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肝胆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贾继东

月刊

1001-5256

Lcgdbzz@163.com

0431-88782542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临床肝胆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 1001-5256,CN 22-1108/R。 本刊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2017-2023)、《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收录期刊(Q4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1.793,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均蝉联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在40个医学学科、743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位,位居前1.75%;在112个自然科学学科、2070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55位,位居前2.66%。 杂志以提升肝胆胰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为方向,以服务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为己任,主要反映国内外肝胆胰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肝胆胰领域学术交流。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设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病例报告、综述、学术争鸣、临床病例讨论、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栏目。杂志为月刊,全年12期,16开本,每月20日发行,2022年每期定价60元。 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局订购邮发代号12-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免疫治疗和肝转移的影响

    王晓庆龙杰王菲廉哲雄...
    1183-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免疫治疗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错配修复缺陷(MMRd)的CRC患者相关的单细胞测序数据(GSE205506),利用R软件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CAF亚群降维图,并根据每个亚群的标志性基因对亚群进行命名,使用GraphPad对每种亚群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CRC患者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CR)患者中具有明显差异的关键亚群,对关键亚群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关键CAF亚群的标志性基因进行预后生存分析,通过RNA测序数据对CRC肝转移患者原发灶中关键CAF亚群进行评分和比例计算.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利用CellPhoneDB软件分析成纤维细胞亚群与肿瘤细胞间的受配体相互作用,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关键配体分子NRG1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CRC患者经过PD-1免疫治疗后,F6_MMP1+CAF比例减少(P<0.001),但这种减少只发生在免疫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中,F6_MMP1+CAF与肿瘤迁移和侵袭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表达上调,此外,F6_MMP1+CAF在CRC肝转移患者肿瘤组织中明显增多(P<0.000 1).F6_MMP1+CAF表达的NRG1作为配体与肿瘤细胞表达的ERBB3受体相互作用,体外实验证明NRG1通过激活ERBB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 F6_MMP1+CAF可能影响CRC患者PD-1免疫治疗的效果,并在促进CRC发生肝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F6_MMP1+CAF及产生的促肿瘤转移的NRG1或许可以作为潜在的CRC治疗靶点及预后标志物.

    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治疗学

    经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低血小板计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李守娟王丽周明吴蓓...
    1191-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分层血小板计数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科住院的302例低血小板计数ACLF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将其分为3组:A组(血小板计数:25×109/L~50×109/L)101例;B组(血小板计数:51×109/L~80×109/L)98例;C组(血小板计数:81×109/L~100×109/L)103例.所有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包括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计量资料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88.74%(268/302)患者人工肝治疗后临床症状呈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各组患者肝功能ALT(t值分别为14.755、21.614、15.965)、AST(t值分别为11.491、19.301、3.919)、TBil(t值分别为19.182、17.486、21.75)较治疗前均呈不同程度下降(P值均<0.001);INR呈不同程度缩短(t值分别为3.497、3.327、4.358,P值均<0.05).使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后,A、B、C组血小板计数分别由治疗前(37.73±6.27)×109/L、(66.97±7.64)×109/L、(93.82±5.38)×109/L降至治疗后(36.59±7.96)×109/L、(62.59±7.37)×109/L、(85.99±12.49)×109/L,其中B、C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2.993、8.240,P值均<0.001),A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人工肝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治疗能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及INR,使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小,治疗血小板明显低下ACLF患者是安全的.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人工血小板计数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李晶子李沛张野连建奇...
    1196-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1月—2022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585例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13例)和未感染组(37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585例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13例,感染率为36.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OR=2.463,P=0.047)、合并其他部位感染(OR=2.218,P=0.004)、股静脉置管(OR=2.520,P<0.001)及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OR=2.969,P<0.001)为ACLF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因素纳入建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Logit(P)=-1.869+0.901×合并上消化道出血+0.755×合并其他部位感染+0.924×股静脉置管+1.088×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ROC曲线提示预测较好,AUC为0.753,95%CI为0.700~0.772.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3.839,P=0.698.结论 ACLF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股静脉置管及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是其危险因素,构建的危险因素模型可较好的预测ACLF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感染危险因素

    本期审稿专家

    1202页

    不同评估量表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马嘉蹊姚甜甜程浩刘丹...
    1203-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RUCAM评估量表、Maria&Victorino评估量表、RECAM评估量表3种因果关系评估量表分别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确诊病例进行评分,比较3种量表之间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探讨其对于DIL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1年1月—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肝组织学活检病理结果支持DILI及有明确用药史的98例DILI确诊患者.采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用上述因果关系评估量表评分,应用χ2检验分析因果关系评估量表的诊断准确性,应用加权kappa系数(κw系数)分析因果关系评估量表的一致性.结果 在纳入的所有DILI患者中,RECAM评估量表的准确性最高,与RUCAM评估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7,P=0.017).RUCAM评估量表和RECAM评估量表的诊断一致性中等(κw=0.469),而RECAM评估量表和Maria&Victorino评估量表的诊断一致性较差(κw=0.156).在急性DILI患者中,RECAM量表、RUCAM量表、Maria&Victorino量表的不符合诊断率分别为3.7%、11.1%、42.6%;在肝细胞型DILI患者中,RECAM量表、RUCAM量表、Maria&Victorino量表的不符合诊断率分别为8.9%、21.4%、62.5%;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DILI患者中,RECAM量表、RUCAM量表、Maria&Victorino量表的不符合诊断率分别为10.0%、22.5%、47.5%.结论 在急性DILI中使用RECAM评估量表和RUCAM评估量表能提高诊断率;在肝细胞型DILI和临床表现包含胆汁淤积的DILI(胆汁淤积型DILI和混合型DILI)中使用RECAM评估量表和RUCAM评估量表能提高诊断率;根据不同的病程及临床分型选择诊断准确性较高的因果关系评估量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诊断评估量表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大鼠模型免疫排斥的影响

