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邹声泉

月刊

1005-6483

whlcwk@126.com

027-87893476

430064

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中重型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

    杨辉万学焱
    697-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中重型创伤性颅内血肿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60岁以上老年创伤性颅内血肿病人8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将其分为预后较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与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IMPACT)模型计算的预期预后相比较,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病人中,6个月后预后良好46例(57.5%),预后不良34例(42.5%),其中死亡13例(16.25%).通过IMPACT模型计算预期预后不良率为63.8%,预期死亡率为46.6%,实际预后均较预期预后好.实际预后不良率和预期预后不良率以及实际死亡率与预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瞳孔反应、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部位、环池状态、中线移位和血肿大小与病人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池状态是老年中重型颅脑损伤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老年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病人应该积极手术治疗,积极治疗效果良好,术后病人颅内高压未能纠正是死亡主要原因.

    老年创伤性颅内血肿手术

    颅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葛志强左刚徐前梁继尧...
    70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颅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因颅脑外伤行开颅手术病人共427例为训练集,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2021年1月~2021年6月手术病人共106例为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对于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纳入所有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分别通过C指数、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来验证列线图性能.结果 训练集427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07例,发生率25.1%.验证集106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3例,发生率3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降低、术后下肢肌力<3级、高血压、糖尿病为颅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列线图的C指数分别为0.837(95%CI:0.796~0.878)和0.933(95%CI:0.886~0.979).结论 由病人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后下肢肌力<3级、高血压、糖尿病构建的列线图能便捷、准确、可靠地预测颅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

    颅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列线图预测模型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血清miR-326和miR-6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黄如敬鲁洪岭吴超杨洪娟...
    706-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微小RNA-326(miR-326)和微小RNA-623(miR-6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院确诊的NSCLC病人114例为病例组,同期12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3年生存情况将病人分为生存组(71例)和死亡组(4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病人入院时血清中miR-326和miR-623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病人血清miR-326和miR-623表达水平与病人3年预后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26和miR-623表达水平对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SCLC病人3年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miR-326分别为0.64±0.15和1.02±0.23,miR-623表达水平分别为0.56±0.10和0.98±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的miR-326和miR-623低表达病人比例高于肿瘤中高分化、TNM分期Ⅰ期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病人血清中miR-326和miR-623低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36.36%,44.26%)低于miR-326和miR-623高表达病人(86.44%,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x2=32.060,22.812,P<0.05).死亡组和生存组血清 miR-326 分别为0.55±0.09 和0.69±0.11,miR-623 分别为 0.48±0.08 和 0.6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26、miR-623单独及联合预测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95%CI:0.754~0.901)、0.763(95%CI:0.671~0.855)、0.903(95%CI:0.849~0.958).死亡组 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miR-326低表达和miR-623低表达病人比例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26和miR-623是NSCLC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SCLC病人3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R-326和miR-623低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微小RNA-326微小RNA-623临床病理特征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巨大腹膜外气肿误诊为肠梗阻一例

    裴论清舒振波刘光帅李琛...
    710-711页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膜外气肿肠梗阻

    食管印戒细胞癌病人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冯南林鸿千郭义锦王亚娇...
    712-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印戒细胞癌(SRCC)病人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训练队列为SEER数据库中2010年~2017年诊断为食管SRCC的226例病人的信息,验证队列为2010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被诊断为食管SRCC的21例病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利用R软件的"rms"软件包生成列线图.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局部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是影响SRC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局部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是影响SR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出一定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基于SEER数据库中影响SRC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成功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食管SRCC病人预后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

    食管印戒细胞癌预后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漏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王青陈丽丽刘郁鹏
    716-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病人623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组(428例)和验证集组(195例).根据是否发生颈部吻合口漏将建模集组病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病人基线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 建模集组428例食管癌病人术后颈部吻合口漏发生率为8.18%(35/428).吻合口漏组高血压、糖尿病、新辅助治疗、肿瘤位于上段食管、术后白蛋白≤30 g/L、术后低氧血症的病人比例均明显高于非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肿瘤位于上段食管、术后白蛋白≤30 g/L、术后低氧血症是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集和验证集的 C-index 分别为 0.873(95%CI:0.781~0.965)和 0.887(95%CI:0.744~0.972),两组的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良好,两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95%CI0.738~0.865)和 0.825(95%CI0.720~0.913),显示出较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基于新辅助治疗、肿瘤位于上段食管、术后白蛋白≤30 g/L、术后低氧血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漏发生预测的准确性良好.

