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邹声泉

月刊

1005-6483

whlcwk@126.com

027-87893476

430064

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和健康问卷与淋巴水肿生活质量问卷在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中的诊断价值

    周煦川刘宾韩悦郭小伟...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和健康问卷(Lymph-ICF-LL)和淋巴水肿生活量问卷(LYMQO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探索两种问卷的最佳截断值.方法 收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病人62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未患淋巴水肿病人37例.采用Lymph-ICF-LL评分问卷和LYMQOL评分问卷对两组病人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两种问卷评分与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EL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种问卷的预测诊断效能.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Lymph-ICF-LL评分与LEL指数呈正相关(r=0.478,P<0.05),LYMQOL评分与LEI.指数呈正相关(r=0.346,P<0.05).两种问卷对检测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都具有较高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Lymph-ICF-LL的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P<0.05),最佳截断值是20.1分,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91.9%;LYMQOL的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P<0.05),最佳截断值是1.9分,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3.8%.结论 Lymph-ICF-LL 和LYMQOL对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两种问卷可以作为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诊断方法之一.

    敏感度特异度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评估工具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在A型主动脉夹层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王海涛蒋丁胜方泽民
    258-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在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中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AAD病人组织标本9例,心脏移植供体修剪所得主动脉组织标本5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弹性纤维(EVG)染色评价两组主动脉结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标本主动脉壁组织中IGF2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两组标本中IGF2在细胞中的亚细胞水平分布情况及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和EVG染色中可见TAAD主动脉壁组织中细胞体积变小、排列紊乱,弹性纤维变细、断裂、排列紊乱;TAAD病人主动脉壁组织中IGF2的表达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显示IGF2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TAAD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少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AD病人主动脉壁组织中IGF2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关,IGF2有望作为预防和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新靶点.

    主动脉夹层IGF2凋亡增殖

    改良模块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临床应用

    杨子恒李樊赵波
    26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病人93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侧进胸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围术期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完成胸腔镜胸腺全切或胸腺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剑突下组胸腺全切手术时间为(60.32±1.53)分钟,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时间为(114.52±11.63)分钟,术后带管时间为(3.20±0.91)天,术后住院时间为(4.00±0.16)天,侧进胸组分别为(66.62±1.45)分钟、(138.76±6.35)分钟、(4.00±1.22)天和(4.70±0.1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3.8±0.8)分、48小时VAS评分为(3.0±0.7)分、72小时VAS评分为(2.6±0.9)分,侧进胸组分别为(5.7±0.9)分、(4.7±0.8)分和(3.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天感觉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模块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具备明显的围术期优势,尤其适合伴有重症肌无力的Masaoka Ⅰ、Ⅱ期胸腺瘤病人.

    胸腺肿瘤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要点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万伟张彬刘勇志井淼...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NSCLC病人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肺叶切除组、肺段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每组各27例,对比三组病人的手术具体情况(包括围术期情况、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术后3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结果 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长、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段切除组比较,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长、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肺段切除组CD4+、CD4+/CD8+、用力肺活量(FVC)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高于肺叶切除组,CD8+、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低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CD4+、CD4+/CD8+、FVC值、FEV1值、MVV、DLCO高于肺段切除组,CD8+、IL-6、CRP低于肺段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楔形切除组与肺段切除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手术方式中,肺楔形切除对NSCLC病人肺功能、炎症、免疫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其次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最后为肺叶切除,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预后比较无明显差异.

