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王志刚

月刊

1008-6978

lccscq@vip.163.com

023-63811304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先后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我刊是集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工程及基础于一体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基础与提高相结合,以国内大、中、小型医院,医学院校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各科临床医生、超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是超声工作者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理想传媒,是广大临床超声医学及工程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介导的整合素亚基α3转染对乳腺癌生长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钱昭高李在丽
    529-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介导的整合素亚基α3(ITGA3)过表达质粒转染对乳腺癌生长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基于GEPIA平台分析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样本的ITGA3表达情况,绘制生存曲线评估ITGA3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将乳腺癌BT-549细胞分为LIP-NC组(脂质体介导的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细胞)、LIP-ITGA3组(脂质体介导的ITGA3过表达质粒转染细胞)、UTMD-NC组(UTMD介导的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细胞)和UTMD-ITGA3组(UTMD介导的ITGA3过表达质粒转染细胞),UTMD-NC组和UTMD-ITGA3组细胞在转染过程中均接受超声辐照(频率1 MHz,声强0.75 W/cm2,时间45s).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LIP-NC组、UTMD-NC组细胞形态;分别应用MTT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法分析BT-549细胞中ITGA3和EMT、STAT3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裸鼠皮下肿瘤细胞注射法建立裸鼠乳腺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移植35d后处死裸鼠剥离异种移植瘤并称重;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异种移植瘤组织中ITGA3、N-cadherin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乳腺癌样本中ITGA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乳腺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GA3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HR=0.81,P=0.000 72).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LIP-NC组细胞呈球形,细胞膜表面无明显的凹坑或孔隙;UTMD-NC组细胞形态未见改变,但细胞膜表面可见粗糙区域和小凹坑.UTMD-ITGA3组、LIP-ITGA3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均分别较各自对照组(UTMD-NC组、LIP-NC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UTMD-ITGA3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均较LIP-ITGA3组更低(均P<0.05).LIP-ITGA3组ITGA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LIP-NC组增高,UTMD-ITGA3组ITGA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UTMD-NC组、LIP-ITGA3组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IP-ITGA3组、UTMD-ITGA3组细胞Vimentin、N-cadherin、p-STAT3、c-Myc、CyclinD1和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分别较UTMD-NC组、LIP-NC组降低,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分别较UTMD-NC组、LIP-NC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UTMD-ITGA3组细胞Vimentin、N-cadherin、p-STAT3、c-Myc、CyclinD1和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LIP-ITGA3组更低,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LIP-ITGA3组更高(均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UTMD-ITGA3组、LIP-ITGA3组裸鼠异种移植瘤质量均分别较UTMD-NC组、LIP-NC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UTMD-ITGA3组裸鼠异种移植瘤质量较LIP-ITGA3组更低(P<0.01).UTMD-ITGA3裸鼠异种移植瘤组织中ITGA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LIP-ITGA3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TMD-ITGA3组、LIP-ITGA3组裸鼠异种移植瘤组织中N-cadherin、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分别较UTMD-NC组、LIP-NC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UTMD-ITGA3组N-cadherin、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较LIP-ITGA3组更低(均P<0.01).结论 UTMD介导的ITGA3过表达质粒转染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生长和EMT,有望为今后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乳腺癌脂质体整合素亚基α3

    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对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效能的影响

    蔡云丹李雁鸣唐秀雯郑元义...
    537-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背景对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US-FNAC及外科切除手术的115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83个结节)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T分为HT+组456个结节和HT-组927个结节,比较两组二维超声表现、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恶性组结节BRAF V600E突变情况.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US-FNAC鉴别两组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HT-组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425个,恶性率为93.2%;HT+组良性结节57个,恶性结节862个,恶性潜能未定结节8个,恶性率为93.0%,两组结节恶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结节边界、纵横比、血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声、大小、形态、钙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T+组、HT-组恶性结节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9%、4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中共705个结节进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其中HT+组结节BRAF V600E突变率(74.9%)低于HT-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S-FNAC鉴别HT+组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96.0%、40.7%、94.3%)均低于HT-组(98.8%、73.0%、97.1%),假阴性率(4.0%)高于HT-组(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US-FNAC鉴别HT+组最大径≤10 mm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准确率(96.2%、97.5%、94.0%)均低于HT-组(98.8%、99.3%、98.2%),假阴性率(3.8%)高于HT-组(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S-FNAC鉴别两组最大径>10 mm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甲状腺结节最大径≤10 mm时,HT背景会降低US-FNAC的诊断效能.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甲状腺BRAF基因

