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冶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冶工程
矿冶工程

曾维勇

双月刊

0253-6099

kuangyegongchengzz@163.com

0731-88657176 88657186 88657070

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66号

矿冶工程/Journal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上网期刊EI、CA等检索期刊本刊为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学科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论文。在栏目设置方面,除保留原有的采矿、选矿、冶金、材料栏目外,还开辟综合评述、专家论坛、化工环保、工程与机械、企业管理、经验交流、院所视窗、群英荟萃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冶金、矿山、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某大桥高峰岸锚碇基坑边坡应力变形及支护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林丽萍蒋鑫李军伟段艳平...
    164-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工程地质资料及锚碇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利用ANSYS软件构建长江某大桥锚碇基坑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将模型导入FLAC3D中模拟分析了锚碇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塑性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集中现象相对较轻,整体以压应力为主,分布较均匀;开挖后基坑的整体变形趋势是向上向临空面回弹变形,底板最大综合位移为14.7 mm,边坡最大变形出现在北侧反倾向边坡,变形值8.65 mm;塑性区体积持续增大,仅在最后一级开挖时有所降低;开挖完成后,基坑北侧的岩体内出现大量塑性区.与单一锚杆支护方案相比,锚杆+锚索支护方案北侧高边坡岩体变形平均减小16.6%,开挖完成后塑性区体积减小8 600 m3,最大分布深度从15 m减小到5 m.锚杆+锚索支护方案不仅较好地抑制北坡变形,而且有效减小岩体内塑性区分布深度,提高岩体稳定性,基坑边坡支护效果更好.

    锚碇基坑反倾向边坡应力变形基坑支护数值模拟锚杆支护锚索支护

    湖南红层地区滑坡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刘磊磊肖浩王璨姚腾飞...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滑坡成因机制、揭示滑坡发育规律,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等10个因子为致灾因子,基于确定性因数模型开展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探究湖南省红层地区滑坡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滑坡与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和地形起伏度等因子呈现较大的相关性,各因子间的敏感性大小为: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地形起伏度>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坡度>地层岩性>距河流距离>多年平均降雨>距断层距离;相应因子高敏感区间分别为: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高程[101 m,1 394 m)、地形起伏度[47 m,74 m)、归一化植被指数[0.30,0.43).

    滑坡易发性红层地区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确定性因数地质灾害

    响应曲面法优化某低品位锡石浮选试验研究

    欧乐明邓颖符海桃吴维明...
    175-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云南某低品位微细粒锡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药剂用量的中值水平,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锡粗选药剂用量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药剂条件为:活化剂(KT-51)用量285 g/t、抑制剂(OL-1C)用量13 g/t、复合捕收剂(YK-Sn+SN-705)用量873 g/t,在该药剂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锡粗精矿中Sn品位和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460%和74.44%,与响应曲面法预测结果接近.为进一步探索试验效果,进行了闭路试验,获得了 Sn品位5.45%、Sn回收率66.70%的锡精矿,有效实现了低品位锡石资源的高效回收.

    响应曲面法锡石浮选优化捕收剂活化剂抑制剂

    新型闪速浮选机回收分级沉砂中石墨矿的试验研究

    张福亚樊学赛张跃军王金玲...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闪速浮选工艺应用于晶质石墨浮选中,研究了闪速浮选机叶轮转速、表观充气速率和泡沫层厚度对石墨矿分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叶轮转速750 r/min、表观充气速率0.3 m3/(m2·min)、泡沫层厚度20 mm条件下,石墨矿分选指标较好.精矿粒级分析和显微观测结果表明,闪速浮选对0.074~0.180 mm粒级石墨回收效果较好,该粒级主要是晶质石墨单体以及富连生体.闪速浮选工艺能提前回收分级沉砂中的有用矿物,降低了过磨概率,实现对鳞片的保护,该工艺有望在晶质石墨矿浮选中实现工业应用.

