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孔维佳 黄选兆

半月刊

1001-1781

LCEBHZZ@QQ.com

027-85726342-8818

430022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头颈部复杂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后发生压力反射衰竭综合征1例

    吴南王国建申卫东戴朴...
    834-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神经保护是头颈部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s)切除术的主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对于同时发生在双侧的复杂副神经节瘤病例.本文报道了 1例双侧颈静脉球瘤合并单侧颈动脉体瘤的病例,在分期切除双侧病灶后发生了压力反射衰竭综合征.这种并发症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制定谨慎而合理的治疗策略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

    副神经节瘤压力反射衰竭综合征颈静脉球瘤颈动脉体瘤血压

    巨大颈静脉孔区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

    郭丹丹刘月红庄文杰韩朝...
    839-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例巨大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病例,分析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治经验.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仅表现为单侧全聋及搏动性耳鸣的巨大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总结该疾病的特点.予以完整手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组织,术中完整保留面神经,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仅表现为单侧全聋及搏动性耳鸣的巨大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术中安全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面神经功能仍是手术关注的焦点.

    颈静脉球瘤副神经节瘤手术治疗

    扁桃体部分切除术10年后远期疗效观察(附1例再次手术标本组织学分析)

    磨宾宇戴善军杨立李纪辉...
    84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肥大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扁桃体肥大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接受手术的儿童146例,分为2组,观察组(69例)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TT),对照组(77例)行扁桃体完全切除术(TE).10年后调查家长满意程度、填写儿童OSAHS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测量残余扁桃体大小,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对以上2组之外的1例TT术后再次手术病例的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问卷及PSG显示2组患者呼吸阻塞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TT组的满意程度高于TE组;所有患者未出现呼吸道感染次数较术前增加的现象;TT组有9例(13.04%)扁桃体增生至Ⅱ °,其余为1°.TT组有1例术后第14个月出现扁桃体化脓感染,治疗后无再发,无再次手术病例.TT组7例、TE组8例术后偶有打鼾及张嘴呼吸,PSG检查不符合OSA诊断,肥胖及变应性鼻炎为主要原因.再次手术的标本切片在HE染色下观察未发现瘢痕阻塞及感染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D20表达量无变化,CD3表达量减少.结论:TT术和TE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OSA阻塞症状,TT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且再增生比例极低,可作为治疗儿童扁桃体肥大的主要方式之一.

    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扁桃体全切术阻塞性睡眠障碍远期疗效

    更正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848页

    改良Z形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罗晓姜健高珊窦明亮...
    849-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Z形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美学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44例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改良Z形美容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比较2组在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颌面部美观方面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手术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Z形美容切口在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颌面部美观方面的效果更好,且与传统S形切口相比较,安全性一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腮腺肿瘤改良切口美容

    游离前臂皮瓣在外鼻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

    孙晓强孙黎波王昌密张春锋...
    85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在外鼻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鼻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鼻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并同期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外鼻缺损,术前Allen实验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或CT血管造影确定前臂血管状态良好.结果:6例患者游离前臂皮瓣制备及修复外鼻部缺损均成功,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外鼻形态恢复良好,鼻腔功能良好,无鼻塞及前鼻孔狭窄出现,供区手部无明显并发症,局部无癌症复发.结论: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外鼻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成功率高,形态和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修复外鼻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可靠方法.

    外鼻恶性肿瘤前臂皮瓣修复重建

    特高海拔地区鼻出血与同型半胱氨酸及气候要素关系分析

    曲慧张伟尼吉
    857-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特高海拔地区鼻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特高海拔地区鼻出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那曲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鼻出血患者206例,住院鼻出血患者54例,住院非鼻出血患者69例,比较住院鼻出血患者与非鼻出血患者的既往史、饮酒史、吸烟史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收集那曲市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平均气温、气压、湿度、2 min风速,分析门诊、住院鼻出血患者数量与气候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红细胞数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0.039);高血压病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鼻出血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患鼻出血的可能性是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的3.713倍(P=0.02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每增加1,鼻出血患病风险增加13.1%(P=0.001).结论:那曲地区鼻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红细胞数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为鼻出血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患鼻出血的可能性是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的3.713倍,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每增加1,鼻出血患病风险增加13.1%,积极干预高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能有效预防鼻出血的发生.

    西藏那曲鼻出血同型半胱氨酸气候要素

    腔镜辅助经耳后发际内入路在颌下腺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明华伟袁宗毅张兴安贾佳欣...
    862-865,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经耳后发际内入路在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治疗的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18例,在耳后发际内设计长约5 cm切口,先直视下翻瓣至胸锁乳突肌前缘附近,通过腔镜翻瓣建腔,在腔镜辅助下完成颌下腺切除术.术后经发际内放置负压引流,皮内连续缝合关闭创口.术后随访3~6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经腔镜辅助下完成颌下腺切除术,术中无一例中转为颌下切口.手术时间65~97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10~20 mL,平均14 mL;术后无舌体麻木、创口感染、肿瘤复发等情况出现,但有10例患者术后出现耳廓麻木不适,经随访6~9个月逐渐恢复;2例患者术后发生口角歪斜,经随访后症状逐渐缓解;切口均Ⅰ期愈合,且部位隐蔽.结论:腔镜辅助经耳后发际内入路在颌下腺切除术的美容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颌下腺切除的一种手术入路选择.

    颌下腺腔镜超声刀微创切口

    睡眠障碍与前庭性眩晕的关联性研究

    田华静吴诗欣曾祥丽
    86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眠障碍与前庭疾病有着较高的共患率.部分小样本的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睡眠剥夺对前庭功能的影响.然而,睡眠障碍对前庭系统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神经解剖及神经递质方面分析睡眠障碍对前庭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并对睡眠障碍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等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睡眠障碍前庭功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

    T2型炎症反应与鼻息肉组织重塑的研究进展

    黄雨晴孟琛闫冰王成硕...
    872-878,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伴有明显的组织重塑,其重塑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T2型炎症网络在组织重塑及鼻息肉形成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已针对多个生物靶点开展临床试验,还有若干潜在的治疗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归纳总结T2型炎症反应参与鼻息肉组织重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究鼻息肉组织重塑的发生机制提供思路.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息肉T2型炎症黏膜组织重塑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