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变玻璃中的类玻色峰与玻璃的物理统一性

    马恩
    4599-4600页

    中西医融合创新:系统辨靶论治

    柏兆方覃双林赵旭王睿林...
    4601-4607页

    针对肿瘤微环境精确设计的智能抗肿瘤纳米药物

    王婧聂广军赵宇亮陈学思...
    4608-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微环境调控概念的兴起极大推进了智能纳米药物的发展.作为治疗或递药靶点,基质和血管等微环境成分在基因层面上较肿瘤细胞更稳定,并且提供了在递药过程中绕过部分生物屏障的可能.我们的研究表明,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固有优势和功能化潜力,针对肿瘤微环境精确设计纳米药物,对于开发和实现新的纳米抗肿瘤策略至关重要.例如,利用高精度自组装的核酸纳米机器,能够实现强效凝血分子在血液循环中的安全递送;利用多重释药的纳米结构局域性清除肿瘤相关血小板,可提高纳米药物穿透肿瘤血管内皮屏障的效率等.基于以上学术思想,近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针对不同微环境成分或病理状态的靶向调控策略,利用智能纳米药物实现了包括肿瘤血管特异性栓塞、肿瘤基质微环境重塑、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强等创新性微环境调控方案.本文综述了其中的代表性进展,讨论了相关智能纳米体系在肿瘤微环境调控中的潜力和局限,并分析了智能抗肿瘤纳米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肿瘤微环境纳米医学靶向递送纳米机器人生物屏障

    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光老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吴小伟黄何欣悦石妍琦刘鹏...
    4619-4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粒径较小且性质稳定,能够作为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载体,并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危害.排放到水环境中的微塑料颗粒经过光照和机械破碎等风化过程后,其表面形态和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并分解破碎成为粒径更小的微米级或纳米级塑料颗粒.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光老化和破碎过程.这是由于光老化当前被认为是影响微塑料风化破碎最主要的途径,研究微塑料的光老化机制对于评价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形成过程及潜在生态风险有重要意义.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光老化过程本质上是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过程,通过改变微塑料表面基团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影响其极性、亲疏水性和毒性,并通过影响高分子链的排列改变微塑料的机械性能,诱导微塑料进一步破碎形成粒径更小的塑料颗粒,这也是水环境中形成微塑料的重要途径.此外,微塑料在自然水体中的光老化过程会受到聚合物种类、塑料添加剂、生物膜、卤素离子和天然有机质等具有光化学活性物质的影响.通过实验室模拟微塑料在自然水环境中的长期老化行为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复合添加剂和水质条件的共同影响.期望本综述能为全面和系统地评估老化微塑料的环境行为、毒理学效应及水环境生态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微塑料老化天然有机质塑料添加剂卤素离子

    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生物质谱分析进展

    韦秋实宫鹏云李诺敏刘超...
    4633-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源性蛋白质交联通常指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或蛋白质分子内中的两个氨基酸被肽键之外的共价键相连,其形成会对蛋白质构象和功能造成影响.质谱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大规模鉴定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工具之一.结合质谱在组学水平上对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的研究工作层出不穷,但在样品处理、数据采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生信分析等环节还有诸多问题仍待解决,构建一套完整的内源性蛋白质交联技术体系将极大推动交联组学研究的开展.因此,本文对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内源性蛋白质交联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梳理了基于质谱的内源性蛋白质交联分析工作流程,最后对内源性蛋白质交联在组学水平上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内源性交联组学生物质谱分子内交联分子间交联

    海草床有机碳组成与微生物转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响应

    罗红雪刘松林江志坚吴云超...
    4649-4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草床作为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储碳能力,储碳能力受到其有机碳组成和微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然而,全球海草床面积逐年减少,富营养化是导致其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海草床有机碳组成、微生物转化及其对富营养化响应进行总结.研究表明,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由不同的物质与分子表征,均可贡献碳存储.微生物在有机碳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草床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中,存在r-型向k-型微生物的演替.富营养化会导致海草床群落结构发生转变,导致海草床中活性有机碳增加,惰性有机碳降低.同时,富营养化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从而影响有机碳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此外,营养盐与活性有机碳的输入可能会诱导"激发效应",促进已存储有机碳的再矿化.本文提出了未来海草床有机碳组成及转化的重点研究方向:(1)开展海草床有机碳组分的研究;(2)深入认知海草床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及基因表达;(3)探究富营养化对微生物群落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机制;(4)加强有机物分解过程对营养负荷的响应以及营养盐与藻类交互作用研究.我国应加强对海草床碳存储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实现碳中和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海草床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微生物转化富营养化