    晶质石墨闪速浮选叶轮转速充气速率泡沫层厚度

    某高硫低品位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范宛惠谢蕾郭泽张汉泉...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某高硫低品位铜矿硫品位41.30%、铜品位0.53%,易氧化,选矿指标不稳定.为了改善铜硫分离效果,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等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3.88%,采用一粗二精二扫闭路浮选流程,以CaO+Na2S为组合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获得了铜品位15.27%、回收率80.96%的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可为高硫低品位铜矿浮选回收铜提供参考.

    低品位高硫铜矿铜硫分离组合抑制剂

    起泡剂对高灰尾煤泥浮选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梁云帆程伟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某焦煤选厂浮选尾煤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仲辛醇、2号油、正戊醇等起泡剂对浮选尾煤泥再选提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用量相近时,MIBC为起泡剂所获得的浮选指标优于其他3种起泡剂.煤油用量1 000 g/t、MIBC用量350 g/t时,灰分56.90%的原煤经一粗一精一扫浮选可获得灰分11.47%、产率32.03%的合格炼焦精煤产品.利用充气法研究了 4种起泡剂的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发现2号油起泡能力和气泡稳定性均较强,正戊醇起泡能力和气泡稳定性均较弱,MIBC和仲辛醇表现适中.利用气泡-颗粒包覆角及诱导时间测量仪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起泡剂作用下气泡与煤粒黏附作用过程,发现MIBC可以提升气泡的载矿能力,缩短颗粒与气泡间的诱导时间,从而获得较好的浮选效果.

    焦煤尾煤煤泥浮选起泡剂起泡能力包覆角诱导时间

    湖南某含铷锂矿选矿试验研究

    邓圣为吴玉华陈小罗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湖南某Li2O和Rb2O品位分别为0.27%和0.17%的低品位含铷锂云母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脱硫-选锂浮选流程,使用高效捕收剂CK与十二胺组合作为锂捕收剂,在弱碱性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了 Li2O品位2.71%、Rb2O品位1.02%,回收率分别为86.34%、51.24%的锂精矿指标,达到了低品位锂云母矿高效利用的目的.

    锂云母浮选锂矿捕收剂

    新疆某锂钽铌铍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王星
    198-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疆某锂品位0.68%的锂钽铌铍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锂矿物以锂辉石为主,钽铌矿物含量较低.采用磁选-重选回收钽铌、浮选回收锂的工艺流程,可得到Ta2O5品位17.110%、Nb2O5品位19.670%,回收率分别为41.69%、42.63%的钽铌精矿和Li2O品位5.12%、Li2O回收率75.21%的锂精矿.

    锂辉石钽铌矿绿柱石磁选重选浮选联合流程

    刚果(金)某渣选硫化铜矿再磨再选试验研究

    刘杰王洪杰周宽达蒙文飞...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刚果(金)某含铜9.62%的低品位渣选硫化铜矿进行了回收铜的选矿试验研究.在化学多元素分析、赋存状态分析基础上,采用再磨再选浮选工艺,获得了 Cu品位25.16%、回收率90.67%的铜精矿产品.

    渣选硫化铜矿磨矿浮选刚果(金)铜精矿

    机制砂粒形和级配优化试验研究

    彭兴华李国栋张晋张朝宏...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机制砂粒形和级配,以立式棒状搅拌磨机为整形设备,研究了介质种类、介质配比、磨机转速、料球比等整形参数对机制砂粒形的影响,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对比分析了整形机制砂与未整形机制砂的级配特性和粒形特性.结果表明:氧化锆球整形效果优于钢球和氧化铝球;在直径6 mm和8 mm氧化锆球质量比1∶1、磨机转速300 r/min、料球比1∶3、矿浆体积分数62.5%条件下整形,整形机制砂中片状颗粒质量分数和+0.15 mm粒级产率分别为4.5%和84.98%;整形机制砂具有更好的密实度和棱角性,能达到GB/T 14684-2022中Ⅰ类砂要求,其级配、粒形均优于未整形机制砂;粗粒级颗粒轮廓形状和棱角性改善程度大于细粒级颗粒.在适宜条件下,立式棒状搅拌磨可明显改善机制砂粒形、优化较粗的颗粒级配.

    机制砂粒形级配立式棒状搅拌磨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