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与无神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与无神论
科学与无神论

杜继文

双月刊

1008-9802

w8078@sina.com

010-65262526

100005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学与无神论/Journal Science and Atheism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专门宣传无神论的大型刊物。其宗旨是: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该杂志致力于准确、完整、生动、通俗地宣传唯物论和科学无神论,为全国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儒释道三教关系为中心

    吕建福
    1-5页

    "中国传统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会发言

    1页

    汉传佛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赵文洪
    5-9页

    "民为邦本"的世俗人文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五一
    9-11页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把握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秋实
    11-13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宗教角色并不突出

    王奇昌
    13-14页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全球主义意涵

    李维建尹迪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并非像国际上有些批评声音所说的那样,只体现中国特色、中国诉求,压制宗教、迫害宗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普遍原则.恰恰相反,这一政策在拥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有深刻的全球主义意涵,充分尊重宗教发展和社会演进的普遍性规律,内含全球主义的关照.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尊重全球宗教演进的普遍规律,直面全球宗教现实,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普遍原则,尊重宗教现代主义的普遍演进方向,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原则.这一政策对全球宗教治理有借鉴意义,有全球性价值.所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其中国化地域性表述的背后,兼具全球视野.

    宗教中国化全球主义宗教信仰自由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无神论意蕴探赜

    刘懿霆彭无情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具有"不崇拜任何事物"的特征,批判性和革命性作为其两大本质,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无神论内涵.通过追溯辩证法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柏拉图、康德还是黑格尔,他们的辩证法总是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纠缠,其内涵也总是与有神论相勾连.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成功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及有神论划清界限,其批判性为我们提供了批判有神论、宣传科学无神论的理论武器,而其革命性意味着在科学无神论的指导下,为我们提供了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现实力量.

    马克思无神论唯物辩证法

    智媒体视域下宗教传播的社会潜在风险及防范对策初探

    陈晓莹戴继诚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媒体是一种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媒体形态,具有主体性、交互性、便利性等特点.智媒体极大地颠覆了宗教传播的固有路径与手段,加速了其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其传播范围.但智媒体在赋能宗教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潜在风险,如"信息茧房"效应、"群体极化"现象和"拟态环境"问题等.防范上述风险,必须创新思路,多措并举:从技术层面破解"信息茧房";从监管层面构建宗教信息把关机制;从法律层面规范宗教传播路径;从主体方面落实互联网企业的连带责任.这样才能使智媒体赋能宗教传播规范有序,互联网宗教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智媒体宗教传播风险防范

    我国境外留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问题与纾解研究——基于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分析

    郑维
    43-5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匿名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其他资料综合分析,本文对境外留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进行研判.研究发现,境外留学生面临陡然变化的宗教环境时,其宗教认知极具个性,宗教参与形式多元,客观上影响着留学生融入当地的效果.境外留学生信教或参与宗教活动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弱化"五个认同",淡化身份属性;二是引发人才危机,威胁国家安全;三是宗教工作难度增大,正向引导效果甚微.为赢得青年支持、维护国家安全,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联合纾解策略,具体包括:强化国际协作,打击境外宗教极端势力;巧妙设置议题,增强国际传播叙事能力;解决实际困难,为境外留学生提供助力.

    境外留学生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