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邹声泉

月刊

1005-6483

whlcwk@126.com

027-87893476

430064

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直肠癌中整合素α5、β1、β2表达的意义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

    李萌倪乾洋于溯洋张燕...
    502-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中整合素(integrin)α5、β1、β2表达的意义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确诊的CRC病人187例.分析CRC病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integrinα5、β1、β2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CRC病理特征的关系.所有病人术后均随访5年,观察术后复发状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CRC病人癌组织integrin α5、β1、β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人integrin α5、β1、β2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合并淋巴结转移病人integrin α5、β1、β2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7例病人经5年随访,无失访病例,共发现有84例病人复发,术后复发病人inte rin α5、β1、β2表达阳性率高于术后未复发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grinα5、β1、β2阳性表达病人平均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病人integrinα5、β1、β2的表达阳性率均升高,与癌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同时能够影响病人术后复发状况与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估病人预后的监测指标.

    结直肠癌整合素α5整合素β1整合素β2预后

    结肠癌病人血清miR-448和miR-153表达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超方兴刚陈璐
    506-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癌病人血清微小RNA-448(miR-448)和微小RNA-153(miR-153)表达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7例结肠癌病人作为研究组,89例结肠良性病变病人作为结肠良性病变组,同期本院体检的1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血清miR-448(1.12)和miR-153(0.98)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研究组病人分为miR-448高表达组(63例)、miR-448低表达组(64例),miR-153高表达组(64例)、miR-153低表达组(63例).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448和miR-153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病人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48和miR-153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结肠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miR-448表达水平为(1.25± 0.22),高于对照组的(1.09±0.03)和结肠良性病变组的(1.18±0.15),血清miR-153表达水平为(0.89±0.12)低于对照组的(1.03±0.17)和结肠良性病变组的(0.96±0.16);血清miR-448、miR-153 高表达和低表达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IgG、IgM、Ig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448、miR-153与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有相关性(r=0.657,-0.742,-0.753;r=-0.711,0.813,0.771,P<0.05);IgG、IgM、IgA 与血清 miR-448 呈正相关(r=0.686,0.709,0.744),与 miR-153 呈负相关(r=-0.690,-0.841,-0.769,P<0.05);血清miR-448和miR-153联合检测诊断结肠癌的AUC为0.845,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二者联合-miR-448=4.561、Z二者联合-miR-153=2.426,P=0.000、0.015).结论 结肠癌病人血清 miR-448 和 miR-153表达水平与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有相关性,二者联合对结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肠癌微小RNA-448微小RNA-153肠道菌群免疫功能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一例

    李平唐朝朋吴鼎葛京平...
    510-511页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治疗

    血清亚精胺作为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潜在预测指标的初步研究

    张丹龙梁少博魏巍庄岩...
    51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确定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有关的替代指标,确定候选代谢物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8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的158例非创伤性髋部骨折的绝经后女性为分析对象(骨折组),另纳入197例非骨折绝经后女性为对照(非骨折组).使用Abso-luteIDQTM p180试剂盒和靶向代谢组学法进行血清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Spearman、Pearson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非骨折组相比,骨折组只有血清精氨酸[(105.2±22.4)µmol/L vs.(96.3±23.5)μmol/L]、亮氨酸[(180.9±50.0)µmol/L vs.(156.7±39.5)µmol/L]和亚精胺[(1.03±0.67)μmol/L vs.(0.51±0.12)μmol/L]水平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BMI、并发症、吸烟状况后,只有血清亚精胺浓度与髋部骨折风险显著相关(HR=1.35,95%CI=1.03~1.65,P=0.020).经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血清亚精胺水平预测绝经后女性发生髋部骨折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47~0.916).经Spearman分析,全髋T值与血清亚精胺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92,P<0.001).血清亚精胺低水平亚组病人血清精胺和腐胺水平均较高水平亚组升高;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折组病人血清亚精胺水平与精胺(r=-0.237,P<0.001)和腐胺(r=-0.189,P=0.004)呈负相关.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亚精胺水平≥0.58 µmol/L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髋部骨折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绝经后女性基线血清亚精胺水平升高与髋部骨折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对预测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的发生有良好效能.

    绝经后髋部骨折亚精胺骨折风险评估预测

    个体化预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严昌林孙兴伟赵璐
    517-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2020年5月~2023年1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肛周脓肿病人224例,均行切开引流术治疗.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肛瘘分为未发生肛瘘组(169例)和发生肛瘘组(5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致性和区分度的验证.结果 发生肛瘘组男性、有糖尿病史、深部脓肿、致病菌肠道来源、有脓肿病史病人比例高于未发生肛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糖尿病、深部脓肿、致病菌肠道来源、有脓肿病史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理想曲线与校正曲线的拟合较好,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95%CI=0.914~0.979),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预测区分度.结论 影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糖尿病、深部脓肿、致病菌肠道来源、有脓肿病史,相关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可一定程度指导临床筛查高危人群.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肛瘘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

