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张贞浏

双月刊

1004-1648

83700011@163.com

025-82296069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Alzheimer's病干预效果的分析

    何清韩洁玢王佩佩董粤蓉...
    32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lzheimer's病(AD)患者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98例AD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运动组接受3个月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分别在基线、3个月、6个月利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评估认知功能,AD协作研究-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CS-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量表(NPI)评估精神行为症状,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估生活质量.以ADAS-cog评分3个月与基线时差值(ADAS-cog3-0)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基线特征是否会影响运动的疗效.将ADAS-cog3-0改善≥4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其他则纳入非预后良好组,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逻辑回归进行分析,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佳分界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在3个月和6个月时MMSE、QOL-AD评分显著升高,ADAS-cog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在3个月时ADCS-ADL评分显著升高,NPI评分显著下降(均P<0.05);在6个月时,ADCS-ADL、N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MMSE评分对运动组认知功能改善有负性影响,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缺血症状、基线时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生活质量对其没有影响.敏感、特异性分析显示,以MMSE>21.5分为界,界内的AD患者有氧运动效果好.结论 有氧运动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认知水平越保留的AD患者,有氧运动对其近期作用越好.

    Alzheimer's病有氧运动认知功能预后

    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田田杨军霞
    326-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2019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包括微血管病因8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外伤4例,缺血性脑卒中2例,脑微出血灶1例,颅内占位、特发性和先天性各1例.除1例失访外,剩余22例患者发病6个月内完全恢复率达82%.微血管病因和非微血管病因患者的完全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的病因种类和分布具有多样性,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经保守治疗整体预后良好,可至少随访6个月再决定是否手术矫正.

    孤立性滑车神经麻痹临床特征预后

    多系统萎缩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徐萱王丽晔张新宁黄晶晶...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的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199例MSA患者,根据OH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MSA患者出现OH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OH等级患者在性别、糖尿病病史、疾病等级、晕厥、卧位高血压、疲劳、脑保护药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等级(很可能的MSA)、晕厥、卧位高血压、疲劳是MSA患者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OH在MSA患者中普遍存在,其严重程度受多方面影响.其中疾病等级(很可能的MSA)、晕厥、卧位高血压、疲劳是MSA伴发OH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系统萎缩体位性低血压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合并脑耗盐综合征1例

    姜羽泽解瑞川岳江陈嘉慧...
    335-338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王甜甜付记桐孙林林孙光明...
    339-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患者24 h后NIHSS评分较基线升高是否≥4分分为END组(n=96)和非END组(n=293),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亚组分析,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列线图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和非END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ON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心脏病史、梗死部位、TOAST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5,95%CI:1.029~1.165,P=0.004)、LDL-C(OR=2.779,95%CI:1.355~5.694,P=0.005)、Lp-PLA2(OR=1.007,95%CI:1.001~1.014,P=0.047)、完全前循环梗死(以腔隙性梗死为对照,OR=8.045,95%CI:5.175~12.503,P=0.024)、心源性栓塞(以小动脉闭塞型患者为对照,OR=12.794,95%CI:8.411~19.462,P=0.002)、ONT 时间(OR=1.014,95%CI:1.001~1.026,P=0.029)是 AIS 患者发生 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入院时患者NIHSS评分情况进行亚组分析,中度亚组患者、重度亚组患者的ONT时间每增加1 min,发生END的风险分别增加 1.4%(95%CI:1.001~1.027,P=0.032)、2.9%(95%CI:1.008~1.050,P=0.006).通过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了预测END结局风险的列线图,通过ROC曲线计算AUC面积为0.922(95%CI:0.859~0.984,P<0.001),显示了很好的预测性能.结论 在临床中应对年龄、LDL-C、Lp-PLA2、TOAST分型、梗死部位等方面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更加关注,及时开展溶栓治疗,患者家属也应尽早送医,同时优化诊疗流程,缩短ONT时间,减少患者END的发生.

    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

    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及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的效果及短期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洪春永林庆金江华李清金...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及非LAA的效果及影响其短期转归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接受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4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LAA组与非LAA组.比较两组临床结局及NIHSS评分变化,并评价治疗安全性.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病因分型患者治疗后短期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LAA组患者62例,非LAA组患者42例.两组间基线资料、临床结局、NIHSS评分及安全性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病因分型患者行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后短期转归与TOAST分型无关(P>0.05),而与高血压、高血脂症、基线NIHS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WM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有关(均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LAA及非LAA的效果与安全性相当,治疗后其短期转归与高血压、高血脂症、基线NIHSS评分及WMR、RDW水平有关.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高压氧红细胞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PCSK9抑制剂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早期强化降脂治疗的作用

    蒋兰孙梦飞李怡萍傅新民...
    350-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CSK9抑制剂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患者早期强化降脂治疗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症状性ICAS患者139例,根据降脂方案分为他汀药物组(n=54)、PCSK9抑制剂组(n=42)和联合用药组(n=43).对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三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PCSK9抑制剂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三组间TC、LDL-C水平及用药2周后LDL-C<1.8 mmol/L、第90 d LDL-C<1.4 mmol/L比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他汀药物组比较,PCSK9抑制剂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及用药2周后LDL-C<1.8 mmol/L、第90 d LDL-C<1.4 mmol/L比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180 d,三组间终点事件发生、再发AIS或TIA、心血管性事件的比率及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他汀类药物组比较,PCSK9抑制剂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第180 d终点事件发生、心血管性事件的比率和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组生存分析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单独或联用PCSK9抑制剂的两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更高(Log-Rank=13.95,P=0.0009).结论 症状性ICAS患者早期应用PCSK9抑制剂强化降脂有效且安全,可进一步降低LDL-C、TC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提高血脂达标率,显著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PCSK9抑制剂强化降脂治疗安全性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高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

    薛俊燕黄淮
    356-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高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LVOS)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接受单纯支架取栓治疗的ALVOS患者60例(对照组)和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接受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的ALVOS患者60例(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血管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IL-6、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及NIHSS、mRS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支架取栓相比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治疗能有效提高高龄ALVOS患者血管复通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因子,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炎症反应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

    支架抽吸取栓高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

    鲁明韩梦引王全沈洁...
    360-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IS合并T2DM患者,根据SAP诊断标准分为SAP组(n=28)和非SAP组(n=97).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AP组病原学情况,探讨患者发生SAP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用ROC曲线检验模型.结果 SAP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3.9%).SAP组和非SAP组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使用抑酸药物的比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发现,意识障碍、留置胃管、使用抑酸药物、糖化血红蛋白、NLR是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模型预测患者发生SAP曲线下面积为0.948(95%CI:0.911~0.986),最佳截断值为0.217,此时敏感度为0.893,特异度为0.866.结论 AIS合并T2DM发生SAP时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致病为主,意识障碍、留置胃管、使用抑酸药物、糖化血红蛋白、NLR是其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缺血性卒中2型糖尿病卒中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预测

    家族性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慢性期1例

    杨梦雨张浩田淑磊王瑛璇...
    364-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