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与无神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与无神论
科学与无神论

杜继文

双月刊

1008-9802

w8078@sina.com

010-65262526

100005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学与无神论/Journal Science and Atheism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专门宣传无神论的大型刊物。其宗旨是: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该杂志致力于准确、完整、生动、通俗地宣传唯物论和科学无神论,为全国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南亚宗教的起源、传播及其社会作用探析

    王晓峰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南亚国家宗教的起源、传播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起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东南亚国家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与东南亚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东南亚国家在被殖民时期,宗教往往被殖民主义者当作维护殖民统治的工具压迫东南亚人民.有压迫必然有反抗,被压迫的东南亚人民包括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反对殖民主义压迫开展了民族解放斗争.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东南亚宗教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作用,是一项富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东南亚宗教现象宗教政策

    善讲道理:高校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根本遵循

    任宝龙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断,为高校思政课破解无神论教育困境,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以"讲道理"来加强无神论教育,就要深度审视和准确界定各门思政课程内嵌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道理,经由"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实践进路,从而切实提升无神论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讲道理无神论教育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历史进程、基本特点和经验启示

    杨延圣杨苏琦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并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历史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呈现出指导思想注重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教育主体注重主导性与协同性相结合、教育内容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育对象注重突出重点与针对一般相结合、教育方式注重引导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等一系列鲜明特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必须以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以服务中心大局作为首要目标,以与时俱进作为科学方法,以重点群体作为关键对象,以协同推进作为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党的领导科学无神论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题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

    杨甜娇陈天嘉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对于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至关重要.本文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题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情况,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题教学受到学生欢迎,但也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优化策略和建议方面,本文认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应提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学的政治站位并在跨学科的背景下体现其学术性;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话语,提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效能;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高质量支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校教学

    论《利维坦》形而上学的无神论思想

    梁山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维坦》形而上学的无神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世界毁灭"论为无神论思想奠定了基础;其次,感觉理论成为无神论思想的核心;最后,语言、理性和激情构成了无神论思想的展开.《利维坦》的无神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强调了物质条件对社会和人类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了无神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无神论霍布斯《利维坦》伊壁鸠鲁主义

    史蒂文·哈桑及其"策略互动方法"评析

    邵鹏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蒂文·哈桑是美国著名的反膜拜团体专家.他曾经在统一教中担任要职,特殊的经历使他对这类组织的危害十分了解.脱离统一教后他致力于帮助深陷膜拜团体的人离开组织,并开发出"策略互动方法".策略互动方法是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分为准备过程和实施过程.准备过程包括对成员和组织的充分了解、团队的组建,实施过程包括预演、交流(文字、电话、面谈)和干预.策略互动方法通过团队成员与膜拜团体成员的互动交流,使双方都得到改变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会质疑膜拜团体以及他与该组织的关系,并最终脱离膜拜团体,回归正常生活.

    史蒂文·哈桑策略互动方法脱离膜拜团体

    从"哈尔滨大妈地铁传教遭怼"事件看互联网宗教治理

    厉洁
    116-122页

    "中国传统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封3页

    书讯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