    超声所测全胃容积评估糖尿病患者胃功能的初步探索

    杨音蒋欢陈鹏迪丽米热·阿不列孜...
    5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全胃容积(VWS),探讨其评估糖尿病患者胃容受功能的临床价值,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21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99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均于饮入500 ml温水后应用二维超声扫查充盈后的胃腔,测量胃底面积(FA)、胃体面积(BA)和长径(BL)、胃窦面积(AA)和长径(AL),并计算VWS.比较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糖尿病患者VWS相关超声参数的差异;分析VWS与性别、年龄、BMI、FPG及HbA1c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FA、BL、BA、AA、VWS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不同临床资料的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①男性组与女性组FA、VW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L、BA、AL、A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FPG水平糖尿病患者FA、BA、VW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与FPG<7 mmol/L组、7 mmol/L≤FPG<10 mmol/L组比较,FPG≥10 mmol/L组FA、BA、VWS均减小(均P<0.05);与FPG<7 mmol/L组比较,7 mmol/L≤FPG<10 mmol/L组FA、VWS均减小(均P<0.05).③不同年龄、BMI、HbA1c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各超声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VWS与FPG呈负相关(rs=-0.411,P<0.01),与性别、年龄、BMI及HbA1c均无相关性.结论 二维超声所测VWS有望成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胃容受功能的有效指标,且FPG是糖尿病患者VWS的主要影响因素.

    超声检查胃容积糖尿病

    超声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并发症及预测其成熟的临床价值

    舒启沛张君尹娜张军...
    54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后1d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预测AVF成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桡动脉-头静脉AVF成形术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47例,术后1d均行超声检查获得头静脉内径(CVD)、桡动脉内径(RAD)、肱动脉流量(FV),评估AVF是否发生并发症,并以此分为AVF结构正常组和合并并发症组,于术后6周评估AVF是否成熟.比较AVF结构正常组与合并并发症组、AVF结构正常组中AVF成熟者与未成熟者一般资料和超声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VF成形术后1d超声参数预测AVF成熟的诊断效能.结果 147例AVF患者分为AVF结构正常组116例和合并并发症组31例.两组CVD、肱动脉F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年龄、性别比、原发病因、手术部位、手术方式、R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VF结构正常组患者根据术后6周AVF成熟度情况分为AVF成熟者(95例)和未成熟者(21例),二者原发病因、肱动脉F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比、手术部位、手术方式、CVD、RA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AVF成形术后1d肱动脉FV预测AVF成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95%可信区间:0.840~0.95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85.7%.结论 应用超声有助于及时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AVF成形术后1d并发症情况,且肱动脉FV在预测AVF成熟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肾衰竭,慢性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成熟

    骶尾部骨巨细胞瘤超声造影表现1例

    刘文芹陈桂武孟加新操勇杰...
    553,557页

    超声诊断肢体上皮样肉瘤的临床价值

    秦晓婷郭稳王丹丹陈涛...
    554-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肢体上皮样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肢体上皮样肉瘤患者43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并随访其复发情况.结果 43例肢体上皮样肉瘤超声均明确提示病变位置,定位准确率100%;声像图表现均呈团块状低回声,无包膜,平均最大径(5.73±4.99)cm,以实性为主(81.4%,35/43),边界多不清晰(55.8%,24/43),形态多不规则(88.4%,38/43),内部回声多不均匀(95.3%,41/43),多为单发(72.1%,31/43),Adler血流分级多为Ⅲ级(53.5%,24/43).超声明确提示软组织肿物42例,另有1例患者肿物感不明显,超声提示为神经病变,瘢痕粘连.术后随访3个月~8年,出现复发并再次手术者22例,超声均直接提示复发,声像图表现均为回声不均匀的实性低回声,边界多不清晰(68.2%,15/22),形态多不规则(72.7%,16/22),Adler血流分级均为Ⅰ级.结论 超声不仅可在术前明确肢体上皮样肉瘤的病变范围及其周围组织受累情况,术后亦可动态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上皮样肉瘤诊断

