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产化学与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宋湛谦

双月刊

0253-2417

cifp@vip.163.com

025-85482493,85482490

210042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林产化工研究所

林产化学与工业/Journal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林产化学化工科学技术成就、报道学术研究成果、评述国际国内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内容包括木材化学与制浆技术、萜类化学、植物原料水解及其产物加工利用、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生产和利用、松脂化学和利用、单宁化学和利用、精油化学和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和其它万分的加工利用、木本油料、油脂、林产药物、林产香料等化学和利用。本刊先后被国内外10多种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松香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博文周月敏刘鹤刘仕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松香衍生物丙烯海松酸(APA)为原料合成了丙烯海松酸二缩水甘油醚(AE),并进一步制得丙烯海松酸环碳酸酯(AC),利用 AC 中环碳酸酯基团与聚乙烯亚胺(PEI)、聚酯多元胺(Priamine 1074)中的氨基反应制备得到了松香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ACPP)薄膜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动态热机械法(DMA)等技术对ACPP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含量的增加,松香结构中氢化菲环刚性结构的引入量增加,从而使ACPP的力学性能增强,当氨基/环碳酸酯基物质的量比值为1 时材料(ACPP1)的拉伸强度可达到15 MPa;同时ACPP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显著增大,均大于40℃,当氨基/环碳酸酯基物质的量比值为0。8 时,制备得到的材料(ACPP0。8)的Tg达到最大值,为49。4℃。自愈合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带有划痕的ACPP1在160℃、5 MPa条件下,加热1h后可以实现划痕的完全愈合,愈合率高达100%;另外,ACPP1分别经过物理再加工和化学回收再加工后,力学性能仍可以恢复到原始强度的85%,展现出了优异的回收再加工性能。

    丙烯海松酸非异氰酸酯聚氨酯自愈合再加工

    大型精密仪器 准确分析结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仪器分析中心

    8页

    酶/磁双驱动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康玲玲李桂芳宋先亮何静...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构建了酶/磁双驱动的果胶(PET)/海藻酸钠(SA)复合微球机器人药物递送系统,即通过注滴法,以乳酸钙为交联剂,将Fe3 O4磁性纳米粒子(Mag)、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氧化酶(GOD)/磷酸锌杂合颗粒、天然喜树碱衍生物(盐酸伊立替康CPT-11)药物同时装载到PET/SA复合微球中,制备得到磁响应的负载双酶驱动载药磷酸锌杂合颗粒的 PET/SA复合微球(CPT-11/CAT/GOD-Zn3(PO4)2@Mag/PET-SA)。考察了不同PET与SA复配比及磁性颗粒的加入对复合微球结构、形貌、粒径及药物包封率的影响,采用UV-vis法测定了载药微球机器人在模拟胃液(SGF,pH值1。2)和模拟肠液(SIF,pH值 6。8)释放介质中的药物释放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酶/磁双驱动微球载药机器人球形度好,但磁性颗粒的加入使复合微球表面出现大量褶皱,变得粗糙,从而使药物包封率有明显的下降;当m(PET)∶m(SA)为 1∶3 时,加入磁性颗粒前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658 mm,包封率为63。1%,加入磁性颗粒后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增加至 1。885 mm,包封率下降至47。7%;在SGF中盐酸伊立替康药物的释放较为缓慢,而在SIF中快速释放;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表明该复合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和高磁化强度,并且在葡萄糖溶液中可以进行自驱动。

    果胶海藻酸钠磷酸锌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盐酸伊立替康药物递送系统

    计量标准器具 竭诚欢迎使用检定 松香色度标准块本产品具有国内行业中质量检验的权威性长期、周到的售后服务让客户无后顾之忧

    16页

    银杏硫酸盐木质素组分分离及其抗肿瘤构效研究

    谢益民岳园园赵云博魏鑫...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硫酸盐木质素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以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银杏硫酸盐木质素(KL)进行分级,利用MTT法研究各分级组分的抗肿瘤活性;根据抗肿瘤活性结果,利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抑制效果最明显组分进行纯化,采用质谱、13 C NMR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并分析构效关系。FT-IR分析结果表明:KL具有与银杏磨木木质素(MWL)相似的结构;分级组分的总酚含量(TPC)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降低。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乙醚可溶组分(LC2)对人源肺癌 A549 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 值为(366。09±6。39)mg/L。LC2 纯化结果发现,分离出的化合物 L7 的抗肿瘤活性最好,对肺癌 A549 细胞的 IC50 值为(89。44±2。13)mg/L。质谱、13 C NMR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L7 是酚羟基上连接着 2-丙醛取代基的β-5 结构的松柏醛二聚体。木质素小分子物质的苯丙烷单元侧链上醛基的增加会提高抗癌活性,但是醚键的增加会降低抗癌活性。

