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许文荣

月刊

1001-764X

editor@lcjyzz.com

025-83620683

210008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临床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江苏省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检验专业学术期刊,以中高级医学检验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学检验及其相关和交叉学科领域领先而实用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探讨、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辟有论著、论著摘要、案例报告、新技术和新方法、经验交流、检验与临床、述评、专家意见、问题讨论、综述、讲座、学术动态、继续教育园地、网络天地及产品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胞外囊泡在牙周炎中的双重作用

    李晓彤张玲张斌蓝菁...
    52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指来源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旁分泌脂质双层亚细胞颗粒,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生物体液中.EVs通过传递各种信号分子,介导牙周组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传递.多项研究报道了来自牙周致病菌的EVs可引发牙周炎,加重对牙周组织的破坏,甚至传播到远隔器官引起全身性疾病.然而,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EVs已被证实可以调节牙周局部免疫微环境,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可被用于牙周炎的"无细胞"治疗.该文阐述了 EVs在牙周炎中的双重作用机制,并对EVs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综述.

    牙周炎细胞外囊泡细菌外膜囊泡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面肩肱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构建及骨骼肌分化

    焦娇霍海芹季修庆许伊云...
    527-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鉴定面肩肱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初步探讨其骨骼肌分化能力,评估该细胞模型应用于疾病机制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例FSHD患者的PBMC,用含4个重编程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仙台病毒感染PBMC并获得FSHD患者来源的iPSCs,继续诱导其骨骼肌分化.通过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核型、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析iPSCs和骨骼肌细胞特性.结果 成功获得FSHD患者来源的iPSCs,其可表达多能干性标记.FSHD-iPSC核型及D4Z4拷贝数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背景一致,并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该细胞同时表达DUX4致病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结论 FSHD患者来源的PBMC可重编程为iPSCs,FSHD-iPSC可分化为疾病相关的肌源组细胞及肌管细胞,为FSHD发病机制的体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并为寻找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提供了工具.

    面肩肱肌营养不良症诱导多能干细胞骨骼肌分化肌管细胞

    前列腺素家族中的PGB2、15-keto-PGE2、8-iso-PGF2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高毅男王培君叶棣文郭泽郡...
    535-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家族(prostaglandins,PGs)成员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设为对照组(Ctrl)、脂肪变组(FFA)、前列腺素B2(PGB2、10 μg/mL)处理组、15-酮基-前列腺素E2(15-keto-PGE2、10 μg/mL)处理组、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10 μg/mL)处理组.采用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活性,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沉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蛋白的表达水平.另取15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基础组(CD组,n=5,10%低脂饲料喂养16周)、高脂组(HFD组,n=5,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模NAFLD)、PGB2组(n=5,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每天给予尾静脉注射PGB2 20 μg/kg,持续2周).采用小鼠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检测小鼠的糖耐量水平,HE染色验证小鼠肝脏脂肪变程度.结果 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PGs对NAFLD的脂质沉积没有显著影响,但PGs能够缓解NAFLD伴随产生的炎症.qRT-PCR结果显示,FFA组IL-1β水平[(2.274±0.550)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2 8),而在50 μg/mL PGB2、10μg/mL 15-keto-PGE2 和 10μg/mL 8-iso-PGF2α 的作用下,IL-1β 分别降低至[(0.720±0.036)倍,P=0.003 1、(0.857±0.225)倍,P=0.006 4 和(1.767±0.725)倍,P=0.029 7].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经过 PGs 处理,p-IRS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CD组小鼠体重为(28.560±2.028)g,HFD组小鼠体重升高至(49.300±0.667)g,而PGB2组显著降低至(40.840±4.043)g,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7);此外,PGB2组葡萄糖耐量结果优于HFD组.HE染色结果显示,与HFD组比较,PGB2组肝脏脂肪变的程度降低.结论 PGs中的PGB2、15-keto-PGE2、8-iso-PGF2α可通过缓解IL-1β介导的炎症,上调p-IRS表达,促进胰岛素信号传导,减轻胰岛素抵抗,缓解NAFLD的发生、发展.

