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095-2775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Journal 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 (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年晋中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石强李静虹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晋中市201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晋中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2018年晋中市各县区疾控上送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8年晋中市共采集手足口病例标本397份,经核酸检出阳性345份,阳性率为86.9%.其他EV核酸阳性率为7.81%.晋中市手足口病全年均有发病,6月达发病高峰,患者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男童多于女童.结论 应加强当地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明确的病原学依据.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七种基于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对佛山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适用性评估

    黄俊达李炜煊潘练华麦爱芬...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七种基于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RF)公式对健康成年人肾功能的评价.选取最适公式,处理大量可靠数据,建立佛山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组的健康成人95%参考区间.方法 对2016年1月-12月在佛山市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49名成年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七种基于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RF)公式估算eGFR并进行比较.血肌酐检测原理为酶法,胱抑素C检测原理为胶体金增强免疫法.以eGFR>90 mL/(min·1.73 m2)为正常.结果 基于血清肌酐和(或)血清CysC的7种公式计算所得eGFR中,中国eGFR协作组CysC-Cr联合公式的计算值落入正常区间eGFR>90 mL/(min·1.73 m2)比例较高,表现较好,较适用于体检人群的健康筛查.结论 7种基于血清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公式中,对于佛山地区健康成人,适用性最好的为中国eGFR协作组CysC-Cr联合公式.

    佛山地区肾小球滤过率(eGRF)公式

    血清铁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对肾衰竭患者诊断价值研究

    高永棣匡颖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衰竭期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肾衰竭患者19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F和PTH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PTH低于观察组,对比具有差异性(t=29.427,P<0.001);对照组患者SF低于观察组,但对比无差异性(t=2.384,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血清PTH诊断灵敏度较好(P<0.05);依据对照组数据可得出PTH的95%参考值范围为25.21-65.19 ng/mL.结论 肾衰竭患者血清中PTH水平明显增加,且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血清SF略有升高,但无诊断价值.

    慢性肾脏病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

    血清Hs-CRP、Hcy、D-D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

    吕汉琰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Hs-CRP、Hcy、D-D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且将其设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接收的74名健康体检者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Hs-CRP、Hcy、D-D,并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s-CRP、Hcy、D-D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大面积梗死组的Hs-CRP、Hcy、D-D显著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检测Hs-CRP、Hcy、D-D,可辅助诊断脑梗死,意义重大.

    Hs-CRPHcyD-D脑梗死临床意义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王洋泽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46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体检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以及臀围等基本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在体检者空腹的情况下采血对体检者的血脂、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受检者的血尿酸水平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本次探究中,对无任何代谢性综合征的相关体检人群研究发现,无论男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在相同的血尿酸水平下,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知体检者的性别、体质指数、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血清尿酸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密切,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细胞因子IL-6、TNF-α和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预后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许超邱黎霞罗雪平樊榕...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及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数量作为监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情况的重大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5例,严密监测患者手术前后的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TNF-α水平和血清IL-6水平.结果 手术前后CTC数量、TNF-α水平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手术前后血清IL-6水平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血清中的IL-6水平与患者术后预后有较大的相关性.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循环肿瘤细胞乳腺癌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意义分析

    郁丽亚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过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确定为2型糖尿病,自愿在我院接受治疗,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同时纳入50例同时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所有研究参与者均自愿参与本院此次研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进行hs-CRP和血脂[TG(甘油三酯)、CHOL(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对两组水平情况,评价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诊断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hs-CRP、TG、CHOL、LDL水平分别为(5.83±0.74)mg/L、(2.97±0.58)mmol/L、(5.85±0.55)mmol/L、(3.68±0.86)mmol/L,较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HDL水平为(1.39±0.11)mmol/L,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hs-CRP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正比关系(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来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检测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2型糖尿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谭珊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产孕妇血常规与凝血四项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临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时期收治的15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由同一组检验人员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及凝血四项检测,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检测结果及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218.47±9.45)×109/L,对照组血小板(221.14±8.74)×109/L,两组数据差异性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12.04±2.52)×109/L,红细胞计数(3.53±0.41)×109/L,血红蛋白(110.34±5.49)g/L,各项血常规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活酶时间(23.46±3.04)s,纤维蛋白原(4.78±1.23)g/L,凝血酶原时间(9.52±1.32)s,凝血酶时间(9.04±0.82)s,四项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较正常非妊娠妇女,临产孕妇血液正处于高凝状态,经常会出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情况,对检测临产孕妇血常规与凝血四项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检测结果由临床医师给予针对性干预,及时纠正孕妇贫血情况,对母婴并发症进行预防,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具有推广意义与临床价值.

    凝血四项检测血常规检测临产孕妇临床价值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皇甫素慧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择晋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微生物检验样本75例,选择疾控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质量控制后的微生物检验样本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质量问题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质控前质量问题发生率较质控后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的仪器因素、方法因素、人员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前的环境因素、样本因素较质控后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质量问题,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值得推广使用.

    影响因素质量控制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

    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的效果

    李颖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采取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实施常规管理所得检验样本1139例为对照组.另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所得检验样本1143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检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健康体检患者标本检验不合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减少样本不合格率,降低检验过程错误发生率,提高了检验结果准确度,值得推广.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PDCA循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