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邹声泉

月刊

1005-6483

whlcwk@126.com

027-87893476

430064

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可逆电穿孔治疗胰腺癌

    何朝滨李升平
    673-676页

    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胰腺癌新技术预后

    《临床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

    676页

    胰腺全切除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徐业成傅德良
    677-679页

    胰腺癌胰腺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预后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策略

    朱志华刘志强吴河水
    680-682页

    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黏液性囊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外科杂志》在线期刊系统运行须知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682页

    术后血糖联合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测价值分析

    张鸿武科成刘宇
    683-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POPF)发生率与血糖及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PD的病人94例,分析术前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检测术后1天血糖、血生化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OPF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94例病人中,POPF B/C级20例(2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细胞、术后第1天血糖是PD病人术后POPF发生的危险因素;开腹手术是PD病人术后PO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预测POPF的灵敏度为0.80,特异度为0.58;术后第1天血糖预测POPF的灵敏度为0.55,特异度为0.84;二者联合预测POPF的灵敏度为0.60,特异度为0.78.结论 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联合术后第1天血糖可能成为预测PD病人POPF发生的危险因素.

    胰瘘血糖胰腺-内脏脂肪CT值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膜后巨大肾上腺表皮样囊肿一例

    姜尚昆郭丰富
    686-687页

    肾上腺表皮样囊肿鉴别诊断

    一步法与二步法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在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龚杰许朕华雷泽华高峰畏...
    68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一步法与二步法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hepatic duct drainage,PTHD)治疗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姑息性穿刺减黄手术治疗的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步组56例,采用一步法PTHD手术;二步组56例,采用二步法PTHD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一步组术中出血量为(2.96±0.50)ml,与二步组的(3.02±0.5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小时引流量分别为(555.84±90.51)ml和(560.52±104.2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步组手术时间为(32.50±4.26)分钟,术后VAS评分为(3.72±1.57)分,二步组分别为(36.43±3.58)分钟和(4.53±1.34)分,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43%和76.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TBIL、ALP、ALT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步组与二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679);一步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二步组病人(94.64%vs.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步法PTHD术操作时间更短且穿刺成功率更高,病人疼痛较轻,可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

    低位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一步法二步法

    《临床外科杂志》对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692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0调控蛋白磷酸化酶2A/p38信号通路介导胶质瘤细胞的迁移

    万学焱谢家钊赵恺孔繁丽...
    693-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10,PDCD10)介导胶质瘤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siRNA构建siPDCD10胶质瘤细胞系(U251),同时采用蛋白磷酸化酶 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处理细胞,研究下调 PDCD10对胶质瘤细胞行为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分别检测对照组和PDCD10低表达组胶质瘤细胞PDCD10、PP2A,PP2Ac-307,p38和pP38的表达,研究PDCD10调控PP2A/p38信号的分子机制.结果 下调胶质瘤细胞PDCD10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P<0.05),而这一效应可被PP2A抑制剂OA抑制(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siPDCD10通过降低PP2A的磷酸化水平,进而升高p38的活性,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P<0.01).结论 PDCD10可能通过调控PP2A/p38信号介导胶质瘤细胞的迁移.

    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0胶质瘤迁移PP2A/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