    硫酸盐木质素分级组分生理活性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化学结构

    MMT/IFR膨胀阻燃液化木质素磺酸钠基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性能

    安昕煜李旭巩玲刘志明...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木质素磺酸钠(SLS)液化产物完全替代聚醚多元醇,同时以由壳聚糖(CS)和聚磷酸铵(APP)复配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和蒙脱土(MMT)为添加剂,制备出MMT/IFR膨胀阻燃液化木质素磺酸钠基聚氨酯泡沫(SLS-PUF/IFR/MMT)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极限氧指数(LOI)、热重分析(TG)仪、锥形量热仪、热导率测试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性能、导热性能和压缩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 IFR添加量为 20%时,制备的材料 100%SLS-PUF/20%IFR的LOI值达到了最高值24。3%;当IFR添加量≥16%时,制备的材料 100%SLS-PUF/IFR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 级。在此基础上,当 MMT添加量为 2%时,制备的材料 100%SLS-PUF/20%IFR/2%MMT的 LOI值达到了24。8%,且其垂直燃烧等级能够达到V-0 级。相较于100%SLS-PUF材料,100%SLS-PUF/20%IFR/2%MMT材料的峰值热降解速率、最大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0。6%/min、145。6 kW/m2和13。9 MJ/m2,残炭量提高了13。1 个百分点,同时其表观密度和压缩强度则分别提高至58。72 kg/m3和296。6 kPa,其热导率也达到了0。041 W/(m·K)。

    聚氨酯泡沫木质素磺酸钠阻燃性能压缩强度

    《林产化学与工业》征稿简约

    32页

    桉木化学机械浆废水好氧生物抑制特性分析及降解规律研究

    丁来保田庆文杨然朱津苇...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桉木化学机械浆废水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出水的有机物成分及含量,统计了好氧处理前后废水中碳原子数的分析情况,分析了废水中主要的生物难降解组分及降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厌氧和好氧处理后残余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为芳樟醇(C10,21。21%)、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C13,21。39%)、二氢月桂烯醇(C10,8。90%)、铃兰醛(C14,6。16%)和香茅醇(C10,4。76%)等,主要为含苯环有机物和抑菌成分,具有生物难降解性和抑菌性,宏观表现为生物处理去除率较低。好氧处理前后,废水中醇类物质质量分数从19。32%上升至51。71%,醛类物质质量分数从3。68%上升至13。35%,酯类物质质量分数从29。75%降至28。32%,含苯环有机物质量分数从32。70%上升至61。06%,说明其他有机物获得比含苯环有机物更大幅度的降解。建议通过解毒预处理和生物强化提高微生物活性等途径改善生物处理效果,减轻后续深度处理的难度,降低综合处理成本,实现低成本达标排放。

    桉木化机浆废水生物处理生物抑制降解规律脱毒解毒

    L-香芹酮基磺酸肟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蒙玉培段文贵林桂汕张文静...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L-香芹酮(1)为原料,经盐酸羟胺肟化和O-磺酰化反应,合成得到23 个未见文献报道的L-香芹酮基磺酸肟酯类化合物3a~3w,并通过1 H NMR、13 C NMR、FT-I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8 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50 mg/L时,目标化合物对所测试的8 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b(R =o-FPh)、3c(R =m-FPh)和3h(R =p-ClPh)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6。7%、75。9%和78。3%(均为B级活性水平),均优于阳性对照百菌清;化合物3h对黄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西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8。4%、78。3%、82。2%和78。8%(均为B级活性水平),具有一定的广谱抑菌活性;化合物3b对苹果轮纹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西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6。7%、77。5%和78。6%(均为B级活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广谱抑菌活性。

    L-香芹酮磺酸肟酯抑菌活性合成

    大豆蛋白-聚丙烯酰胺/复合盐抗冻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应用

    杨福生李雨羲王定坤詹洵...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豆蛋白(SPI)、丙烯酰胺(AAm)、ZnCl2、LiCl为原料,制备得到一种具备抗冻性能的大豆蛋白-聚丙烯酰胺复合盐(SPI-PAAm/ZnCl2-LiCl)抗冻凝胶电解质,并将其应用到混合电容器中,考察器件在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nCl2和LiCl的加入,破坏了凝胶电解质中水分子间氢键,并赋予凝胶电解质优异的低温离子电导率和较好的低温力学性能。当ZnCl2与LiCl物质的量比为 5∶12 时,此条件下的抗冻凝胶电解质性能最优。在-70℃下,抗冻凝胶电解质经历100 次应变为100%的循环拉伸测试仍保持结构完整,应力保持率>65%,塑性变形率<25%,能量损耗系数<0。35。基于此抗冻凝胶电解质的混合电容器在低温下仍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80℃下可以正常工作,低温环境下能量密度集中在50~200 Wh/kg,功率密度集中在1 000~30 000 W/kg,即便在-70℃下,混合电容器的功率密度接近1 000 W/kg,能量密度>10 Wh/kg。同时,在-70℃下循环充放电 5 000 次,电容保持率>94%,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

    凝胶电解质抗冻性能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