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研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

穆荣平

月刊

1000-2995

KYGL@263.net

010-6255552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

科研管理/Journ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20种中国管理科技重要期刊之一。还加入了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同时《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编号:(Q)G098;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编号:(Z)S0099;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为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编号:(S)0346。《科研管理》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文献性、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科技事业的方针政策,推动国内外管理工作的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相互了解,沟通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促进国际交流。《科研管理》杂志现设栏目有: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农业科研;地方科技与教育;高校科技与管理;预测与分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战略对企业数字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余江白宇彤孟庆时陈凤...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数字转型与创新发展态势广受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企业战略如何提升数字创新绩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热点.本文基于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数字企业的1612条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中介效应分析与调节效应分析探索数字化转型战略对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与企业的数字创新绩效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产权性质正向促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3)企业所有权集中度负向调节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帮助企业明晰数字创新路径,助力企业数字创新成功,提升我国企业数字创新能力,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产权性质所有权集中度

    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多维度联动与创新关系的构型研究

    郭长伟周洛璇王凤彬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出发开展组织变革,是国有企业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结构·流程·边界"框架考察了权力集中化、工作专业化、奖励个性化、组织内协同和跨组织合作五个条件对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对50项国有企业创新成果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识别了开放平台型、蜂巢协作型和集中网络型三种导致高创新的构型,以及封闭集权型、僵化激励型和内部分散型三种导致非高创新的构型.对构型间的整体比较发现,集权或分权式结构应与集体或个性化奖励流程适配,且跨组织合作具有一定的普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变革多维度联动对于国有企业实现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既推进了构型理论在组织变革研究中的发展,也启发管理者以系统观和辩证思维来全面看待组织变革对创新的影响,通过合适的组织设计为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组织变革国有企业创新定性比较分析构型

    制造企业数字创新与能力重构的过程机理研究

    张振刚户安涛叶宝升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创新作为制造企业创新的新范式,其关键内涵和实施过程正成为学界和业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基于数字创新、数字化能力文献以及战略—能力匹配理论视角,探究制造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实施重构其关键数字化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通过格力电器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过程分为数字流程创新、数字产品创新和数字服务创新三个阶段,数字创新战略可分为效率型、新颖型和融合型三种类型导向;第二,数字协同能力、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和数字价值化能力三种数字化能力分别起到主导作用,数字化能力重构的方式包括进化式重构、替代式重构和共创式重构;第三,在不同数字创新阶段,数字创新战略实施重构数字化能力的过程机制存在差异.具体体现为,在数字流程创新阶段,企业效率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进化式重构方式形成数字协同能力.在数字产品创新阶段,企业新颖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替代式重构方式形成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在数字服务创新阶段,企业融合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共创式重构形成数字价值化能力.本文打开了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创新战略重构其数字化能力的过程"黑箱",为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数字创新数字化能力能力重构战略-能力匹配视角过程机制

    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构建研究

    周全程梦婷吴绍波曾莉...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协同创新角度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比亚迪与其他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新能源汽车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机制包括战略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这三者交互作用,为系统构建提供了战略方向、组织保障和资源基础.(2)技术创新复杂性与多元性特征、合作偏好及信任基础、产业政策是系统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在协同机制下充分发挥正向作用.这弥补了该领域中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研究不足,并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协同创新比亚迪案例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抗拒路径研究

    王炳成孙玉馨黄瑶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但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商业模式创新抗拒的现象.然而,当前关于创新抗拒的研究多以消费者为主体,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商业模式创新抗拒问题却鲜有学者涉及,其作用路径与内在机理仍缺乏充分的理论关注.基于此,论文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8家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抗拒企业进行了深入剖析,构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抗拒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抗拒不同于产品创新抗拒,其涵盖了企业对改变整体商业模式要素综合逻辑的抗拒.根据情境与主导因素的差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抗拒主要可以分为"抱头缩项型""画地自限型""力不从心型"与"安于现状型"四类,并可分别采用风险决策理论、路径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绩效反馈理论予以解释.本研究拓展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视角,并为减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创新抗拒提供了实践启示.