    前列腺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胰岛素抵抗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

    EZH2调控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朱玲王科赵峰李思齐...
    54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调控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生物学行为的机制,为寻找OC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采用EZH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d RNA,siRNA)在不同OC细胞系中敲减EZH2,并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分析干扰siEZH2 mRNA和蛋白质的效率.进一步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EZH2后对O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和凋亡水平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干扰EZH2后,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和H3K27me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EZH2调控O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结果 转染siEZH2后,OC细胞系中EZH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2780细胞中EZH2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下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EGR1以及H3K27me3蛋白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降低.转染siEZH2-1后,转染组A2780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转染siEZH2-1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siEZH2-1后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强(P<0.05).结论 EZH2在OC细胞系中高表达,并促进A278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抗凋亡.但EZH2并非通过其H3K27me3转移酶功能调控EGR1的表达而调控影响OC的生物学行为.

    卵巢癌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Zeste同源物增强子2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多黏菌素耐药基因在全球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分布特点

    翟俊斌曹小利沈瀚陈雨欣...
    548-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mcr)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分布特点.方法 使用Aspera软件从NCBI基因组数据库下载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组序列,采用CheckM v1.1.3和Quest 5.0.2软件进行质量过滤,使用Prokka v1.13对基因组进行注释.从NCBI网站下载所有mcr基因序列,采用makeblastdb命令构建数据库,再采用 自编写的Perl脚本程序从注释文件提取所有基因核苷酸序列为Query,进行本地BLASTN分析,获得mcr阳性的菌株.从PubMLST网站下载肺炎克雷伯菌7个管家基因的基因序列文件和Profiles文件为数据库,采用自编写的Perl脚本程序提取基因核苷酸序列为Query,进行本地BLASTN分析,确定每个基因组的序列类型(ST).使用自编写的perl程序从下载的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GenBank文件中批量提取菌株元信息(如分离源、样本类型、国家和日期等)以分析mcr阳性菌株的分布特点.使用卡方检验对比不同ST型之间mcr分布的差异.结果 在本研究纳入分析的全球11 429个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中,207株细菌中检出 229 个 mcr.mcr 变异体共有 6 种,以 mcr-1(87/229,38.0%)、mcr-8(59/229,25.8%)和 mcr-9(59/229,25.8%)为主;207 株细菌检出76种 ST 型,以 ST15(21/207,10.1%)、ST43(17/207,8.2%)、ST11(16/207,7.7%)和 ST147(16/207,7.7%)为主.87 株mcr-1阳性菌株有 31 种 ST,以 ST43(17/87,19.5%)和 ST15(10/87,11.5%)为主;59 株 mcr-8 菌株有 17 种 ST,以 ST43(17/59,28.8%)和ST11(9/59,15.3%)为主;59 株 mcr-9 菌株有 27 种 ST,以 ST147(11/59,18.6%)和 ST274(11/59,18.6%)为主.不同的ST型携带的mcr变异体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mcr阳性肺炎克雷伯菌来自全球五大洲的28个国家,以中国(68/207,32.9%)和泰国(45/207,21.7%)为主,主要来源于人体(100/207,48.3%),流行时间集中于2015年至2018年.结论 在全球肺炎克雷伯菌中,mcr的流行以mcr-1、mcr-8、mcr-9为主.mcr-1的流行以ST15和ST43为主,mcr-8的流行以ST11和ST43为主,mcr9的流行以ST147和ST274为主.加强该类细菌的监测对于预防院内感染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肺炎克雷伯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序列分型基因组

    慢性骨髓炎混合感染1例

    杨阳陆如岳陈琪苗蔡莺莺...
    553-555页

    慢性骨髓炎脆弱拟杆菌鸟肠球菌放线菌属

    布氏弓形菌致肝硬化患者菌血症1例

    许丽霞钟山王立程王崇圳...
    556-558页

    布氏弓形菌菌血症

    宏基因二代测序诊断钩端螺旋体1例

    谢露露王丽莎
    559-560页

    问号钩端螺旋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败血症

    临床检验杂志网站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开通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
    5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