    2698-2700页

    应用mRNA展示技术探索地黄苷促进造血的关键靶点及分子机制

    洪蒙莹杜雨棽孙仁
    2701-2703页

    "无减数融合"生殖方式的发现及其育种实践意义

    鲁蒙周莉桂建芳
    2704-2706页

    静电纺丝探新径:短纤维滴鼻液在脑部药物递送中的突破

    王娟崔文国
    2707-2709页

    中国碳收支估算的不确定性

    陈镜明缪国芳居为民江飞...
    2710-2714页

    蓝光TADF材料的氘代化显著提升器件寿命

    肖立新
    2715-2717页

    等级孔FAU型分子筛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董鹏朱琳骆龙华李铁森...
    2718-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FAU型分子筛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已成为化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及吸附剂之一。然而,FAU型分子筛单一的微孔孔道限制了客体分子的扩散,导致其性能严重下降。相比之下,等级孔FAU型分子筛具有微-介/大孔复合的多级孔道结构,能够促进大分子的扩散、提高活性位点的可接近性,进而改善其吸附和催化性能。目前,等级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直接合成法和"自上而下"的后处理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等级孔X型和Y型分子筛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等级孔X型和Y型分子筛在吸附、催化等过程中的应用性能,并对等级孔FAU型分子筛的绿色化制备进行展望。

    等级孔FAU型分子筛直接合成后处理吸附催化

    强激光场下固体表面超快电子动力学及辐射机制研究进展

    白亚锋田野
    2729-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激光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可以驱动电子加速,电子的动力学过程具有亚光周期特性,可以激发阿秒电子脉冲。通过对电子空间图像的分析,可以反演激光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超快时间动力学。电子的发射伴随着电磁辐射的产生,如高次谐波X射线、太赫兹辐射等,辐射波段和固体靶的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强激光能量向辐射能量的转化和电子与表面场的作用时间成正比,因此有效控制自由电子和表面场的相互作用可大大提高激光能量向辐射场的转化效率。基于Biermann电池效应、Weibel不稳定性等机制,通过激光驱动的强流电子可以在固体表面激发千特斯拉量级的强磁场,磁场演化的时间尺度在皮秒量级。本文从强激光和固体等离子体作用的超快(阿秒级)动力学开始,分析了电子流在飞秒以及皮秒时间尺度上的辐射特性,介绍了强磁场的产生及其演化的超快动力学。强激光和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阿秒物理、辐射机制、实验室天体物理等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阿秒动力学超快电子脉冲强太赫兹辐射强磁场

    晶体管生物传感:界面调控策略及生物医学应用

    张昀陈铎袁荃杨雁冰...
    2748-2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晶体管基生物传感是一种结合生物受体识别功能,利用场效应晶体管器件(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作为信号放大和转导单元,实现生物分子或小分子特异性检测的分析方法。FET生物传感器具备响应快、无标签、高灵敏、易操作和易集成等多重优势,在疾病筛查和健康监测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十年在高性能FET生物传感器开发方面已取得的显著成果,重点关注于FET电学分析平台的界面调控策略和生物医学应用。首先,我们讨论了传感元件、传感界面的调制以及识别元件的设计等界面工程改造策略。进一步,对FET电学分析平台在体外检测和生理环境实时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最后,深入探讨了FET电学分析平台在实际应用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机遇和挑战,旨在为高性能FET生物传感平台和生物电子器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晶体管界面调控识别元件体外检测疾病筛查可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