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光效等位基因HPY1:人工诱导新突变,水稻高产新资源

    邢永忠
    3831-3833页

    编织晶界:高强度晶体薄膜合成的通用策略

    马翰泽何光伟姜忠义
    3834-3836页

    揭示大质量恒星团中高阶多星系统的起源

    李尚活
    3837-3839页

    基于液态金属纳米纤维膜的透气可拉伸电路板

    郑思洁严锋
    3840-3842页

    关注口腔-肠道菌群互作:糖尿病冠心病机制研究的新视角

    李逸雯刘艳飞刘玥
    3843-3845页

    深度学习揭示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生物形态演变过程

    刘小康宋海军楚道亮代旭...
    3846-3848页

    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伟光张鑫贺飞李欢欢...
    3849-3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纯有机长余辉材料具有分子结构/功能可调、易加工、不含重金属元素、生物相容性好、可大面积应用以及柔性等优点,在数据加密、生物成像、安全打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有机光电子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给体-受体构建的激基复合物长余辉材料具有发光持续时间长、制备简便以及性能可调等优点,成为设计、开发有机长余辉材料的新选择,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给-受体激基复合物长余辉材料的基本设计理念,并依据受体材料的不同,详细总结了各类高效、稳定的激基复合物长余辉材料体系,探讨了给体和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其发光持续时间的影响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总结了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有机长余辉激基复合物给-受体分子体系持续时间

    中高熵合金的异构设计及其强韧化机理

    邢汉峥李晓雁
    3864-3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传统合金,中高熵合金的多主元元素设计使其展示出了独特的结构特征,并表现出中高熵效应、晶格畸变效应、迟滞扩散效应和"鸡尾酒"效应。因此,中高熵合金展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如超高的强度、良好的延展性、突出的耐磨性、抗腐蚀性。然而,中高熵合金依然面临着与传统金属和合金材料同样的强度-延展性相互制约的挑战。通过对中高熵合金的元素成分比例和加工工艺进行设计与调控,其内部能够形成稳定的跨尺度的异质结构,包括原子尺度的局域化学有序、纳米尺度的析出相、亚微米尺度的第二相或晶内缺陷(如纳米孪晶、位错等)以及微米尺度的多模晶粒尺寸。这些通过精心设计的加工工艺引入的、或是在塑性变形过程形成的跨尺度的异质结构能够显著影响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跨尺度的异质结构能够在阻碍位错运动的同时提高加工硬化能力,从而提高材料强度,并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因此,异构设计有助于实现中高熵合金强度与延展性的协同提升。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中高熵合金的不同尺度的异构设计工作进行了总结评述,同时揭示了不同异构中高熵合金所对应的强韧化机理,最后总结了中高熵合金中异质结构与变形机制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中高熵合金异质结构塑性变形力学性能强韧化机理

    绝缘衬底上二维单晶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曾凡凯白金霞张晓闻徐小志...
    3887-3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维材料因其原子级的厚度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和热学性质,在电子、光电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传统硅基器件逼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的延续面临着巨大挑战,二维材料被寄望于超越硅基材料以实现新一代电子器件的构建。可控制备大尺寸单晶二维薄膜是实现其高性能和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过去十几年来,研究人员在二维单晶的材料生长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典型的二维导体石墨烯、半导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绝缘体六方氮化硼的生长尺寸已经由微米级扩展到晶圆级。然而,二维材料薄膜通常需要覆盖在绝缘衬底上才能充分发挥性能,因此在绝缘衬底直接生长二维单晶材料是实现高性能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终极目标。本文从绝缘衬底上不同种类二维单晶材料的生长行为展开探讨,回顾了近十年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石墨烯和氮化硼在绝缘衬底上的生长策略以及机理,对绝缘衬底上制备高质量二维单晶材料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二维材料单晶绝缘衬底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

    基于核酸探针的荧光各向异性检测方法

    谢佳丽秦雨吴竹莲甄淑君...
    3900-3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各向异性法是一种均相检测法,具有准确度高、可实现高通量检测的优点。近年来,基于核酸探针的荧光各向异性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当检测溶液温度和黏度一定时,荧光各向异性值(r)与荧光分子旋转速度成反比。然而传统的荧光各向异性法由于大多数靶标分子的质量(或体积)小,旋转速度快,不易产生明显的荧光各向异性差异,导致灵敏度较低。本文详细阐述了不同信号放大方式来提高基于核酸探针的荧光各向异性法灵敏度的策略。我们相信,在高灵敏度的方法建立之后,荧光各向异性法会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核酸探针荧光各向异性法信背比信号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