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误诊误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误诊误治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临床误诊误治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陈晓红

月刊

1002-3429

lcwzwz@126.com

0311-83658278,87978600

050082

河北省石家庄中山西路398号

临床误诊误治/Journal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误诊误治》杂志是国内最早创刊的专事误诊规律研究的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已有办刊历史近20年,国内统一刊号13-1105/R,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2-3429。本刊目前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及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期刊。本刊以研究疾病诊疗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探索误诊误治的发生规律和防范措施为宗旨,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为目的,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阅读,本刊报道的丰富的临床病例报告,尤其对年轻医生和基层医生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合医学宣言

    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樊代明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整合医学简称整合医学,自2012 年正式提出,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方法日趋丰富,成为医学发展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本文提出整合医学的十大主张,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阐述了整合医学的内涵和外延,以期实现现代医学的升维转型和自适应进化.

    整体整合医学整合医学医学发展

    子宫内膜血管肉瘤临床误诊分析

    冼建文张婷谢伟丽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血管肉瘤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012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6例曾误诊的子宫内膜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例中有3例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要症状,1 例以月经量增多且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2例以无诱因阴道流血且多于月经量,伴少量黄色分泌物为主要症状.6 例行影像学及分段诊断性刮宫检查均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误诊时间4~8(5.34±0.96)周.6例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最终确诊为子宫内膜血管肉瘤,其中Ⅱ期1例,Ⅲ期5例.随访12个月,1例无复发及转移,5例复发,其中3例远处转移.结论 子宫内膜血管肉瘤应与其他子宫恶性肿瘤相鉴别,并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依据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

    子宫内膜肿瘤血管肉瘤误诊子宫内膜癌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血管肉瘤临床误诊分析

    褚兆苹
    6页

    以持续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延误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贾卫红杨雅菲孟晔郝娜娜...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延误诊治原因.方法 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6 例以持续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特点、诊疗过程、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 6 例均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最高 42.0℃,有鸟类及家禽接触史 3 例,其余否认鸟类及家禽接触史.乏力、呼吸困难各5 例,食欲减退、头晕各3 例,咳嗽咳痰、恶心呕吐、头痛各2 例,胸痛、咽干、多汗、腹泻、痰中带血各1 例.4 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2 例降钙素原升高,2 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 例肌酸激酶升高.6 例影像学检查均有肺实变,表现为片状模糊渗出影,部分边缘不清,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6 例均被误诊为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误诊时间5~9d.6 例均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予以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急性起病,高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提示大片状实变渗出影,经过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尤其有家禽或鸟类接触史者,需高度怀疑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必要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以早期确诊,减少误诊误治,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能避免疾病向危重症发展.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高热误诊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误诊探讨

    赵丽琴吴晓勇赵耀华陈建庆...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患者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8 月至2023 年11 月2 例曾误诊的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例因烧伤后会阴部等瘢痕挛缩畸形2 年入院,拟行会阴部瘢痕切除整形术,置入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过敏反应,考虑利多卡因或丙泊酚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再次拟行双侧腘部瘢痕切除植皮术,置入上述导管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结合2 次过敏情况,诊断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误诊时间 17 d.1 例高空坠物致左下肢毁损伤并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1h入院,经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拟行皮肤软组织扩创修复术,给予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及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出现过敏反应,考虑头孢呋辛钠过敏,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再次拟行残余创面植皮术+头皮取皮术,置入上述导管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结合 2 次过敏情况,诊断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误诊时间24 d.经及时抢救,2 例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好转出院.结论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致过敏性休克易误诊,临床应严格选择适应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置管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临床医师与麻醉医师沟通有助于防范误诊.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过敏性休克误诊利多卡因丙泊酚头孢呋辛钠诊断

    肝内胆管腺瘤超声及SonoVue超声造影误诊分析

    王惠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腺瘤的超声图像、SonoVue超声造影表现以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2022 年10 月1 例曾误诊的肝内胆管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患者因体检超声发现肝左叶结节2d就诊.肝功及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上腹部磁共振成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示肝左叶异常表现,不除外小肝癌可能.超声检查于肝左外叶下段近被膜处见一等回声结节伴有低回声晕,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尚均匀,大小1.2 cm×1.1 cm,略向被膜外凸,因诊断不明确,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肝内结节动脉期呈高增强,门静脉期与延迟期呈等增强.超声考虑为肝内富血供实性结节(肝细胞癌不除外).临床行腹腔镜下肝结节切除+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肝左叶)上皮性肿瘤,(肝内)胆管腺瘤.误诊时间 10 d.患者随访 2 年情况良好.结论 肝内胆管腺瘤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多为偶然发现;肿瘤体积较小,多发生于肝被膜下,单发,无包膜.超声造影表现多样,磁共振成像、CT及超声图像均不具有特异性.影像医师应提高对肝内胆管腺瘤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注意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病变进行全面的评估.

