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095-2775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Journal 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 (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PPA与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意义探究

    魏移娟陈立华彭佰贤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PPA与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患者355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根据《梅毒诊断标准》确诊结果 ,回顾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临床确诊梅毒69例,TPPA检测诊断阳性符合率95.65%、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 85.51%(P<0.05),而TPPA检测特异性略高于TRUST,但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TRUST检测阳性标本得出,抗体滴度≥1:8有16例.结论 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比TRUST高,可准确诊断出梅毒病例,但TRUST检测可进行滴度分析,有助于判断临床疗效、感染与复发情况,为了有效控制梅毒流行,强化梅毒监测,可联合TPPA与TRUST检测,进一步提高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准确性,科学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TRUST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

    杨静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结果 和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血栓性疾病患者156例为研究样本,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3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对受检者血小板微粒进行检测,对比检验结果 .结果 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患者静息血小板微粒释放量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化疗后急性白血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者活化状态下血小板微粒释放量高于静息状态,P<0.05.结论 血液中微粒性质和释放量的改变是评定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标准,而血小板减少则可能与白血病有关,血液中微粒释放也与血小板活化有密切联系.

    血小板减少血液微粒临床检验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检验分析

    赵静雯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中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收取患者中断尿做尿培养和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检测出81例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有72例,最多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有26例,其中最多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8.2%和8.7%;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丁敏感率为100%,对青霉素G、红霉素耐药.结论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高,病原菌耐药率较高.

    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以及生化相关指标检测

    茹文渊刘思贤黄伟龙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以及生化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其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使用全自动电泳仪进行检测.结果 在30例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显示,有29例患者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IgG双克隆型6.67%、IgD型6.67%、IgA型26.67%、IgG型56.67%.未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3.33%.8例IgA型和17例IgG型患者的IgA以及IgG水平显著提升.2例IgD型患者的IgM、IgA、IgG下降.1例双克隆型患者的IgM与IgG提升.患者在钙、肌酐、总蛋白和尿素氮水平上,全部高于正常水平,白蛋白水平未出现异常变化.结论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开展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率.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生化指标

    谷胱甘肽还原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褚玲谢军王雨婷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酶(GR)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9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4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样,测定GR水平、血糖(GLU)水平以及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统计RG阳性率,比较观察两组GR水平差异,分析其与血糖和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GR阳性率(63.42%)高于对照组(2.50%),血GR、HDL-C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血GLU、LDL-C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示,GR与HDL-C呈正相关(r=0.415),与LDL-C呈负相关(r=-0.362).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时抗氧化作用减弱,改善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对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谷胱甘肽还原酶浓度也与血脂有一定关联,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降脂治疗的参考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谷胱甘肽还原酶检测价值

    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对早期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价值

    吴静瑜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早期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和健康体检者55例开展此次研究,按照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比两组的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AMI组)与对照组(健康组)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 的比较,观察组BNP(360.6±31.4)pg/mL、hs-CRP(20.7±5.6)mg/L、Hcy(58.6±10.6)µ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BNP(57.8±12.8)pg/mL、hs-CRP(2.5±1.2)mg/L、Hcy(10.4±2.8)µmol/L.观察组的三项检查数值均较高,且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早的明确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抢救的关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检测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病症早期能够进行较好的鉴别诊断,各项检查结果 数值有明显差距,可清晰判断,临床运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BNPhs-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临床价值

    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临床意义

    沈凌志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健康临产孕妇30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间段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示健康的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并将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凝血功能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的纤溶及凝血功能,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以及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母婴的安全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

    凝血功能检测临产孕妇意义及影响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研究

    谢翠华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检测两组性腺激素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雌二醇、孕酮低于对照组,催乳素、睾酮、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卵泡雌激素无明显差别(P>0.05).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呈现周期性变化.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特异性高,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作用明显,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以及治疗方案的综合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化学发光免疫法性腺激素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断作用

    C反应蛋白与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关系研究

    张智文杨海涛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发生过脑卒中事件的房颤患者资料,同时纳入34例未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指标,使用ROC曲线评价C反应蛋白预测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 与非卒中组相比,卒中组中高血压患者较多(P<0.05),而在性别、年龄、抽烟、饮酒、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C反应蛋白、血小板和左心房内径(LAD)均较非卒中组高(P<0.05),而在血肌酐和LVEF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 显示C反应蛋白预测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发生AUC为0.708(95%CI:0.587-0.829,P=0.003).结论 高C反应蛋白水平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房颤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监测.

    心房颤动C反应蛋白炎症卒中

    检验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预后中的效果

    黎阳曾梦如黄丽霞黄明珠...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检验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发性骨髓瘤治疗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7月30日-2019年7月30日收治的发性骨髓瘤患者67例,同期选择6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多发性肿瘤患者PDD方案进行治疗,检验治疗前后以及健康体检人员的Hcy水平,评价Hcy水平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的效果.结果 经比较发现,治疗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的Hcy水平高于健康人员,P<0.05,治疗后的Hcy水平略高于健康人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较,多发性骨髓瘤的Hcy水平较高,但是给予有效治疗后,Hcy水平可显著降低,基本无健康人员无差异,因此Hcy水平能够作为检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参考价值.

    检验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