    李海涛俞赛花陈丽红赖子森...
    1209-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免疫抑制剂(IS)对肝移植大鼠模型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F344大鼠分成5组:Normal组(不进行任何干预)、P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SC组(注射MSC)、IS组(注射IS)、MSC+IS组(注射MSC和IS),每组8只.除Normal组以外,各组均采用Kamada双袖套法不重建肝动脉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大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并进行纤维化程度统计,免疫组化实验检测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实验分析巨噬细胞M2极化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与PS组相比,MSC+IS组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MSC组、IS组和MSC+IS组的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P值均<0.000 1),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P值均<0.000 1),巨噬细胞M2极化程度显著增加(P值均<0.000 1),提示MSC+IS组的疗效显著优于MSC组和IS组.结论 MSC联合IS可以改善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病理,降低炎性细胞浸润,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起免疫抑制作用.

    肝移植间质干细胞移植物排斥

    高血压与胆石症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于文倩谢林君李诗懿娄彦梅...
    1215-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及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全面研究高血压与胆石症(GSD)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2015-2020年在成都、天津、北京和重庆地区共4个中心招募参与健康检查的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中心高血压与GS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第2阶段,系统检索Embase、PubMed、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21年5月之前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并通过Meta分析以进一步验证这种关联性;第3阶段,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横断面研究共招募633 948例受试者,GSD的患病率为7.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与GSD患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GSD的关联在性别、年龄和胆结石亚型中无明显差异.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最终纳入了80篇文献,结果表明每升高10 mmHg的舒张压和收缩压,GSD风险分别增加1.022倍和1.014倍.结论 高血压显著增加GSD的患病风险,本研究结果将为探讨GSD的病因学和识别高危人群提供基础.

    胆石症高血压横断面研究

    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联合白细胞介素6、激活素A对胰腺癌恶病质的早期预测价值

    李新省张丽敏王顺祥冯宁宁...
    1226-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激活素A(Activin A)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7月—2023年7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的74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恶病质,分为恶病质组(n=58)、非恶病质组(n=16).观测患者入院后48 h内的L3-SMI、IL-6、Activin A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胰腺癌恶病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3-SMI以及血清IL-6、Activin 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恶病质组L3-SMI水平明显高于非恶病质组,血清IL-6、Activin A水平明显低于非恶病质组(t值分别为8.649、3.049、8.10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3-SMI(OR=0.266,95%CI:0.103~0.683)以及血清IL-6(OR=4.158,95%CI:1.368~12.333)、Activin A(OR=5.124,95%CI:1.550~16.939)是胰腺癌恶病质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L3-SMI、IL-6、Activin A预测胰腺癌恶病质的AUC分别为0.851、0.752、0.791,均明显低于三者联合检测的0.946(Z值分别为-2.841、-2.552、-2.647,P值均<0.001),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90.9%、87.8%、0.788.结论 L3-SMI联合血清IL-6、Activin A检测对胰腺癌恶病质具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胰腺肿瘤肌,骨骼白细胞介素6激活素类恶病质

    2型糖尿病胰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活体成像观察

    许永宁黄雪桓唐芷盼李若涵...
    1231-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可动态观察成瘤过程并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T2DM)胰腺癌裸鼠模型.方法 首先,通过慢病毒载体GV26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构建能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Luc细胞).然后,将36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血糖正常的胰腺癌裸鼠)和模型组(n=24,T2DM胰腺癌裸鼠).对照组:先给予繁殖饲料喂养,之后将PANC-1-Luc细胞异位种植于裸鼠皮下;模型组:先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1%STZ,之后将PANC-1-Luc细胞异位种植于裸鼠皮下.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和人工测量法同步动态监测2组裸鼠胰腺癌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分析荧光值与肿瘤体积的关系.显微镜下观察裸鼠皮下肿瘤及胰岛,验证造模是否成功;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来分析高血糖对裸鼠胰腺癌生长的影响.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确定PANC-1细胞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的最佳病毒滴度为5×107 TU/mL,用嘌呤霉素筛选的最佳浓度为20 μg/mL、最佳筛选时间为9天;PANC-1-Luc细胞的荧光值与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42.56x-42 504(r=0.977,P=0.004).T2DM裸鼠模型血糖值为23.05(19.25~26.40)mmol/L,且每只裸鼠的血糖均高于11.1 mmol/L,与对照组裸鼠血糖值[6.15(5.20~7.30)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5,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胰腺组织内胰岛数量减少、体积减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同时移植瘤病理学检查确认镜下为胰腺癌组织,可判定T2DM裸鼠胰腺癌模型造模成功.模型组皮下肿瘤大小与荧光值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232 348 691x-8 258 608(r=0.911,P=0.031);模型组移植瘤Ki-67免疫组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333±7.808)%vs(15.917±4.055)%,t=13.55,P<0.001],说明模型组肿瘤增殖较快.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T2DM裸鼠胰腺癌模型可模拟T2DM背景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动态观察高血糖对体内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为T2DM背景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体内研究提供新的实验载体.

    糖尿病,2型胰腺肿瘤疾病模型,动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组学研究现状

    段明秀陈新利常伟宇杨媛...
    1240-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高达30%,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构成公共卫生负担.由于该病难以诊断和监控,因此,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价值,多组学技术在探索NAFLD早期诊断标志物、治疗靶点、疗效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多组学技术在NAFLD中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AFLD的防治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策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胃肠道微生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