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高年级儿童认知共情对第三方惩罚群体偏好的影响

    陈荣荣张银玲胡馨木鞠泽朋...
    3314-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作为第三方在公平规范执行过程中存在群体偏好现象,即对内外群体的惩罚不同.儿童后期公平规范意识提升,儿童面临的人际情境更加复杂.然而,儿童后期第三方惩罚群体偏好的发展趋势尚不明确.认知共情可能是影响儿童后期第三方惩罚群体偏好的潜在因素.为探究小学高年级儿童认知共情能力对第三方惩罚行为群体偏好的影响,共招募320名小学四~六年级儿童,采用改编自独裁者博弈的第三方惩罚任务,被试观看不公平分配方案(90/10)后对分配者实施有代价的惩罚.分别对分配者和接受者的群体身份进行操纵(任务一和任务二),均为2(群体身份:内群体,外群体)×3(年级:四、五、六年级)的混合实验设计,并测量儿童的认知共情能力.研究发现:(1)小学高年级儿童第三方惩罚行为存在群体偏好,3个年级的儿童均对内群体违规者更包容,对内群体受害者更偏袒,并且六年级儿童对内群体分配者的惩罚高于四年级和五年级,表明群体偏好随年级升高减弱.(2)儿童的认知共情能力影响第三方惩罚的群体偏好,并受到年级调节,具体表现为四年级和五年级儿童的认知共情能力能够预测对分配者的群体偏好和对内群体的惩罚,而当接受者是外群体成员时,四年级儿童的认知共情能力能够预测对分配者的惩罚.本研究揭示了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群体偏好随年级升高而减弱的现象以及共情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从发展的角度为共情对第三方惩罚群体偏好的影响提供了证据,为深入理解儿童在社会交互过程中道德认知与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三方惩罚认知共情群体偏好儿童

    微生物驱动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形成

    苏兴雷渠晨晨康杰高大鑫...
    3327-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MAOC)是土壤中重要的稳定态有机碳,其含量和动态决定着土壤碳库组成和容量,显著影响全球气候格局.植物和微生物是MAOC形成的两个主要途径,其来源和贡献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在不同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微生物对MAOC形成的相对贡献和控制因素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这些问题认知的不足阻碍了土壤可持续管理战略的实施.本研究选取中国区域尺度的旱地(n=24)、水田(n=19)和林地(n=21)表层土壤(0~20cm),基于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MAOM)中的氨基糖和木质素酚的分析,揭示了MAOC中微生物和植物源的贡献及其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在旱地、水田和林地土壤MAOC中,植物来源碳分别贡献了44.5%、50.1%和49.3%,微生物残体碳分别贡献了44.2%、40.4%和41.0%,其中真菌氨基葡萄糖/细菌胞壁酸比相似(10.6、10.0和11.5,P>0.05).这些结果表明,微生物残体碳在MAOC中具有相似的稳定性,矿物结合改变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组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抗土地利用变化对SOC分解的影响.在所有生态系统中,MAOC的形成主要由微生物活动调控.与旱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田的环境胁迫导致微生物分解能力受到限制,林地中较高的植物输入量因微生物分解能力有限使植物残留相对富集,土壤稳定碳库以植物源碳为主.高黏粉粒含量和高年平均温度(mean annual temperature,MAT)有利于MAOC中植物源碳的相对富集,而低土壤pH和低MAT使微生物源碳的贡献增加.研究结果对于调整和完善农业土壤管理策略,增加土壤碳储量及减少碳排放,实现土壤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微生物残体碳植物源碳氨基糖木质素酚

    《科学通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