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湿度环境下光活性钙钛矿薄膜的可重复制备

    邹瑜俞文锦郭浩清曲波...
    4939-4942页

    金属纳米线森林的高密度生长

    李乐彤巨阳
    4943-4945页

    杆菌酸介导的"嗜食同类"行为促进根际芽孢杆菌生物被膜形成

    黄蓉徐志辉张楠张瑞福...
    4946-4948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最佳水平:重新思考"越低越好"

    陈子墨谷鸿秋李子孝王拥军...
    4949-4951页

    从历史到现代:急流模态影响欧洲气候和农业极端事件

    徐国保赵婷婷刘晓宏陈拓...
    4952-4954页

    酷暑如何改变湖泊表层水温?探秘长期影响

    王溪雯施坤
    4955-4957页

    压电效应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应用与展望

    唐玲芳李志朱明山
    4958-4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过硫酸盐氧化的高级氧化技术(persulfate-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PS-AOPs),作为一类新型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然而,过硫酸盐氧化技术需要一个活化过程,而目前的主流活化方法(如紫外活化、微波活化、热活化和过渡金属离子活化)需要大量的能耗或物耗。近年来,基于压电效应,研究人员利用介电材料其固有的压电特性,可以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并成功应用于过硫酸盐活化过程中。该活化方法具备利用自然界中绿色可再生机械力,包括风、潮汐、水流等潜力,是一类新型绿色、清洁的过硫酸盐活化技术。本文围绕这一技术,深入总结了压电/PS-AOPs这一新兴技术的基本原理、催化剂调控、机械力来源与潜在应用场景,为推动这类新技术在水处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过硫酸盐氧化压电效应压电活化水处理有机污染物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非均质材料力学研究进展

    林从建楼俊斌李奕璇徐荣桥...
    4967-4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均质材料是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的井喷式发展为非均质材料系统中许多复杂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然而,深度学习因为其高度的并行性、非线性和大量的参数复杂运算,使得其难以被直观解释,在非均质材料领域的应用中容易遇到产生物理上无意义解、泛化性较低和依赖于高质量和数量的数据集等问题。而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PINNs)可以通过将物理知识与深度学习方法结合,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逐渐成为固体力学与结构工程领域的热点方法,并为预测或设计非均质材料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对非均质材料领域中PINNs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总结了PINNs适应非均质材料问题特点的改进,包括域分解方法等多种方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PINNs在纤维/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合金微结构、非均质材料弹性成像等非均质问题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揭示了PINNs在非均质材料上更深入、广泛的应用前景。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非均质材料复合材料深度学习

    分子电催化:金属卟啉催化析氢、析氧和氧还原反应研究

    王思凯王致萌雷海涛张学鹏...
    4983-4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涉及生命体系和人工催化体系中的能量转换。H-H和O-O成键与断键是这些反应的关键步骤。参与H-H和O-O成键与断键的中间体具有活性高和寿命短的特征,导致这些中间体的捕获和性质研究开展起来非常困难。金属卟啉配合物能够催化HER、OER和ORR等能源相关的小分子转化反应。更重要的是,带负电荷的金属卟啉配体可以有效地稳定高价态金属离子,配体骨架可以系统性功能化修饰。这些特点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金属卟啉催化HER、OER和ORR的催化反应机理,以及分子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以金属卟啉及其衍生物为平台分子,针对HER、OER和ORR反应的研究工作。对于HER,建立了三种H-H成键机制与金属氢物种电子结构之间的关联,明确了双分子偶联H-H成键机制。对于OER,阐明了水亲核进攻(WNA)高价态金属氧物种的O-O成键过程,提出并证明了两分子高价态Cu-OH偶联的O-O成键新机制。此外,我们明确了引入保护性轴向配体和调控金属离子配位结构可以提高WNA效率。对于ORR,加快电子传递速率,引入给电子效应的轴向配体,引入氢键相互作用,构建双核协同作用,以及基于卟啉的接力催化等策略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最后,我们提出了几种将分子催化剂进行多相化的策略,通过在不同电极材料上共价连接金属卟啉,可以显著提升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突出了分子电催化潜在的应用前景。

    分子电催化析氢反应析氧反应氧还原反应反应机理

    超爱丁顿吸积活动星系核J1034+3938的VLBI观测

    卢范深杨小龙路如森姚苏...
    4999-5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AGN)的反馈作用(包括喷流、外流以及风等形式)是理解星系与其中心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SMBH)共同演化的关键。然而,对于快速吸积的SMBH(例如超爱丁顿吸积的SMBH),其产生喷流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大量观测样本研究表明AGN射电噪度随爱丁顿比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喷流过程与吸积过程的耦合结果。最近陆续有研究发现超爱丁顿吸积的AGN也可能存在喷流。对超爱丁顿AGN的喷流开展高分辨率成像研究,有助于理解快速吸积情形下喷流与吸积之间的联系。J1034+3938是一个射电宁静的窄线I型塞弗特星系(narrow-line Seyfert 1,NLS1),其中心很可能存在一个超爱丁顿吸积的SMBH。我们利用甚长基线干涉阵(Very Long Baseline Array,VLBA)对J1034+3938在2022年10月21日进行L波段的观测,发现其射电辐射形态展示出一个向西约20 mas(17pc)的细长准直喷流结构,其峰值流量密度为3。16±0。48 mJy/beam,射电亮温度高达5。7×107 K。我们的观测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射电宁静且超爱丁顿吸积的AGN具备产生秒差距尺度的喷流的可能性。

    超大质量黑洞活动星系核喷流窄线塞弗特星系甚长基线干涉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