    硫化铅胶体量子点表面配体工程研究进展

    刘欢张宝晖胡志响严棋...
    4664-4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体量子点是一种具备可溶液加工特性的零维半导体材料,在新型光电探测器、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以及化学传感器研究和开发中备受关注.硫化铅材料具有较大的激子波尔半径和德拜长度,量子尺寸效应显著,是胶体量子点研究领域的热点.量子点比表面积大、表面悬挂键多,胶体量子点表面配体对其物化特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可通过表面配体工程实现量子点半导体器件的功能设计与性能提升.本文对硫化铅胶体量子点表面配体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表面配体对其导电特性与化学活性的影响,同时对高性能硫化铅胶体量子点材料和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胶体量子点硫化铅表面配体半导体

    Rb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鉴定

    尤姗姗熊真真陈小雁石晓钟...
    4677-4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etinoblastoma susceptibility gene)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参与调控体内多个生理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分化等进程.Rb1主要通过与E2F1/DP1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运转和细胞凋亡过程.早期小鼠遗传学研究表明,Rb1基因缺失会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Rb1也能调节肌源调控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的转录活性,从而促进骨骼肌细胞分化.然而目前关于Rb1基因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尚未清晰.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基因小鼠模型、转录分析以及突变体分析等方法,初步鉴定了Rb1基因在骨骼肌中表达调控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结果 表明:(1)生物信息学鉴定出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2) Rb1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可以驱动LacZ报告基因在胚胎体节和成体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3)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中保守E-box位点的突变会导致报告基因活性急剧下降;(4) MRFs能够激活Rb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驱动的报告基因.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Rb1基因的转录调控.

    Rb1启动子增强子转基因肌源调控因子

    质谱与光谱技术高精度测试水中三氧同位素的对比

    段鹏珍Sasadhar Mahata宗保云沙丽娟...
    4691-4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精度测定水中氧同位素组成对于了解区域和全球水文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质谱法)和波长扫描光腔衰荡光谱(光谱法)技术均被证明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水中三氧同位素指标(17O-excess).本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高精度水三氧同位素测试新技术,使用质谱和光谱两种技术测量多个国际标准水样三氧同位素组成,并将数据与已有研究结果对比.结果 表明,两种测试技术的精度均能够达到低于10 per meg(1 per meg=10-6),但在样品需求量、测试效率、受外界干扰程度等方面各有优劣.使用质谱法测试GISP的标准化值为δ18OVSMOW-SLAP=-24.82‰±0.04‰、δ17OVSMOW-SLAF=-13.16‰±0.03‰、17O-excess=21±6 per meg(1σ);使用光谱法测定的GISP的标准值为δ18OVSMOW-SLAP=-24.80‰±0.03‰、δ17OVSMOW-SLAP=-13.15‰±0.02‰、17O-excess=26±8per meg(1σ).两种技术的测定值均与IAEA推荐值或已有研究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于USGS 45和USGS 47的测定结果与已有数据或推荐值接近,特别是两者之间大于20 per meg的17O-excess值的差异也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使用两种技术测试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冬夏季节降水,结果显示两种技术所测同一样品的值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初步观测到不同季节降水样品的17O-excess值的变化,为利用三氧同位素指标研究水文循环过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水循环三氧同位素光谱分析仪(Picarro)质谱分析仪国际标准水降水

    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上沉箱稳定性的SPH模拟

    王野温鸿杰余锡平
    470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上沉箱式防波堤的动力响应是一种典型的波浪-可渗介质-实体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涉及强非线性自由液面的捕捉、可渗介质内渗流流动的数学描述以及渗流场与实体结构物间接触力的精确模化等问题.本文基于已建立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渗流模型,通过合理模化可渗介质顶面对实体结构物的支撑力和摩擦力,构造可渗介质结构与上部实体结构间的接触滑动边界条件,建立了波浪-可渗介质-实体结构物三者相互作用的SPH数学模型.与相应的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和其他数值试验结果对比显示,所建数学模型能够合理预测抛石基床上沉箱结构所受的水平波浪力和垂直浮托力以及结构本身的运动特征.

    SPH模型波浪抛石基床沉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