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过声学系统实现三维平坦朗道能级:从理论到实践

    程哲宇张柏乐
    3339-3341页

    "土著"还是"移民"?利用新的巨行星分类方法与相对出现率探索温木星和热木星的起源

    苏湘宁张辉
    3342-3345页

    长期PM1暴露与高血压住院风险增加之间的潜在因果关联

    陈世瑞张昱勤杜志成张王剑...
    3346-3348页

    泛喜马拉雅冰前湖对冰川质量损失与下游灾害的影响

    唐倩彭梦儿张国庆
    3349-3351页

    璀璨元素:中国元素化学快讯

    姜雪峰
    3352-3353页

    锂离子电池无钴高镍正极的研究进展

    彭展鹏刘兆国郭少华
    3354-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动汽车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钴作为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其需求也大幅提升。但是,钴资源有限、供应渠道单一的现况使得其价格飞速增长,电池的成本显著提高。此外,目前商用电池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交通运输、便携移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单位能量密度成本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高容量、低成本的无钴高镍正极材料体系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镍酸锂(LiNiO2)正极材料的性质出发,阐明钴元素在高镍正极材料中的作用,系统总结近期无钴高镍正极材料相关研究的主要策略与进展,最后整理归纳无钴高镍正极当前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无钴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

    金属镁催化高张力三元环系的不对称开环反应

    吕佳明王林清王锐杨东旭...
    3367-3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储量丰富、廉价易得、低污染元素作为催化资源构筑重要立体化学结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含杂原子的手性化合物,例如手性氨基醇类、手性酰胺类、取代四唑类,吲哚衍生物、吡咯烷衍生物等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并且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效构建以上结构单元一直以来都是化学、生命科学、药学科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三元环系结构具有较大的环张力,导致其稳定性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重要三元环系化合物主要包括:环氧乙烷(oxirane)、氮杂环丙烷(aziridine)以及供体-受体环丙烷(donor-acceptor,D-A cyclopropane),这些结构的不对称开环反应成为构建上述重要结构骨架的合成砌块。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在金属催化剂催化策略下,经三元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开环反应高效构建高对映选择性的含杂原子结构片段及杂环骨架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同时,伴随了多种催化策略的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基于金属镁催化策略的三元环类化合物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不同类型亲核试剂及催化条件下的开环反应途径和方法,阐述了反应的相关应用,探讨了部分机理过程。最后,对三元环类化合物不对称开环反应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展望。

    镁催化氮杂环丙烷氧杂环丙烷D-A环丙烷不对称开环反应

    医用同位素177Lu的辐照生产、分离纯化、螯合标记及临床应用

    苗煜杰刘川楹齐久全肖成梁...
    3383-3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镥是镧系中最后一个元素。在其众多同位素中,177Lu具备诊疗一体化的能力和独特的放射化学性质,在核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77Lu虽进入核医学治疗领域较晚,但有望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放射性核素之一。本文综述了 177Lu从发现到规模生产的过程,对"直接法""间接法"两种主要反应堆生产途径进行了细致的比较,阐明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从Yb/Lu元素化学性质出发,详细分析阐释了不同分离工艺的设计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本综述还探讨了 177Lu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从以DOTA为标准的重要的螯合剂到核医学螯合剂的探索演变,包括螯合剂设计和对双功能螯合剂深入探讨。另外,本文总结了177Lu放射性药物的应用案例,介绍了以Pluvicto为代表的核药物及其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最后探讨了 177Lu的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轨迹,并从生产制备、分离纯化、螯合与医学应用的角度对177Lu进行了展望,对我国正在开发的177Lu生产分离工艺和相应核药物的临床研究及其未来应用方向也进行了分析和简要概述。

    177Lu生产分离纯化络合螯合剂核药物DOTA

    三价超铀元素镅冠醚包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李凯王俊人代星程丽葳...
    3404-3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95号元素镅(Am)的冠醚包合物[Am(NO3)2(18-crown-6)]3·[Am(NO3)6](简写为Am-18C6)合成、单晶结构和固体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Am-18C6晶体属于单斜晶系中的C2/w空间群,非对称单元由[Am(NO3)6]3-、[Am(NO3)2(18C6)]+和二重无序的[Am(NO3)2(18C6)]+孤立离子对组装而成。我们系统比较了Am-O键长与镧系同构晶体中Nd-O键长的差异,并将其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计算的理论键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m3+和Nd3+的电子密度变化截然不同,Am3+表现出明显地失去5f电子密度,这意味着Am3+的5f电子在向着O-Am配位键中心延展和极化,而Nd3+并未表现出此特性。本工作对加深三价超铀元素和大环配体之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解提供了帮助,为设计新型镧锕分离萃取剂提供了结构模型与理论基础。

    超铀元素配合物密度泛函理论

    力化学调控自由基聚合

    冯浩洋邵晓阳王振华潘翔城...
    3412-3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化学探究物质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通过机械力反应,可以制备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材料,并且有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近年来,力化学与可控自由基聚合领域的交叉研究迅速发展,为高分子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开创了基于超声化学、压电催化和接触电催化的力化学调控自由基聚合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制备,还能实现外力对聚合物链长和结构的精确控制。然而,当前力化学调控的自由基聚合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如副反应、氧气不兼容性和引入大量无机颗粒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回顾了力化学的历史和高分子力化学的发展,综述了力化学调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力化学高分子化学外场调控可控自由基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