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OX9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之钰王良海徐贵旋李锋...
    158-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OX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OX9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对过表达SOX9的Eca109-SOX9细胞和Eca109-Vector进行全转录芯片检测.qRT-PCR技术检测TE-1和干扰SOX9表达的TE-1细胞中差异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和过表达SOX9后活化/非磷酸化β-catenin蛋白表达.使用Wnt抑制剂LGK974处理不同ESCC细胞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SOX9在ESCC组织(4.58±3.04)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6±2.08,P<0.001).SOX9表达与ESCC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SOX9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XIN2、FZD7和WNT5A在Eca109-SOX9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siRNA干扰SOX9后,AXIN2、FZD7和WNT5A的mRNA表达水平及活化/非磷酸化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过表达SOX9则活化/非磷酸化3-catenin表达增加;经不同浓度LGK974处理的TE-1和Eca109-SOX9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降低,而低表达SOX9的Eca109-Vector细胞增殖能力未见明显改变,且SOX9蛋白表达不受LGK974影响.结论 SOX9在ESCC中高表达,并可通过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SCC增殖,提示SOX9有望成为ESCC的预后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点.

    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SOX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LGK974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PRELID1表达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夏勇生赵萌杨一群马珍丽...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和11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RELI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PRELID1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体外实验检测慢病毒调控胃癌细胞系(MGC803)中PRELID1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裸鼠皮下成瘤体内实验观察PRELID1表达对胃癌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 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RELID1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36;95%CI=1.354~4.029).基因富集结果显示,PRELID1的功能与细胞增殖和JAK/STAT信号有关.CCK-8和Transwell实验发现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P=0.016)、迁移(P=0.016)和侵袭(P=0.025),下调其表达则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0.026)、迁移(P=0.048)和侵袭(P=0.029);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发现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组织的生长(P=0.047),下调其表达结果相反(P=0.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上调PRELID1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JAK和STAT蛋白的表达(P均<0.05),下调则抑制(P均<0.05).结论 PRELID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其可能通过上调JAK/STAT信号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胃肿瘤相关进化和淋巴兴趣域蛋白1增殖侵袭JAK/STAT信号

    基于生物化学异常模式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徐洪海朱世沩张慧郜玉峰...
    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生物化学异常模式不同分型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用药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DILI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及肝脏穿刺病理结果;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19蛋白表达;采用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肝组织网状支架.结果 50例DILI中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分别为29例、11例和10例,其中肝细胞损伤型占比最多(58%).诱导DILI的药物合计7大类,其中排名首位的是中草药(52%).不同种类药物诱导的DILI分型存在差异,中草药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型DILI为17例(58.62%),而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胆汁淤积型DILI均为3例(27.27%).不同分型DILI的病理特征存在差异,肝细胞淤胆、羽毛样变性和小胆管胆栓形成主要出现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而桥接坏死、亚大块及大块坏死主要见于肝细胞损伤型.结论 不同分型DILI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差异,且病理特征和用药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肝穿刺活检有助于提高DILI的诊治.

    药物性肝损伤生物化学异常模式病理特征临床表现

    敬告作者

    178页

    结直肠癌中FOXA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宇晶汪静宇张琳王振...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OX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qPCR法检测3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OXA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OXA3蛋白表达,分析FOXA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FOX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2.952,P=0.0061);FOXA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均无关,与组织分化程度(P=0.006)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2),FOXA3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FOXA3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总生存越差(P<0.000 1),FOXA3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OXA3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促进作用,FOXA3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和预测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结直肠肿瘤FOXA3淋巴结转移预后免疫组织化学RT-qPCR

    幽门腺腺瘤1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周宾岳冰徐瑞陈光勇...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 EnVision 法检测 Pepsinogen 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 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6例PGA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岁(范围26~81岁).肿瘤平均最大径1.3cm(范围0.2~4 cm).肿瘤位于胃6例(胃体3例和胃底3例),十二指肠3例,胆囊7例.低级别PGA 7例,镜下见幽门腺样腺管紧密排列,内衬单层立方至低柱状细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基底侧,核仁不明显,胞质透明或嗜酸性,呈毛玻璃样外观,细胞缺乏黏液帽;高级别PGA 1例,镜下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拥挤、核极向消失;其余8例混合低级别和高级别成分.5例发现鳞状桑葚样化生.根据免疫表型特点,16例中混合型(MUC5AC+,MUC6+)8例,纯幽门型(MUC5AC-,MUC6+)8例,未发现小凹优势型(MUC5AC+,MUC6-).结论 PGA是消化系统少见肿瘤,具有特征性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因其有向恶性转化的风险,需提高警惕,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幽门腺腺瘤十二指肠胆囊免疫组织化学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孙晓宇薛晓伟周炜洵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向胃小凹上皮和胃底腺两种方向分化.胃小凹上皮分化部分由低度异型的高柱状肿瘤性上皮构成,可呈乳头状、绒毛状或管状形态,免疫组化标记MUC5AC阳性;胃底腺分化成分表现为向颈黏液细胞、主细胞和壁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标记MUC6阳性.结论 GA-FGM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活检诊断困难,与胃底腺型腺癌形态学有重叠又有不同,需加强认识,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早期胃癌活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学术论文中图片质量的注意事项

    193页

    低氧诱导的lncRNA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叶梦洁汤为香骆广涛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肿瘤发展到特定阶段会形成低氧微环境,低氧状态也是肿瘤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条件.低氧状态下,胰腺癌细胞通过代谢重建、血管增生、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实现增殖、侵袭和转移.近年,研究表明lncRNA与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基于胰腺肿瘤缺氧的特性,低氧相关lncRNA被认为是参与胰腺癌细胞各类生物学活动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该文将低氧微环境下相关lncRNA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归纳整理,为进一步探究低氧状态下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和方向.

    胰腺肿瘤低氧微环境长非编码RNA文献综述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赵静洪子强苟云久
    19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微环境的缺氧状态导致肿瘤细胞中脂质代谢的重编程.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作为细胞中必需的脂质代谢调节酶,在缺氧诱导下受到相应的调节.研究表明,ATGL可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这取决于肿瘤细胞的类型和肿瘤发生的部位.该文就AT-GL介导的肿瘤细胞脂质代谢途径的调控和ATGL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肿瘤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缺氧微环境脂质代谢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