    肝内胆管腺瘤超声检查SonoVue超声造影误诊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腰椎管肿瘤临床误诊探析

    姚光伟何昌隆张韬薛朝亚...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管肿瘤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管肿瘤患者2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例下肢疼痛、麻木伴腰部疼痛 6 个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腰椎CT检查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综合保守治疗后无效,后经腰椎磁共振成像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腰椎管内血管淋巴管瘤.误诊时间91 d.术后随访1 年未见复发.1 例反复腰痛伴下肢乏力1 月余,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腰椎X线检查,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后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考虑到患者长期吸烟史,行腰椎磁共振成像、全身PET-CT、经支气管镜取材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腰椎管内转移瘤.误诊时间 35 d.术后辅助放化疗,随访1 年肺部原发灶继续缩小,未见新的转移灶,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临床发现腰腿痛、下肢麻木等患者按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时,应提高警惕性,注意与腰椎管肿瘤鉴别,及早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肿瘤椎管误诊椎间盘移位磁共振成像病理诊断

    真菌性上颌窦炎误诊为牙髓炎临床探讨

    冯亚梅杨鹏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误诊原因,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22 年5 月至2023 年6 月曾误诊的2 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 例右上颌后牙疼痛2 个月,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口腔科考虑16、17 牙髓炎,予以开髓术、封多聚甲醛失活剂治疗,甚至拔除16、17 牙,疼痛未见缓解.进一步检查、分析、结合既往病史及磁共振成像、鼻窦CT,考虑"右侧上颌窦、筛窦炎,疑为合并真菌感染",于上级医院行鼻内镜下右侧上颌窦开放+鼻腔鼻窦新生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访6 个月,预后良好,症状无复发.1 例无明显诱因左侧上组牙痛及麻木感2 个月,曾 2 次就诊于当地某口腔诊所,考虑"牙髓炎、三叉神经痛",予以根管治疗及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但疼痛未改善,甚至加重,严重影响睡眠.进一步行曲面断层X线、鼻窦CT检查考虑"真菌性上颌窦炎",于上级医院行鼻内镜下左侧上颌窦鼻内开窗加窦内病变清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访1 年症状无复发.结论 以疑似牙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按牙髓炎对症治疗后无效时,应提高警惕性,考虑到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可能,同时及早行磁共振成像、鼻窦CT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真菌上颌窦炎误诊牙髓炎牙痛鉴别诊断磁共振成像鼻内镜

    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发生肺癌影响因素

    李修泽王静邢颜平刘晓...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及其发生肺癌影响因素,提高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率,避免延误诊断.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 335 例,根据高分辨率CT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将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组 106 例、非特发性肺纤维化(non-IPF)组124 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组 105 例.比较 3 组一般资料、肺癌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 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IPF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 水平高于non-IPF组、CTD-ILD组(P<0.05),3 组血清SCC、ProG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PF组肺癌发生率55.66%(59/106)高于non-IPF组18.55%(23/124)和CTD-ILD组23.81%(25/105,P<0.05).合并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年龄≥60 岁、吸烟、咳嗽咳痰、咯血占比高于无肺癌患者(P<0.05).年龄≥60 岁、吸烟、IPF是影响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PF患者合并肺癌的比例最高,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 水平也高于non-IPF和CTD-ILD患者.临床须关注具有年龄≥60 岁、吸烟、IPF等危险因素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提高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率,避免延误诊断.

    间质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癌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危险因素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聂朋浩程庆荣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监测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180 例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56/180),以Ⅰ~Ⅱ度为主,占比92.86%(52/56).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肢端麻木、疲乏无力、触觉改变,主要发生于用药后12~<72 h,以用药后24~<48 h发生率最高.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较高、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较高、肝功能损伤较重是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化疗患者发生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轻度.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较高、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较高、肝功能损伤较重是其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并制订预防措施.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年龄糖尿病临床分期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