    食管癌颈部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列线图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720页

    长链非编码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和信号素3B-反义物1在胃癌病人中的表达及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李爱华刘浪张玲丽段迪...
    72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BDNF-AS)和信号素3B-反义物1(SEMA3B-AS1)在胃癌病人中的表达及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病人为胃癌组,同期113例胃部良性病变者为良性病变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BDNF-AS和SEMA3B-AS1表达水平,并以平均值分为BDNF-AS高表达组(55例)和BDNF-AS低表达组(63例)、SEMA3B-AS1高表达组(57例)和SEMA3B-AS1低表达组(61例);Kappa检验分析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BDNF-AS和SEMA3B-AS1联合超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良性病变组比较,胃癌组血清BDNF-AS和SEMA3B-AS1水平均明显下降(t=10.205,t=9.590,P<0.05);BDNF-AS和SEMA3B-AS1在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较深、分化程度较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人中表达水平明显较低(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23,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BDNF-AS、SEMA3B-AS1水平和超声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848、0.835、0.861,三者联合诊断的AUC(0.949)显著大于血清BDNF-AS单独诊断的AUC(Z=4.713,P=0.000)、血清SEMA3B-AS1水平单独诊断的AUC(Z=4.112,P=0.0015)和超声诊断的AUC(Z=3.350,P=0.000 8),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优于三者单独诊断.结论 血清BDNF-AS和SEMA3B-AS1联合超声检查在胃癌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胃癌超声长链非编码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物信号素3B-反义物1诊断

    老年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丽君于海燕
    725-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gastric cancer,GC)腹腔镜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腹腔镜根治术老年GC病人228例,依据术后30天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风险预测模型,判断模型拟合优度与预测效能.结果 228例老年GC病人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1例(13.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伤口疼痛、营养风险、衰弱均为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P=0.147,模型构建有效.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发现,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预测敏感度为70.97%,特异度为81.22%.结论 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伤口疼痛、营养风险、衰弱均为老年GC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22、2.607、3.629、2.938、2.789)(P<0.05),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价值良好.

    胃癌腹腔镜肺部感染影响因素

    床旁胃肠超声指导ICU急性胃肠损伤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价值

    孟令胜孔德华王见斌
    729-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胃肠超声评价急性胃肠道损伤(AGI)病人的胃肠功能,并确定开始肠内营养(EN)治疗的时机.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AGI水平为2级(AGI Ⅱ)的危重病人103例,记录了以下数据,包括超声胃窦横截面积(CSA)、降结肠或升结肠直径(CD)、蠕动频率(CPF)、EN开始时间、前白蛋白(PA)、EN剂量和EN并发症.经EN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判定为成功,如有EN治疗并发症,则判定失败.分析EN治疗后胃肠功能的变化,以确定EN时机.结果 成功组68例,失败组35例.两组年龄、腹内压(I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PA及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成功组的 EN 启动时间为(14.71±8.89)小时、CSA 为(9.24±1.30)cm2,CD 为(2.86±0.41)cm,EN失败组分别为(19.52±13.53)小时、(10.82±1.96)cm2和(3.38±0.46)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者的CPF[(2.84±0.96)次/分钟]较后者[(2.32±0.98)次/分钟]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CSA、CD和CPF预测EN成功具有较大的价值,阈值分别为 CSA≤9 cm2(AUC=0.892),CD≤2.8 cm(AUC=0.858)和 CPF>3 次/分钟(AUC=0.744);当CSA、CD和CPF联合预测生成PRE_1时,AUC最大(0.968),预测价值最高,可确定启动EN的最佳时机.结论 超声监测CSA、CD、CPF可预测AGI Ⅱ级危重症病人EN治疗的疗效,并指导EN治疗的最佳启动时机.

    危重症肠内营养床旁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