    胸腔镜肺叶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非小细胞肺癌

    喉返神经神经鞘瘤一例

    陈晨宋斌
    270-271页

    喉返神经神经鞘瘤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缩略语表达的要求

    彭波
    271页

    血清 miR-134-5p、miR-181a-5p 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价值

    周鑫志张松魏小栋
    27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 RNA-134-5p(miR-134-5p)、微小 RNA-181a-5p(miR-181a-5p)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就诊治疗的肺结节病人124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62例、恶性组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血清 miR-134-5p、miR-181a-5p 水平;采用 Pearson 分析血清 miR-134-5p 与 miR-181a-5p 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肺结节为恶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miR-134-5p、miR-181a-5p在鉴别肺结节病人为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 恶性组肺结节病人血清miR-134-5p、miR-181a-5p水平较良性组显著降低(P<0.05);肺结节病人血清miR-134-5p水平与 miR-181a-5p 呈正相关(r=0.547,P<0.05);恶性肺结节病人血清 miR-134-5p、miR-181a-5p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结节直径相关(P<0.05);miR-134-5p、miR-181a-5p为病人肺结节为恶性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节直径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iR-134-5p、miR-181a-5p水平联合诊断的AUC为0.931,均优于两者单独鉴别(P<0.05).结论 恶性肺结节病人血清miR-134-5p、miR-181a-5p水平较良性病人均显著降低,两者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微小RNA-134-5p微小RNA-181a-5p良性肺结节恶性肺结节鉴别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研究

    黄晓媚郭明骆俊龙包传恩...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口漏组(394例).检测血清VEGF、IGF-1水平,分析影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VEGF、IGF-1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价值.结果 吻合口漏组术后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无吻合口漏组血清VEGF、IGF-1水平增高,吻合口漏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血清VEGF、IGF-1水平均低于无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低白蛋白、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与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有关(P<0.05).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水平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曲线下面积为0.675、0.655,联合两项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41,高于单独指标(Delong z=3.752、3.218,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病人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且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

    食管癌胸腔镜食管胃吻合口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肝硬化病人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李轶尚立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表达情况及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92例为肝硬化组,均为Child-Pugh分级C级,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期88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血清lncRNA TUG1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lncRNA TUG1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TUG1水平对肝硬化病人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效能;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病人肝纤维化程度的因素.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lncRNA TUG1、ALT、AST、TBIL、LN、PⅢP、C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组肝硬化病程、HBV DNA、lncRNA TUG1、ALT、AST、TBIL、LN、PⅢP、C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病人血清ln-cRNA TUG1 与 HBV DNA、ALT、AST、TBIL、LN、PⅢP、CⅣ均呈正相关(r:0.54、0.50、0.49、0.50、0.51、0.52、0.52,P<0.05).lncRNA TUG1评估肝硬化病人肝纤维化程度发展为重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截断点为2.61.lncRNA TUG1、LN与肝硬化病人肝纤维化程度发展为重度有关(P<0.05).结论 血清lncRNA TUG1水平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均相关,检测血清lncRNA TUG1水平有利于评估病人肝纤维化的发展趋势.

    肝硬化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

    基于APR三角的Glisson蒂入路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右前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曾滢滢朱毓豪王永菲雷世舟...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APR三角入路,腹腔镜超声辅助定位的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右前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右前叶切除术治疗的病人28例,其中基于APR三角入路14例,为实验组;传统前入路1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术后肝功能、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 两种方式均顺利完成,实验组手术时间(340.71±45.82)分钟、肝门阻断时间(56.07± 11.47)分钟,均短于对照组的(428.92±90.00)分钟和(68.36±15.9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 1 天 ALT(236.51±78.65)U/L、术后 1 天 AST(216.82±95.66)U/L、术后3 天 ALT(177.23±84.76)U/L、术后 3 天 AST(125.63±55.48)U/L、术后 3 天 TBil(23.57± 7.58)µ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58.73±361.55)U/L、(688.88±241.52)U/L、(383.42±199.01)U/L、(232.59±168.55)U/L、(31.46±11.95)umol/L,实验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79±1.19)天,短于对照组的(9.86±2.4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90天随访无复发或死亡病例.结论 基于APR三角入路、腹腔超声辅助定位的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右前叶切除术手术时间更短、肝门阻断时间更短、术后肝功能酶学指标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解剖性肝切除Glisson蒂入路腹腔镜检查门脉流域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