    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价值

    忽德运康路王攀
    558-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8例,均于PCI术后24h内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旋转角度、扭转角度、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根据PCI术后3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23例)和无MACE组(75例),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各参数与MACE的相关性,并对MACE预警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MACE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 MACE组LVEF、旋转角度、扭转角度、GLS、GAS、GCS、GRS均低于无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Sd、LVEDd、LVESV、LV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旋转角度、扭转角度、GLS、GAS、GCS、GRS均与MACE呈负相关(均P<0.001);MACE预警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GLS、GRS、GAS、GCS、旋转角度、扭转角度、LVEF.ROC曲线分析显示,LVEF、旋转角度、扭转角度、GLS、GAS、GCS、GRS联合应用预测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均大于各参数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3D-STI在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评估PCI术后心功能损害提供重要依据.

    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三维心肌梗死,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563页

    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内镜治疗小儿粪石所致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郭晓亚杨恒丽李菁华杨一林...
    564-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术中腔内超声造影引导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联合数字化胆道子镜(以下简称子镜)治疗小儿粪石所致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内镜治疗的48例粪石所致化脓性阑尾炎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阑尾外径、阑尾壁厚度、粪石直径,观察其周边网膜是否增厚,术中腔内超声造影观察并记录粪石是否成功取出、阑尾有无穿孔.根据术后治疗结果分为取石成功组39例和术中穿孔组9例,分析超声与子镜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定期随访患儿,比较两组超声参数、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 48例患儿术中腔内超声造影显示粪石成功清除39例,阑尾穿孔9例;子镜显示粪石成功清除34例,阑尾破口5例,二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7%、55.56%.术后取石成功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术中穿孔组出现1例阑尾周围包裹性脓肿.治疗后两组阑尾壁厚度、网膜厚度、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参考值时间和腹痛、发热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取石成功组疗效为优、良、差者分别为35、4、0例,术中穿孔组疗效为优、良、差者分别为0、8、1例,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100%vs.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及术中腔内超声造影引导ERAT联合子镜治疗小儿粪石所致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实时、精准、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少的优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造影剂化脓性阑尾炎粪石内镜治疗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胥莹杨青艳王世界王文渊...
    569-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探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与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80例,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无病变组(Gensini评分=0分)28例、轻度病变组(0分<Gensini评分<25分)26例及中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25分)26例.记录各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的发生率、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肌节段与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对应率,测量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及面积;应用2D-STI获取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GLSendo、GCSendo)、心尖四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4LSendo)、心尖三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3LSendo)、心尖两腔心峰值纵向应变(AP2LSendo)、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内膜下心肌峰值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LSendo-ee、CSendo-ee)、左心室短轴基底段峰值环向应变(SAXBCSendo)、左心室短轴中间段峰值环向应变(SAXMCSendo)、左心室短轴心尖段峰值环向应变(SAXACSendo),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及面积、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处心肌节段与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对应率均较高(75.0%、72.6%).与无病变组比较,轻度病变组GLSendo、GCSendo、AP4LSendo、LSendo-ee、CSendo-ee、SAXACSendo、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比较,中重度病变组GLSendo、GCSendo、AP4LSendo、AP3LSendo、AP2LSendo、LSendo-ee、CSendo-ee、SAXBCSendo、SAXMCSendo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GLSendo、GCSendo、AP4LSendo、AP3LSendo、AP2LSendo、SAXBCSendo、SAXMCSendo、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厚度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endo、GCSendo、AP4LSendo、AP3LSendo、AP2LSendo、SAXBCSendo、SAXMCSendo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685、0.709、0.813、0.710、0.713、0.780(均P<0.05).结论 2D-STI可通过评估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参数,初步判定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可通过心内膜回声增强的部位推测可能发生病变的冠状动脉,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二维左心室回声增强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