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095-2775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Journal 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 (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体会

    关芬娇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照组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将两组检验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正常标本所占比81.00%低于对照组、异常标本所占比19.00%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后者更具有优势,且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丽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接诊的13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观察,取全部患者清洁中段尿继续观察,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实验组实施微生物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感染状况,比较诊断治疗结果 .结果 实验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分别为9.23%、29.23%和61.54%,对照组为21.54%、44.62%和33.85%,比较两组感染程度,实验组更优(P<0.05);两组诊断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96.92%)高于对照组(81.54%)(P<0.05).结论 采用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可提升诊断结果 准确率,并用于微生物疾病预防,有助于提升诊断与治疗临床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微生物检验尿路感染患者预防诊断治疗临床价值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检测抗缪勒氏管激素结果分析

    高干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抗缪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研究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AMH的检测结果 ,并收集20例经期正常的同龄妇女做为对照组检测AMH,比较两组之间AMH结果 的差异.结果 两组人群年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群的AMH结果 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MH作为近年来应用的新指标,对PCOS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多囊卵巢抗苗勒管激素分析

    分析碘缺乏病实验室网络盐碘质控考核结果

    程俊丽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我省碘缺乏病实验室,网络盐碘质控考核结果 .方法 评测我省2017年度11个地市以及21个县区网络盐碘质控,依据GB13025.7-2012中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进行检测评定,用参考值±不确定度模式实施评估.结果 参与调查的我省11个地市以及太榆同城化21个县区的IDD实验室盐碘质控考核结果 全部达标.结论 2017年度我省11个地市以及太榆同城化21个县区IDD实验室经过网络盐碘质控考核以及相关培训,致使检测能力显著提高.

    碘缺乏病实验室网络盐碘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析及临床效果观察

    韦如锦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 准确性的因素探析及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2017年1月-2019年7月间来院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50000例患者.计算其检验结果 准确性,并分析影响准确性的具体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中,标本检验结果 偏差共249例,检验准确性为99.50%.影响因素主要为标本保存,其次为患者因素,再次为血液采集因素,最后为抗凝剂因素,以上因素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易出现检验结果 偏差等情况,影响检验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标本保存不当、患者个人因素和抗凝剂等,需要加用对应措施,以提高检验效果.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因素

    PDCA循环管理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萍董雅卓梁东竹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本消毒供应中心未开展PDCA循环的120份样本作为A组资料,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的120份样本作为B组资料,分析两组的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A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分别为80.00%、85.83%、80.83%、90.00%,B组对应的合格率为90.83%、96.67%、92.50%、99.17%,B组高于A组(P<0.05).B组清洗与消毒质量、医疗器械管理、包装质量、环境质量的评分均高于A组(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61.54%,实施后的满意度为100.00%,实施后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这一护理管理方式,其一提升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及护理管理质量,其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即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消毒供应中心PDCA循环管理护理管理

    吞咽评估集束化管理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张晓嫚吴秀玮王建玉徐彩玲...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吞咽评估集束化管理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自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选取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吞咽障碍常规评估及护理,研讨组50例患者采用吞咽评估集束化管理,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 参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0.00%高于研讨组2.00%,参照组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72.00%低于研讨组94.00%,参照组评估正确率44.00%低于研讨组92.00%,P<0.05,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吞咽评估集束化管理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其具备流程化、系统化,且操作性强,在有效约束护理人员的同时提升疗效,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也得以显著下降.

    吞咽评估集束化管理吞咽障碍应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

    刘艳凤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另取本院检验科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0例做为参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的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查结果 .结果 实验组血清胱抑素C、血浆纤维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和参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展型患者和参照组在检查指标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型患者在检查指标上和参照组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水平和身体健康者相比差异明显,具有较高检测价值,可以帮助医疗人员选择正确治疗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临床检验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

    莫水群曾月婷黄旭荣王洋洋...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20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其中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分别有105例和95例;所选患者均接受TEG检测,并对比正常对照组(n=100).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前,脑梗阻组K值及R值降低明显,而LY30、MA值、CI值、G值提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K值及R值方面,治疗前,脑出血组提高明显,而LY30、MA值、CI值、G值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脑梗死组患者K值、R值提高显著;而LY30、α角、CI值及G值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在K至及R值方面,治疗后降低明显,在LY30、α值、CI值及C值方面,治疗后提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及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充分反映患者血液凝固性异常状况,为预后评估及药物指导提供数据参考.

    血栓弹力图脑出血急性脑梗死

    探讨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在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病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唐干平朱素优曾育英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病因检测中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应用效果,另分析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时期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检测结果 差异.方法 共计抽取105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其中使用B超引导进行产前诊断的患者236例,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患者822例,患者均于2015年12月-2019年11月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分组对比患者检测结果 .结果 绒毛细胞长期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绒毛培养的成功率与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中的成功率相比较高,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与产前检查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培养时间分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细胞长期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作为产前诊断以及流产诊断的标志,临床诊断中需要确保检验标本的新鲜度以及无菌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绒毛细胞培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

    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产前诊断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病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