    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抗拒扎根理论

    颠覆性创新视域下后发企业市场认知演化研究

    张光宇张瑶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实现不仅存在技术性能的越轨提升,更需打破市场认知劣势,得到市场检验.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到市场认知的重要性,对其作用机制和演化过程未有系统性分析.本文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以滴滴出行、美团和Airbnb等颠覆传统"食住行"行业的创新案例,审视后发企业市场认知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的市场认知呈现出差异化形象、卓越者身份和领导者地位等状态演化,以驱动企业历经初创期、追赶期和成熟期的发展,实现对传统在位者的颠覆;初创期,后发企业受利基诱导,通过疏离行动和价值建构等塑造机制,以形成差异化形象实现新市场进入;追赶期,后发企业受竞争驱动因素影响,采取强化行动和方向重塑等转化机制,以树立卓越者身份实现新市场进阶;成熟期,后发企业由未来趋势引导,采取分化行动和未来引领等隔离机制,以占据新兴行业领导者位置,完成市场认知演化.综合本文的理论研究模型,为指导后发企业突破市场认知劣势,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颠覆性创新市场认知后发企业演化机制

    基于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研究

    武建龙刘禹彤陈劲王今...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抓手,颠覆性技术的精准识别对于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布局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围绕技术或市场的单一维度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识别,而对于综合"技术-市场"维度的系统性识别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从颠覆性技术特征出发,构建基于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的系统性识别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颠覆性技术具有"技术-市场"双重维度特征,具体可围绕前沿性、独特性、影响力和扩散性四个基本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漏斗式"逐层识别;(2)综合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构建系统性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实现对颠覆性技术的系统识别;(3)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提升识别过程的效率和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克服主观判断的局限性.该方法突破了已有识别方法中特征信息获取不全面、识别结果准确性较低的局限性,可以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支持.

    颠覆性技术专利挖掘Gompertz模型技术识别

    OFDI动态决策对企业双元创新跃迁的影响研究

    肖德云谭易洋王宗军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元创新跃迁对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双元创新跃迁的前因.国际化行为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投资速度与广度视角考察OFDI动态决策对企业双元创新跃迁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快OFDI速度显著促进了正向跃迁,显著抑制了负向跃迁;(2)OFDI广度削弱了加快OFDI速度对正向跃迁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负向跃迁的抑制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加快OFDI速度对正向跃迁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对负向跃迁的抑制作用较弱;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加快向发达经济体的OFDI速度对正向跃迁的促进作用更强,对负向跃迁的抑制作用则较弱.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OFDI的创新效应的研究视角,并为企业及政府推动双元创新跃迁提供了管理与政策启示.

    OFDI速度OFDI广度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创新跃迁

    基于多主体博弈的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郭韬罗成飞张洪宇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亦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演化机理,构建了以军工企业、民口企业和地方政府为关键创新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表明:(1)合理的成本分担情况下,即使地方政府不直接介入协同创新,两者仍会选择继续合作开展科技协同创新.(2)公平的利益分配有利于促进军民企业协作,利益分配极端失衡的情况下,政府倾向于直接介入协同创新以维持系统稳定.(3)地方政府是否进行财政补贴以及补贴力度强弱不会对军民企业协同创新演化方向产生根本性影响,但适当的财政补贴有利于促进系统正向演化.本研究基于创新生态视角进一步丰富了军民融合创新理论,为地方政府深化军民协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军民融合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博弈

    场景赋能居家大件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

    王福赵安然刘俊华长青...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场景赋能居家大件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日日顺物流为例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和程序化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场景赋能居家大件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机理和路径进行发掘和提炼,结果表明:(1)居家大件物流配送基于"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场景体验"3类配送期望的演变,借助"产品功能化""服务效用化"以及"场景体验化"的逻辑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2)居家大件物流配送以供应链为基础,以价值链为导向,以场景链为渠道,借助"价值链—场景链—供应链"3链适配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3)居家大件物流配送通过"期望链→意愿链→场景链"的打造,借助"因货—因人—因场"的逻辑转变,利用"配送场景—配送期望—配送情境"的选择性配置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4)居家大件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的本质是依据用户配送期望演变,借助U2D和C2M进行供应链逆向重构,实现"适时—适地—适人—适感"的配送效用.本文不仅揭示了场景赋能居家大件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的内涵,而且为对其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居家大件物流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价值主导逻辑演变3链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