    氨甲环酸分别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在全膝关节置换术血液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王汉伟程坤张文佳郭旭...
    52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分别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调控炎症介质、血栓弹力图(TEG)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血液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0我院拟行TKA老年病人120例,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分别给予氨甲环酸+阿司匹林、氨甲环酸+低分子肝素钙,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肌间静脉血栓(MCVT)、切口感染]、输血率、不良反应(胃肠不适、皮下瘀斑)及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液凝固时间(K)、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角)]、炎症介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损伤因子[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E-选择素].结果 两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72小时Hb及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及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TEG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血清TLR4、sCD40L、TNF-α水平较B组降低,血浆sTM及血清VEGF、E-选择素水平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DVT、MCVT、切口感染发生率、输血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氨甲环酸联合阿司匹林能保护血管内皮,抑制炎症反应,但两者均可维持病人凝血功能,避免大量失血或血栓形成,在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全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输血率血管内皮损伤因子

    吸烟、超重和酗酒共同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回顾性研究

    高扬董海鹏刘峰王文娟...
    525-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吸烟、超重、酗酒与血浆PAI-1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月因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病人95例,收集病人吸烟、超重、酗酒、术前和术后2天血浆PAI-1水平等资料;根据末次随访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对吸烟、超重、酗酒、术前和术后2天血浆PAI-1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同时存在吸烟、超重和酗酒因素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吸烟、超重和酗酒共同或分别作为独立单因素时与血浆PAI-1水平的关系;明确吸烟、超重、酗酒与血浆PAI-1和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 95例病人出现股骨头坏死22例,年龄、性别、吸烟、超重和酗酒均不是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坏死组术后2天血浆PAI-1水平为(46.95±2.35)ng/ml,显著高于非坏死组的(41.94±4.73)ng/ml(P<0.05);同时有吸烟、超重和酗酒因素的病人术后2天血浆 PAI-1 为(48.29±1.78)ng/ml,显著高于其余病人的(42.40±4.60)ng/ml(P<0.05);此外,吸烟、超重和酗酒同时存在且共同作为独立因素时是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超重和酗酒同时存在且共同作为独立因素时可增加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风险,该现象可能与吸烟、超重和酗酒显著上调血浆PAI-1水平尤其是术后2天PAI-1水平有关.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吸烟超重酗酒PAI-1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结构改变与股四头肌脂肪垫和股前脂肪垫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郑丽楠刘学
    529-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结构改变与股四头肌脂肪垫(QFP)和股前脂肪垫(PFP)影像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100例,共150个膝关节,将150个膝关节分为两组,非膝关节放射学骨性关节炎(ROA)组和ROA组,比较两组的QFP、PFP各参数,分析各参数与KLG分级、Hoffa滑膜炎、渗出性滑膜炎的相关性.结果 ROA组QFP头尾径长于非ROA组,QFP高信号、PFP髌股高信号例数多于非ROA组,QFP肿块效应例数少于非ROA组,PFP最大厚度低于非ROA组;QFP高信号、PFP髌骨高信号与KLG分级呈正相关(r=0.271、0.399),PFP最大厚度与KLG分级呈负相关(r=-0.418);QFP高信号与Hoffa滑膜炎呈正相关(r=0.330),QFP肿块效应、PFP最大厚度与Hoffa滑膜炎呈负相关(r=-0.291、-0.441);PFP最大厚度与渗出性滑膜炎呈负相关(r=-0.561).PFP髌骨高信号与不同部位软骨缺损均呈正相关(r=0.320、0.418、0.358、0.410、0.291),QFP肿块效应、PFP最大厚度与不同部位软骨缺损均呈负相关(r=-0.358、--0.287、-0.287、-0.287、-0.170、-0.399、-0.438、-0.498、-0.457、-0.350),QFP前后径与胫骨内侧软骨缺损呈负相关(r=-0.260).结论 QFP和PFP影像学改变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KLG分级、滑膜炎改变、关节软骨缺损、软骨下骨髓病变有相关性,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膝关节骨关节炎结构改变股四头肌脂肪垫股前脂肪垫影像学改变相关性

    术前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预测价值的研究

    李浩于莹莹宋祥伟张鹤骞...
    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以及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Fuhrman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8月因ccRCC行手术治疗的病人212例,根据Fuhrman分级情况,分为低级别肿瘤组和高级别肿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uhrman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炎症指标对Fuhrman分级的预测价值,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术前SII、PLR、AGR、HSP90α水平和肿瘤最大径在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PLR、AGR和HSP90α是Furhman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发现,术前PLR、AGR和HSP90α预测Furhman分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1、0.675和0.696.此外,Furhman分级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AUC为0.789(95%CI:0.717-0.862),敏感度为61.80%,特异度为85.40%.结论 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是ccRCC Furhman分级的影响因素,基于肿瘤最大径和外周血炎症指标构成的Furhman分级列线图预测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

    肾细胞癌炎症指标Furhman分级预测价值

    机器人辅助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儿童巨结肠同源病

    唐凌毛永忠江凌普佳睿...
    537-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的经验与优势.方法 2015年6月~2022年11月间采用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19例,总结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四孔法,先行普通腹腔镜游离结肠脾曲至直肠腹膜返折,对接机器人后游离直肠至齿状线附近.手术转至会阴部,齿状线上0.5 cm处开始游离直肠黏膜进入游离腹腔,无张力拖出结肠予以切除,行结肠直肠Soave吻合.同期普通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2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儿均在机器人辅助下一期完成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与普通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1%vs.43%,P<0.05).无大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Soave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获满意的临床疗效.

    巨结肠同源病机器人手术Soave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