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095-2775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Journal 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 (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功五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质效应对临床测值的影响

    张坚刘永太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功五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质效应对临床测值的影响.方法 探究T3、T4、FT3、FT4、TSH项目的牛血清、马血清、山羊血清、水解明胶、BSA、PBS、生理盐水、正常人血清、甲减人血清的基质效应对临床测试的影响.结果 用不同基质对同一份高值血清进行倍比稀释,T3项目中的牛血清、水解明胶、BSA基质效应较为明显,T4项目中的牛血清、马血清、水解明胶、BSA、PBS、生理盐水基质效应明显,FT3项目中的牛血清、水解明胶、BAS、PBS、生理盐水基质效应明显,FT4项目中的牛血清、马血清、水解明胶、BSA、PBS、生理盐水基质效应明显.结论 使用甲减人血清对T3、T4、FT3、FT4、TSH项目高值血清进行稀释,甲亢人血清在促甲状腺激素稀释中取得了良好的稀释效果.

    甲功五项化学发光免疫基质效应血清检测血清基质

    FeNO评估吸入ICS+LABA对变应性咳嗽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研究

    葛敏朱祥黄娴倪殿涛...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FeNO对AC患者吸入ICS+LABA治疗的临床价值.

    变应性咳嗽FeNO价值研究

    利拉鲁肽注射液在正常动物及糖尿病模型动物中降血糖作用的评价

    王菲王洪领姚曦冉邢锐...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利拉鲁肽注射液在正常动物及糖尿病模型动物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正常ICR小鼠、Ⅱ型糖尿病db/db小鼠和Ⅱ型糖尿病KKAy小鼠被分为7组,分别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和诺和力(0.03、0.1、0.3 mg/kg),观察其对OGTT后血糖变化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 利拉鲁肽注射液在0.03-0.3 mg/kg剂量范围内能够降低ICR小鼠、db/db小鼠和KKAy小鼠的OGTT后的血糖曲线下面积(AUC),量效关系良好,作用时程等都与相同剂量的诺和力相当.结论 利拉鲁肽注射液在正常动物和糖尿病模型动物中均可观察到降血糖的药理学作用,与市售对照诺和力的降血糖作用相当.

    利拉鲁肽注射液诺和力血糖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研究

    尹德珍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血常规检查结果 提示为危急值范围或贫血、发热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20例为对照组,均检查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两组的红细胞平均蛋白数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R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以及红细胞压积(HCT),并且对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进行计算,比较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MC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MCHC、RDW-SD、MCV以及H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阳性率高,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通过检验血细胞形态学,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充分反映出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临床检验阳性率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及鉴别准确性分析

    关佳灏代飞杨洋洪生静...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及鉴别准确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贫血类型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及地中海贫血组,各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测定结果 .结果 贫血组RBC、MCHC、RDW、MCH、Hb、及M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MCHC、Hb水平高于缺铁性贫血组,RBC、、EDW、MCV及MCH水平较低(P<0.05).结论 贫血患者血检验结果 与正常人差异较大,血常规检验可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验

    WBC、CRP和凝血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黄红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观察凝血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至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2例,再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5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数(WB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IB、D-D以及WB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AECOPD患者FIB、D-D、WBC以及CRP水平又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和凝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患者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医生对其进行诊断和进行相关治疗时的监测,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凝血指标WBCCR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意义

    少白悬浮红细胞在临床输血中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应用效果分析

    梁艳王兴霖杨照黎冯成龙...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少白悬浮红细胞在临床输血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2000名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者和2000名输注少白红细胞的患者,共计4000名在本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2 h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显著低于对照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临床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少白悬浮红细胞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安全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在G6PD缺乏症女性杂合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胡玲玲李磊周颖娟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筛查G6PD缺陷症特别是女性杂合子的较好筛查方法 ,以提高诊断率,以期对因G6PD缺陷而造成的新生儿黄疸、核黄疸实施早期干预.方法 应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RT)和荧光斑点法对2019年5月-9月在我院孕检的妊娠妇女进行G6PD筛查检测,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确诊.结果 女性G6PD缺陷症总检出率为12.36%(259/2096),在女性G6PD缺乏纯合子及双重杂合子检测中,MHB-RT法和荧光斑点法均可100%检出.在女性杂合子检测中,MHB-RT法的假阳性率为1.2%,假阴性率为14.3%.荧光斑点法的假阳性率为0.5%,假阴性率81.9%.结论 应用MHB-RT法作为初筛实验联合高分辨荧光熔解曲线法确诊实验可大大提高女性杂合子检出率,降低因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黄疸的漏诊率,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客观准确的诊断G6PD缺陷症并找出本地区的优势突变,对于基层医院实验室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女性杂合子葡萄糖6磷酸酶脱氢酶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温树国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 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方法 研究标本选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10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影响检验结果 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在1000份标本资料检验中,检验结果 不准确有56例,准确例数为944例,检验结果 准确率为94.40%(944/1000).结论 经分析结果 显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因素为患者、血压采集、保存以及抗凝剂等方面原因,因此要针对因素给予相关的处理方案,确保生化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检验结果因素分析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分析

    谢静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1000例输注红细胞患者中抽查的50例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输血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去白悬浮红细胞进行输注,5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术中反复输血共输注红细胞154次,其中红细胞输注无效次数为38次,无效率为24.68%,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原因后分析讨论如何提高安全输血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50例患者病历资料和输血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得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对和红细胞的安全输注结果 有关.结论 红细胞输注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自身抗体、免疫系统和感染、过敏、发热等因素,尽可能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

    红细胞输注安全输血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