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产化学与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宋湛谦

双月刊

0253-2417

cifp@vip.163.com

025-85482493,85482490

210042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林产化工研究所

林产化学与工业/Journal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林产化学化工科学技术成就、报道学术研究成果、评述国际国内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内容包括木材化学与制浆技术、萜类化学、植物原料水解及其产物加工利用、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生产和利用、松脂化学和利用、单宁化学和利用、精油化学和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和其它万分的加工利用、木本油料、油脂、林产药物、林产香料等化学和利用。本刊先后被国内外10多种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望江南茎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杨瑾张一宁张玉红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望江南茎为原料,经超声波乙醇提取后,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4 种萃取物,通过滤纸片扩散法测试了4 种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活性,发现氯仿萃取物的综合抑菌效果最佳;进一步通过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氯仿萃取物,得到组分 1、组分 2 和组分 3;利用质谱法分析确定了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组分1 中起主要抑菌效果的化合物。结果表明:极性较小的组分1 抑菌效果显著,组分1中检测出22 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7 个、蒽醌类13 个、多酚类1 个、香豆素类1 个。选择3 种单体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表明:3 种化合物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和MBC值均小于氯仿萃取物,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强,MIC值均为 0。2 g/L,MBC值均为0。39 g/L;大黄素甲醚综合抑制效果最佳,可能为望江南中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化合物之一。

    抑菌活性望江南质谱分离

    勘误

    128页

    漆酚聚合固化技术及其功能聚合物应用研究进展

    李东旭张娟妮张婷婷李艳...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漆酚作为常见的植物来源多酚之一,是漆树分泌物生漆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结构中含有苯环、邻/间位双酚羟基和长(不)饱和烷烃侧链(C15~C20)等活性基团。近年来,漆酚在膜功能材料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化学聚合固化技术制备漆酚功能聚合物,在膜表面/界面工程、胶黏剂、止血剂等领域应用较广,是实现生漆资源化和提质增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关于漆酚聚合固化机理,以及加热固化、紫外光固化、漆酶仿生催化、金属配位螯合、有机共混交联、溶胶-凝胶反应、静电纺丝等漆酚固化聚合技术;总结了漆酚功能聚合物在防腐涂层、疏水涂层、止血抑菌涂层等功能材料应用中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生漆漆酚功能材料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生漆漆酚聚合固化机理和技术功能材料

    活性炭气相吸附过程中安全性研究进展

    刘斌左宋林刘金龙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OCs包括烃、醛、醇、醚、酮、酯、羧酸等。活性炭吸附VOCs已成为目前的主要环保技术,然而,在活性炭吸附VOCs过程中,由于吸附热的产生容易导致活性炭床层温度升高,从而引发活性炭床层起火是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从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吸附操作方式和条件,以及VOCs组分等方面,具体综述和分析活性炭的生产原料、制备方法和后处理过程等影响活性炭着火点的主要因素,以及气流的湿度、氧气含量等性质,气体流速、活性炭床层厚度、吸附工况等吸附工艺对活性炭床层温升产生的影响,为系统掌握和评价活性炭在气相吸附过程中应用安全性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针对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净化含VOCs废气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指出了在该领域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活性炭VOCs着火点安全性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