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再认识

    张夏玲汪寅
    449-454页

    弥漫性胶质瘤中线胶质瘤H3K27

    警惕虚假网站假冒本刊名义征稿收费

    454页

    分子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王雷明朴月善
    455-457页

    分子检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整合诊断二代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炎的临床病理诊断思路与实践

    王代忠
    458-465页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炎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

    病理实验室试剂管理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466-470页

    病理试剂实验室出入库性能验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70页

    免疫豁免部位(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研究进展

    沈冰滢邢帅付伟伟
    471-475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免疫豁免部位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特征分子病理学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夏轶郑舒静熊佶杜尊国...
    476-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33例DN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Olig2、NeuN、Syn、GFAP、IDH1、CD34、BRAF V600E、H3K27M和Ki67的表达,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3例中可随访28例,其中女性10例,男性18例;发病年龄4~57岁,平均24.97岁;临床以难治性癫痫为常见症状.DNT主要发生在幕上区域,以皮层为主.肿瘤大多界限清楚,呈分叶状、囊性或囊实性结构.镜检:DNT主要由少突胶质样细胞、漂浮在黏液基质中的神经元和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组成,偶见钙化,未见坏死或微血管增生.免疫表型:神经元表达NeuN、Syn,少突胶质样细胞表达Olig2,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p53多为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较低(多数<4%).结论 DNT是一种良性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病理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特点、镜下形态、免疫组化结果及必要的分子检测,手术完整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鉴别诊断预后

    SMARCB1/INI1缺失的低分化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韩璐赵莉红隗立峰滕梁红...
    480-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MARCB1/INI1缺失的低分化脊索瘤(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P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0例PD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INI1和Brachyury等表达,分析PDC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结果 10例中男性5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1~7岁(平均发病年龄及中位发病年龄均为4岁);10例发生在斜坡并均有骨质侵犯,其中3例累及颈椎(30%).肿瘤组织形态上均表现为片状或巢团状生长,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明显,可见核仁,有丝分裂活跃,间质内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10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K、vimentin、EMA和Brachyury,SMARCB1/INI1均表达缺失.随访及预后:5例肿瘤复发(中位无进展时间为4个月);7例死亡(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 SMARCB1/INI1缺失的PDC相对罕见,预后较差,诊断具有挑战性,认识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脊索瘤低分化INI1SMARCB1

    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王瑞芬管雯斌严敏骅琚璐...
    484-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诊断的6例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检测GFAP、Olig2、Syn、NeuN、IDH1、H3K27M等蛋白的表达,FISH法检测EGFR、MYCN基因扩增,Sanger测序检测IDH、H3F3A、TERT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6例患者年龄范围5~11岁,中位年龄7.5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男女比1∶2.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乏力、偏瘫、呕吐、抽搐、视物模糊等.肿瘤发生部位:5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脑干和小脑.组织学形态:3例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形态学特征,其中2例伴有瘤巨细胞;2例表现为胚胎性肿瘤样特征,1例同时具有高级别胶质瘤及胚胎性肿瘤样形态学特点.5例伴有微血管增生和(或)坏死;1例间质黏液变/微囊形成.免疫表型:肿瘤细胞GFAP(6/6)和Olig2(6/6)部分或局灶阳性,Syn(3/6)和NeuN(1/6)局灶或散在阳性,IDH1、H3K27M、H3G34V 和 H3G34R 均阴性,ATRX、H3K27me3、INI1、BRG1 均弥漫阳性(6/6).p53 阳性 5%~95%不等,Ki67 增殖指数40%~90%.分子检测示6例均为IDH1/2和H3F3A野生型;2例MYCN扩增;2例EGFR扩增伴多倍体;1例同时伴有EGFR扩增和MYCN扩增;1例PDGFRA扩增.治疗及随访情况,术后放疗和(或)替莫唑胺化疗;3例于术后1~5个月死亡;2例存活,随访截至2024年1月,分别随访4个月和7个月;1例失访.结论 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组织学表现为胶质母细胞瘤样或胚胎性肿瘤样特征,根据分子遗传学特征分为RTK1、RTK2、MYCN三种分子亚型,其中 MYCN亚型预后最差.诊断时应注意与其他儿童型或成人型高级别胶质瘤及胚胎性肿瘤鉴别.

    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H3野生型IDH野生型鉴别诊断